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设计理论
搜索文档
刚刚!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券商中国· 2025-10-13 18:12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情况 -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 [1] - 乔尔·莫基尔因"发现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获得一半奖金 [1] - 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因"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共同获得另一半奖金 [1] 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回顾 -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阿西莫格鲁、西蒙·约翰逊和詹姆斯·A·罗宾逊获得,表彰其"对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的研究" [7] -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克劳迪娅·戈尔丁,表彰她对促进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理解的研究 [7] -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伯南克、Douglas W. Diamond和Philip H. Dybvig,表彰他们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 [8]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数据 -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开始颁布,截至2025年10月12日共计颁发56次,96人获奖 [8] - 获奖者中26位为独立获奖,2位和3位获得者分享诺奖的次数分别为20次和10次 [8] - 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埃丝特·迪弗洛,2019年获奖时为46岁 [8] - 最年长的得主是里莱昂尼德·赫维奇,2007年获奖时已90岁 [8] - 截至目前共有3位女性经济学者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包括埃丝特·迪弗洛、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克劳迪娅·戈尔丁 [9] 诺贝尔奖基金运作 - 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奖,已走过124年历程,颁发给1000多名得主 [10][11] - 从2023年起,单项诺奖奖金从1000万瑞典克朗涨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36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11] - 诺贝尔最初遗产为3100万瑞典克朗,如今诺贝尔基金资产已超过61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46亿元),增值近200倍 [12] - 诺贝尔基金会通过投资理财运作遗产,使其成为一项成功的百年理财产品 [12]
诺贝尔经济学奖即将揭晓,实证新贵和理论泰斗谁将折桂?
新京报· 2025-10-13 10:1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2025年诺贝尔奖项已经陆续揭晓,备受关注的经济学奖10月13日揭开面纱。 当前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预测和讨论已经非常热烈,部分高校也举办了竞猜活动,预测今年奖项花 落谁家。整体来看,市场预测的获奖方向呈现多元化态势,行为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理论 均有拥簇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将揭晓,此前已有96人摘得桂冠 值得注意的是,该奖虽非诺贝尔遗嘱中原设奖项,但地位与物理学、化学等奖项并列。每年评选一次, 并在诺贝尔逝世纪念日颁发金牌、证书及奖金。 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始颁布,截至2025年10月12日,该奖共计颁发56次,96人摘得桂冠。其中, 26位获得者为独立获奖,2位和3位获得者分享诺奖的次数分别为20次、10次。 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中说:"一份奖金可以平均分配给两项作品,每项作品都被认为值得获奖。如果获 奖成果是由两人或三人共同完成,则该奖项应共同授予他们。在任何情况下,奖金都不得由超过三人分 享。" 其中,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依然还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埃丝特·迪弗洛,2019年获奖时为46 岁。彼时,埃丝特·迪弗洛与其丈夫阿比吉特 ...
一财社论: 以激励约束机制规范政府采购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6-24 21:52
政府采购市场专项整治 - 财政部等三部门针对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包括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 代理机构乱收费 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 供应商围标串标等行为 整治时间为6月到明年1月 [2] - 专项整治行动旨在规范政府采购市场发展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当前政府部门已成为中国经济体系中深具信用扩张能力的部门 政府采购市场成为极有活力的市场 [2] 政府采购市场现存问题 - 政府采购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规制者难以有效获取真实成本和合约成本 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 抬高信息捕获成本 降低监控能力 [3] - 规制合约存在不完备性 容易漏掉某些可能出现的状态 "四类"违法违规行为均可解读出规制合约不完备因素 [3] - 政府采购市场存在僧多粥少问题 目前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约10% 市场规模效应难以完全发挥 [4] 完善政府采购市场的建议 - 治本之策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向所有合法市场主体开放 基于博弈论设计机制让信息有效定价 [1][4] - 可适度将垄断国企纳入政府采购市场 扩大购买者多元化 因其符合政府采购市场的构成要件和约束条件 [4] - 需通过机制设计降低信息不对称 约束条件和可信工具不完备带来的市场套利空间 促使各方规范有序竞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