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村集体经济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近40家村集体经济转型做风投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07:12
深圳村集体经济转型创投 - 深圳村集体经济正从传统收租模式转向创业投资 已发起多只创投基金 如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和龙岗龙兴创投基金 总规模达3亿元人民币 存续期10年 拟投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 - 据不完全统计 深圳已有近40家村股份合作公司涉足创业投资 覆盖南山 罗湖 龙岗 龙华 坪山等行政区[2] 转型动因 - 传统收租模式触及天花板 土地开发进入存量阶段 租金上涨空间有限 部分股份合作公司分红已出现下滑[3] - 深圳"20+8"产业集群等新兴产业带来增长机遇 村集体能够直接接触优质项目[4] - 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基金建设 为村集体资金进入风投提供制度背书与容错机制[4] 南岭村转型案例 - 南岭村2017年成立国内首个由村集体设立的创投基金管理人 南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3] - 随后设立广东首个村集体创投母基金 2018年完成首笔天使投资 2019年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3] - 截至2023年一季度 南岭创投累计投出12个高科技企业项目 涵盖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领域 单笔投资从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4] - 投资案例包括海创药业(已科创板上市) 另有3-4个项目计划申报IPO 部分天使轮项目估值增长超过10倍[4] 转型挑战 - 风险投资与固定收益模式完全不同 是"九死一生"的游戏[3][6] - 需要建立资金隔离机制 单只基金出资比例不宜超过整体可支配资金的10%-20%[6] - 必须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引入专业机构参与 防止"一言堂"[6] - 需要形成明确的容亏率 投资决策程序和激励机制[7] 合作模式 - 形成"国资+村集体+专业机构"三方协作模式 以龙岗区为例 12个村集体与龙岗金控联合发起两只基金[8] - 龙兴创投基金规模2亿元 龙岗金控出资30% 村集体联合出资70% 坂田人工智能基金规模1亿元 由坂田集团及多个村集体出资[8] - 村集体作为有限合伙人(LP) 不直接操盘投资 由职业基金团队负责项目筛选和投后管理[8] 村集体优势 - 具有"贴身感知"优势 与企业共处产业园区 能通过日常细节掌握企业真实运行情况 对创业者有更接地气的判断[8] - 可发挥风险监督者 资源提供者和资源赋能者的作用 与国资和专业机构形成互补[8] 资金规模 - 深圳市近1000家股份合作公司总资产约2500亿元人民币 净资产超1200亿元 物业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银行存款超过800亿元[9] - 相比庞大的资产池 创投投入目前仍属试探性 预计规模不会太大[9][10]
包租公变投资大佬!深圳“村民”自掏3个亿勇闯创投圈
搜狐财经· 2025-08-31 01:25
基金设立与规模 - 深圳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规模1亿元人民币 存续期限10年 [1] - 深圳龙岗龙兴创投基金规模2亿元人民币 存续期限10年 [1] - 两只基金总规模达3亿元人民币 [1] 出资结构 - 龙岗龙兴创投基金出资方包括龙岗金控30%、龙兴创投50%、南岭村10%、樟树布村5%、上李朗村5% [1] - 龙兴创投由南联村、南约村、龙岗村、同乐村、龙东村5家村企共同发起 [1] - 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出资方包括坂田实业集团、岗头股份合作公司、禾坪岗股份合作公司、风门坳股份合作公司四家村集体企业 [1] 投资方向 - 基金将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投资 [1] - 基金管理人南岭股权投资已投资十余个项目 涵盖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及电子信息等领域 [2] 基金管理 - 南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是广东首个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 [2] - 两只基金目前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1] 行业转型背景 - 深圳村企主要营收长期依赖物业租赁 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转型压力增大 [2] - 村集体成立基金试水对外投资被视为集体经济转型的有益探索 [2] 政策支持 - 龙岗区2025年7月出台《管理办法》明确投资"程序合规""不牟私利""不恶意串通"原则 [2] - 建立容错机制 规定投资未达预期可免于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2] - 政策突破有助于打消集体经济投资顾虑 打破"不敢投、不愿投、不会投"桎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