智己L6
搜索文档
新能源乘用车又降价了!六年来均价首次跌破1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21:49
一位阿维塔中心销售人员也表示:"阿维塔12 2025款近期调整了价格,目前现金优惠3万元,裸车价不 到25万元,如果分期付款还有两年免息等政策。"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近期,多款热销的新能源乘用车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 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明显,均 价为15.8万元。这也是过去六年来,新能源乘用车均价首次跌破16万元。 纯电动车降价力度最大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综合促销幅度上升到10.2%的中高位,较同期增加2.6个百 分点,较今年8月微增0.7个百分点。价格方面,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降价力度均值为1.9万元, 降价力度达到9.8%。 从数量上来看,今年9月降价车型数量有23款,与8月持平。其中新能源乘用车14款,包括插混车5款, 增程式车型2款,纯电动车型7款。 具体来看,纯电动乘用车型的降价力度最大。今年9月,纯电动乘用车型新车均价为19万元,按照乘联 分会9月新车降价跟踪数据,东风风行菱智纯电动、秦PLUS、埃安RT、星途瑶光C-DM等车型与2023至 2024年最低指导价相比,降幅超过10%。 ...
又降价了,新能源乘用车均价跌破16万元,六年来首次,纯电动车降得最狠,为什么?
36氪· 2025-10-21 20:23
"智己L6近期新增了无门槛现金立减3000元,同时还有5000元预付款兑换价值1.7万元现金抵扣券。"10月21日,某智己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除了现金优惠之外,目前这款车还有零息等金融政策。 一位阿维塔中心销售人员也表示:"阿维塔12 2025款近期调整了价格,目前现金优惠3万元,裸车价不到25万元,如果分期付款还有两年免息等政策。"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段思瑶 摄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近期多款热销的新能源乘用车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价。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下降明显,均价为 15.8万元。这也是过去六年来,新能源乘用车均价首次跌破16万元。 纯电动车降价力度最大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综合促销幅度上升到10.2%的中高位,较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较今年8月微增0.7个百分点。价格方面,9月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降价力度均值为1.9万元,降价力度达到9.8%。 从数量上来看,今年9月降价车型数量有23款,与今年8月持平。其中新能源乘用车14款,包括插混车5款,增程式车型2款,纯电动车型7款。 具体来看,纯电动乘用车型的降价力度最大。今年9月,纯电动乘用车 ...
首次跌破16万元!新能源车降价了,纯电降得最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7:13
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动态 - 智己L6提供无门槛现金立减3000元,以及5000元预付款可兑换价值1.7万元现金抵扣券的优惠 [1] - 阿维塔12 2025款现金优惠3万元,裸车价低于25万元,并提供分期付款两年免息政策 [1]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均价为15.8万元,为过去六年来首次跌破16万元 [1] 行业整体降价趋势与结构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综合促销幅度为10.2%,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环比8月微增0.7个百分点 [2] - 9月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降价力度均值为1.9万元,降价力度达到9.8% [2] - 9月有14款新能源乘用车降价,包括5款插混车、2款增程式车型和7款纯电动车型 [2] - 纯电动乘用车降价力度最大,9月新车均价为19万元,部分车型如东风风行菱智纯电动等降幅超过10% [2] - 2024年1至9月新能源乘用车降价力度均值为2.1万元,价格竞争模式主要为新车推出直接突破原有价格下限 [5] 产品策略与市场渗透 - 增配降价成为抢市场的新策略,例如理想i8将原有三个版本统一,并将多项配置变为标配,售价为33.98万元 [5] - 2024年9月微型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100%,A0级新能源车渗透率达80%,A级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4% [6] - 5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2024年前9个月销量已达67万辆 [8] 价格变动驱动因素 - 新能源乘用车均价下降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入门级纯电动车占比提升,价格较高的混动及增程式车型占比下降 [6]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2024年均价约为9.1万元/吨,较2023年均价下跌约65%,截至10月20日均价约为7.4万元/吨 [8] - 市场降价由电池成本下降、技术进步、供应链降本、规模效应等多重因素推动 [8]
新能源乘用车又降价,六年来均价首次跌破16万元,纯电动车降得最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6:35
