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事件
搜索文档
西班牙气象局:今夏“史上最热”
新华社· 2025-09-17 09:01
西班牙夏季气温破纪录 - 西班牙今夏平均气温为24.2摄氏度,刷新2022年24.1摄氏度的历史纪录,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夏天 [1] - 西班牙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10个最热夏季中有9个发生在21世纪,显示夏季越来越热的趋势 [1] - 西班牙8月经历长达16天的热浪,导致超过1100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为65岁以上老年人 [1] 极端高温天气的频率与影响 - 西班牙今夏有33天遭遇热浪,相当于每三天中不止一天经历极端气温,热浪已成为常规事件 [1] - 西班牙上一个没有热浪的夏天在2014年,对比上个世纪热浪仅是零星出现 [1] - 西班牙国家气象局记录到77次热浪,其中6次比平均气温高出超过4摄氏度,且5次发生在2019年以后 [1] 热浪引发的次生灾害 - 8月热浪引发野火肆虐,导致至少4人死亡 [1] - 西班牙西北部经历非常干燥甚至极度干燥的夏天,高温少雨的气象条件导致野火易发 [1] 全球极端高温现象 - 科学家警告人类活动所致气候变化让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更加频繁出现 [2] - 英国、日本和韩国今年同样经历了本国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天 [2]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面临的挑战包括持续的战争、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高企的债务水平、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以及自然灾害。
快讯· 2025-07-18 20:59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 - 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包括持续的战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贸易摩擦 [1] - 高企的债务水平对经济稳定性构成压力 [1] - 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1]
北半球多国遭遇高温天气 专家称全球变暖放大热穹顶效应
快讯· 2025-06-30 13:42
全球极端高温天气 - 6月以来北半球多国遭遇高温天气 各国气象和卫生部门发布防暑降温提醒 [1] - 专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更频繁强烈 夏季高温提前且多地同步出现极端高温现象 [1] - 专家建议政府加强高温预警和应对措施 同时需长期推动减排以减缓全球变暖趋势 [1]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将会关注成员国的政策;对于极端天气事件高度脆弱的国家,将需要提供支持。
快讯· 2025-04-24 20:26
IMF政策关注点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关注成员国的政策 [1] - 对于极端天气事件高度脆弱的国家将需要提供支持 [1]
全球绿色金融合作待深化
金融时报· 2025-04-22 09:40
气候变化的严峻现状 - 2024年可能是第一个比前工业时代高出1.5℃的日历年,全球平均近地表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55±0.13℃,是175年来最暖的一年 [1] - 过去100年里,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约1.1℃ [2] -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龙卷风、暴雨洪涝、山火)的频率和强度大幅增加,对生命财产和全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 [2] 极端天气对经济与产业的冲击 - 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冲击农业生产,洪涝和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2] - 基础设施遭受重创,洪水冲毁桥梁道路,狂风损毁房屋电线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 - 清洁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成本下降,削弱了煤电和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3] 金融业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 - 气候变化引发的“绿天鹅”事件带来物理风险,自然灾害导致企业固定资产受损、公共基础设施和住宅遭受损失,引发资产核销或减值 [3] - 转型风险增加金融不稳定因素,例如国际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将影响参与国际贸易企业的竞争力 [3] - 金融机构若棕色资产占比较高,在低碳转型趋势下可能对应较高风险,需要计提更高的损失准备 [4] 绿色金融的发展与挑战 - 截至2024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 [5]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再创新高 [6] - 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在2023年突破1万亿美元,但面临地域错配(发展中国家占比较低)、期限错配(项目回报周期长与资管季度业绩压力)和风险错配(主权评级制约)三重矛盾 [6] 全球气候融资的进展与困境 - 发达国家在2022年提供了约116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履行了2009年承诺的到2020年前每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 [7] - 新的集体量化目标(NCQG)的细节仍在讨论中,传统融资手段难以满足需求,需创新气候融资方式和更多参与者 [7] - 损失与损害基金在2023年COP28达成共识,但基金的运作和资金分配等细节仍需进一步确定 [7] 全球绿色金融合作格局的重构 - 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并撤销相关行政令,关闭气候变化办公室,终止绿色新政,政策不确定性激增 [8] - 美国的行动可能影响其向国际气候资金机制(如绿色气候基金)的投入,并阻碍全球绿色技术的交流与共享 [8] - 全球绿色金融合作可能从以多边机制为主导转向更多依赖区域合作、地方政府合作及民间合作三个层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