行业价格动态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均价为15.8万元,为过去六年来首次跌破16万元 [4]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降价力度均值为1.9万元,降价力度达到9.8% [5]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综合促销幅度为10.2%,较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较8月微增0.7个百分点 [5] - 2024年前9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降价力度均值为2.1万元 [7] 车型降价分析 - 2024年9月有23款车型降价,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占14款,包括插混车5款、增程式车型2款、纯电动车型7款 [6] - 纯电动乘用车型降价力度最大,9月新车均价为19万元,部分车型如东风风行菱智纯电动、秦PLUS等与最低指导价相比降幅超过10% [6] - 智己L6提供无门槛现金立减3000元及5000元预付款兑换价值1.7万元现金抵扣券等优惠 [1] - 阿维塔12 2025款现金优惠3万元,裸车价不到25万元,并提供分期付款两年免息政策 [1] 市场结构与销量 - 2024年9月微型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100%,A0级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80%,A级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44% [9] - 5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今年前9个月销量已达67万辆,过去4年年销量分别为48万、57万、43万和63万辆 [13] - 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为130万辆,前9个月零售量为1089万辆 [7] 价格趋势与驱动因素 - 过去六年新能源乘用车均价分别为16.8万、17.5万、16.3万、16.9万、18.4万和16.3万元,今年前9个月均价已跌至16万元 [9] - 近期均价下降的结构性原因是入门级纯电动占比提升,价格较高的混合动力及增程式占比下降 [9] - 电池级碳酸锂2024年均价约为9.1万元/吨,较2023年均价下跌约65%,10月20日最新均价约为7.4万元/吨 [13] 竞争策略 - 增配降价成为热销车型抢市场的新策略,例如理想i8将版本统一并增加标配配置,售价33.98万元 [8] - 当前价格竞争主要体现为新车推出直接突破原有价格下限,而非增配不降价模式 [7]
新能源乘用车又降价了!六年来均价首次跌破16万元,纯电动车降得最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6:06
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编辑|余婷婷 "智己L6近期新增了无门槛现金立减3000元,同时还有5000元预付款兑换价值1.7万元现金抵扣券。"10月21日,某智己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除了现金优惠之外,目前这款车还有零息等金融政策。 具体来看,纯电动乘用车型的降价力度最大。今年9月,纯电动乘用车型新车均价为19万元,按照乘联分会9月新车降价跟踪数据,东风风行菱智纯电动、秦 PLUS、埃安RT、星途瑶光C-DM等车型与2023至2024年最低指导价相比,降幅超过10%。"今年9月纯电动降价规模总体很大,尤其是部分车型指导价的下 探幅度达到10%以上,下探力度还是很惊人的。"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 乘用车零售 |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4 汇 | 2025 | | 2025 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 | 总 | 8月 | 9月 | 总 | | 零售 | 传统车 | ...
23.59万,史上最超值的奥迪!为啥没挂四环标?
电动车公社· 2025-09-21 01:26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奥迪E5 Sportback作为纯电旅行车以23.59万元起售 价格显著低于品牌传统定位[1] - 上市30分钟内获得10153台订单 交付周期延长至3-5周显示市场热度[3][5] - 采用全新发光字母标"AUDI"替代传统四环标志 体现产品差异化策略[6][71] 技术合作与供应链 - 基于上汽集团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开发 研发周期缩短至10个月[14][17][20] - 采用800V平台架构 后轮转向底盘及电子电气架构均源自上汽技术[19][20] - 关键零部件采用本土供应链:华域电子电机(379kW/500N·m/21000转) 宁德时代5C电池 延峰座椅 Momenta辅助驾驶方案[21][22][24][25] 产品设计与配置创新 - 外观设计强调肌肉感与运动感 破百时间3.4秒 配备矩阵大灯及环形尾灯带[28][29][31] - 内饰采用极简风格:贯穿式带鱼屏 电子后视镜 曲面触控板及3D语音助手[32][34][36] - 豪华配置下放:18扬声器BOSE音响 电吸门 混搭材质座椅(加热/通风/按摩) 北美进口木饰板[39][40][43][45][51] 驾驶性能与用户体验 - 四驱版功率579kW 由quattro工程师调校 标准模式强调线性动力输出与滤震舒适性[55][56] - 辅助驾驶支持全场景识别 联合标定保留奥迪驾驶风格(如匝道不降速)同时保证加减速平顺[60] - 能耗表现:两驱版郊区非拥堵路况实测数据未公开 需进一步验证[65] 品牌战略转型 - 通过本土化合作控制成本:借助上汽供应链优势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24][80] - 平衡科技感与豪华感:保留数字座舱/高级音响等配置 简化门把手/HUD等细节设计[73][74][76] - 历史品牌标识切换:1909年创始采用字母标 当前调整顺应电气化转型需求[68][69][72]
25万级纯电轿车,谁的日子最好过?
车fans· 2025-09-18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一线销售反馈显示纯电轿车市场竞争激烈 各品牌通过价格权益、智能驾驶配置和品牌力争夺客户 [1][2][3][5][6][7][9][11][12][13][14][15][17] - 客户决策关键因素包括价格政策、智能驾驶功能、品牌口碑、交付周期和外观设计 [2][7][9][13][17] - 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因品牌号召力与交付效率成为最难应对的竞品 而部分传统豪华品牌和新势力品牌相对容易竞争 [3][7][9][14][15][17] 各品牌轿车销售情况 **智界S7** - 主销配置为Max版 首销期权益总值53000元 含10000元选配金和20000元ADS辅助驾驶补贴 [2] - 进店客户占比10%-20% 客户关注价格政策与智驾升级 部分担忧售后网点覆盖和降价风险 [2] - 客户以女性为主 决策关键为价格与华为ADS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2] **小鹏P7** - 主销款702 Ultra售价21.98万元 权益含免费颜色、半价轮毂、30000积分和5000元置换补贴 [5] - 进店客户占比30% 客户认可其独特外观设计 [6] - 客户购车动机为颜值、科技与智驾功能 实车外观反馈优于早期申报图 [7] **小米SU7** - 全系配置均为热销款 权益赠送纳帕真皮和终身免费辅助驾驶 [9] - 进店客户占比30%-40% 客户反馈等车周期长、内饰质感一般、空间有限及座椅偏硬 [9] - 客户最看重小米品牌影响力和前期积累的市场口碑 [9] **极氪001** - 主销WE95四驱版本月优惠含10000元尾款减免或16000元选装权益或5年免息 老车主推荐送2999元贴膜 [11] - 进店客户占比40% 客户满意整体设计但认为智能化与智驾进度落后 [12] - 客户核心关注点为安全性能、操控体验和三电系统终身质保 [13] **特斯拉Model 3** - 主销灰色标准续航版 权益含5年免息、保险补贴和8000元引荐车漆优惠 [17] - 进店客户占比20%-30% 客户反馈空间不足且缺少前保摄像头 [17] - 客户决策因素为操控性、颜值、品牌信誉、售后稳定性及1-2周快速交付 [17] 市场竞争格局 **核心竞品分布** - 智界S7主要竞品为小米SU7、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34C)和特斯拉Model 3 [3] - 小鹏P7主要竞品为小米SU7、阿维塔06和特斯拉Model 3 [7] - 小米SU7主要竞品为特斯拉Model 3及各大新能源品牌轿车 [9] - 极氪001主要竞品为小米SU7/小米SUV、特斯拉Model 3/Y、蔚来ET5T/ES6 [14] - 特斯拉Model 3客户对比车型分散 包括比亚迪汉、智己L6、小米SU7、极氪007和吉利星愿 [17] **竞品难易度分析** - 智界S7最容易竞争奔驰C级 因品牌和政策优惠差异 最难应对小米SU7因客户品牌忠诚度高 [3] - 小鹏P7最容易竞争阿维塔06因空间配置价格优势 最难应对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因品牌号召力 [7] - 小米SU7最容易竞争极氪001/007因口碑对比优势 最难应对特斯拉Model 3因交付周期和补贴政策 [9] - 极氪001最容易竞争小米SU7因交付周期和定金兜底策略 最难应对特斯拉因品牌影响力 [14][15] - 特斯拉Model 3最容易竞争非忠实小米粉丝客户 通过交付时效性和政策紧迫性促成转化 [17] 客户行为特征 - 纯电轿车客户以个人市区代步需求为主 女性客户占比高 重视外观设计 [2] - 客户普遍关注价格政策、智能驾驶功能、交付周期及品牌口碑 [2][9][17] - 部分客户担忧售后网点覆盖、降价风险及明年购置税与补贴政策变化 [2][9][14]
23.59万元起售!AUDI首款电车上市,30分钟订单达10153台,宋斐明:它更是一份宣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3:20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奥迪E5 Sportback作为AUDI新品牌首款车型正式上市 推出4款配置 官方价格区间为23.59万至31.99万元[1] - 用户可享受万元保险现金权益 使新车实际进入22万元价格区间[1] - 上市30分钟内订单量达到10153台[1] 市场竞争定位 - 新车直接对标小米SU7 Model 3 极氪001 智己L6等竞品车型[1] - 定位为豪华电动品牌 是奥迪深化中国电动化布局的重要里程碑[1] 核心技术配置 - 搭载宁德时代CTP无模组电池 最高续航里程达773公里[6] - 采用800伏高压平台架构 支持10分钟快速补能370公里[6] - 配备双电机quattro智能四驱系统[6] 智能化系统 - 与Momenta合作开发基于飞轮大模型的辅助驾驶方案[6] - 搭载全新AUDI OS操作系统 融合高通骁龙8295数字座舱芯片[6] - 全系车型提供奥迪全景辅助驾驶系统终身免费福利[6] 生产合作模式 - 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智能数字平台打造[7] - 采用全新合作模式使产品更新周期缩短30%[7] - 项目从成立到交付仅用16个月 体现"中国速度"[7] 渠道拓展计划 - 计划在年底前将代理商门店拓展至240家[6] - 销售网络将覆盖超过100个核心城市[6] 未来产品规划 - 未来三年内将继续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7] - 新产品将覆盖B级和C级市场[7] - 旨在完善奥迪在华产品矩阵 扩大并补充现有产品阵容[7] 品牌定位宣言 - 定位为德系工程技术传承与中国前沿数字创新的结合体[4] - 用户无需在德系传统与中国创新之间做妥协[4]
23.59万元起 !AUDI首款车型上市 宋斐明:它不仅是一款车,更是一份宣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32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奥迪E5 Sportback作为奥迪新品牌首款车型正式上市 推出4款配置 官方价格区间为23.59万至31.99万元 用户可享万元保险现金权益 实际起售价进入22万元区间[1] - 新车定位直面小米SU7、Model 3、极氪001、智己L6等竞争对手[1] 技术配置与性能 - 搭载宁德时代CTP无模组电池 最高续航达773公里 配合800伏高压平台架构 实现10分钟快速补能370公里[4] - 配备双电机quattro智能四驱系统 强化性能与驾控表现[4] 智能化与自动驾驶 - 联合Momenta开发基于飞轮大模型的辅助驾驶方案 搭载全新AUDI OS操作系统及高通骁龙8295数字座舱芯片[5] - 全系车型提供奥迪全景辅助驾驶系统终身免费福利[5] 销售网络与产能布局 - 上汽奥迪销售渠道已为新车做好准备 计划年底前将代理商门店拓展至240家 覆盖超100个核心城市[5] 合作模式与战略规划 - 车型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智能数字平台打造 采用全新合作模式使产品更新周期缩短30%[5] - 未来三年将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 覆盖B级和C级市场 以完善奥迪在华产品矩阵[5]
Model 3上市不足月“闪降”1万元
每日商报· 2025-09-04 06:20
特斯拉降价事件 - 特斯拉中国于9月1日将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下调1万元至25.95万元 距离新车上市不足一个月 并同步提供已下订未提车用户自动享受新价格及叠加5年免息和8000元保险补贴等优惠 [1] - 此次降价是特斯拉在华新车最快的一次官方降价 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并预示2025年"金九银十"价格战提前开启 [1] 降价原因与市场背景 - Model 3长续航版上市首周订单仅约8000辆 为同期Model Y改款初期订单量的60% 第二周跌出周榜前30名 [2] - 特斯拉8月国产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 前7个月累计零售43.24万辆 同比下滑13.7% [2] - 25万-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竞争加剧 小米SU7连续六个月月销超2.2万辆 极氪007改款后麒麟电池入门价压至26.99万元 小鹏P7i等竞品将800V高压等技术下放至25万元区间 [2] 特斯拉竞争优势与策略 - 特斯拉二季度整车毛利率保持在17.2% 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 为降价提供缓冲空间 [3] - 公司采用价格手段应对品牌溢价被中国品牌"性价比+生态"组合拳削弱的挑战 [3] - 选择在成都车展期间公布降价 虽未参展但通过"场外抢镜"方式成功吸引市场关注 [4] 市场格局演变 - Model 3从2020年国产初期的35.58万元售价和三个月提车周期 转变为2024年12月被小米SU7以单月销量超越(当月仅售1.46万辆) [4] - 2023年至今Model 3官方指导价历经八次变动 累计最大降幅超7万元 一年期保值率从2022年78%跌至2025年63% 低于同级燃油豪华车平均水平 [4] - 新能源赛道续航、加速、成本已趋同 此次降价预计加剧20万-30万元区间市场竞争 [5] 行业影响与展望 - 特斯拉通过降价在"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前抢占市场份额 有望刺激短期销量增长 [5] - 长期需应对品牌老化和产品迭代挑战 其他品牌是否跟进降价及特斯拉下一步市场策略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