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不扩散

搜索文档
发展核武器?日本有人蠢蠢欲动..……
观察者网· 2025-08-20 17:37
► 文 观察者网 赖家琪 80年前,美国分别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加速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投降。战后在国际 社会压力下,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放弃该国发动战争的权利,以换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1967年,时任 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提出"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国内却出现企图推翻这一长期国策的危险动向,严重违背其和平承诺,引发国际社 会高度警惕。 据英国路透社8月20日报道,借口美国总统特朗普动摇了对盟友的安全承诺,越来越多日本政客公然鼓 吹要打破"不可思议的禁忌"——部署核武器。在加强与美国的"核威慑"合作之外,这群日本政客甚至提 出,若美国失信,日本或需考虑独立防务甚至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此类举动必然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曾遭受日本侵略国家的坚决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明确指 出,中方一贯认为,日本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核武器缔约国,应切实履行核不扩散国际义务。 中方也一向反对核武器国家在他国领土上部署核武器。由于历史原因,日方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有关动向 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中方敦促日方谨言慎行,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日本企图拥核,锅甩给特 ...
20年来首次!伊朗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部核查员 伊以随时可能再交火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21:44
联合国原子能监督机构撤出伊朗核查人员 - 联合国原子能监督机构已撤出驻伊朗的最后一批核查人员 这是伊朗二十年来首次驱逐该机构核查员 [1] - 伊朗实施新法将国际监督行为刑事化 导致德黑兰核计划陷入更严重的信息封锁 [1] - 最后一批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已于周五安全撤离德黑兰返回维也纳总部 [1] 伊朗核计划监督情况 - 核查员去年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进行了近500次检查 平均每天访问核设施1.4次 [1][4] - 274名IAEA认证核查员一直在追踪伊朗409公斤接近武器级浓缩铀的存放位置 目前这些核材料已下落不明 [1] - 以色列6月13日对核设施和军事目标的轰炸筑起屏障 终结了对伊朗是否具备武器级核计划发展能力的监督 [1] 国际反应与法律争议 - 伊朗指控IAEA为以色列袭击其核设施提供协助 该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对此予以否认 [4] - 德黑兰驻维也纳特使表示 美军6月22日参与的袭击已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4] - 伊朗可援引《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条款主张有权暂停核查 该公约允许缔约国在权利遭侵犯时中止合作 [4] 地区局势影响 - 伊朗的法律主张能否获得认同 可能影响伊朗与以色列之间脆弱的停火状态 [4] - 双方在持续12天的冲突后于6月24日停火 但均未排除重启敌对行动的可能 [4] - 伊朗可能利用高浓铀下落的不确定性来掌握主动权 美以需通过谈判允许IAEA进行实地核查验证 [4]
伊核问题的前世今生: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埋下伊核问题的种子
环球时报· 2025-06-30 06:49
伊核问题的历史背景 - 1951年伊朗石油国有化引发危机,美国1953年支持政变扶持巴列维国王复辟,奠定美伊20年亲密关系基础[3] - 1957年美伊签署民用核能协议,美国为伊朗培训核技术人才,1967年提供核反应堆及铀燃料[4] - 1974年巴列维成立伊朗原子能组织,建设布什尔核电站并向法国、西德寻求技术援助,1978年与美国达成8座核反应堆采购合同[4] 伊朗核能力发展历程 - 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核计划搁置,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导致核设施遭伊拉克袭击,西方停止技术合作[5] - 1990年代伊朗重启核计划,1995年与俄罗斯签约续建布什尔核电站(2011年投运),并向巴基斯坦寻求技术援助[6] - 2002年反对派曝光纳坦兹和阿拉克核设施,引发国际社会对伊朗秘密核活动的关注[6] 国际制裁与伊朗应对 - 2006年联合国首次对伊朗实施核领域制裁,2007-2010年逐步扩大制裁范围[8] - 2010年美国通过《全面制裁法案》引入"二级制裁",2012年SWIFT切断伊朗银行结算渠道,欧盟停止进口伊朗原油[9] - 制裁导致伊朗债务占GDP比例15年间增长两倍,但离心机数量仍增至2800台(2012年数据)[10] 伊核协议与后续发展 - 2015年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伊朗承诺铀浓缩丰度限制在3.67%,国际解除制裁[10] - 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并重启制裁,2019年伊朗暂停履行部分协议内容[12] - 2020年伊朗核科学家遭暗杀,2023年美以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12] 核技术转移与国际合作 - 美国1950年代通过"和平利用核能"计划向盟友提供核技术,伊朗、巴基斯坦均受益于此[4][6] - 伊朗先后与美国、法国、西德、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开展核技术合作[4][6]
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在监测伊朗的局势
快讯· 2025-06-13 11:12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活动的监测 - 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在监测伊朗局势并证实纳坦兹铀浓缩设施是袭击目标之一 [1] -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当局就辐射水平进行接触并与在伊朗的检查人员保持联系 [1] -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发出20年来最强烈谴责称其将铀浓缩到接近武器级别水平 [1] - 伊朗未能履行核不扩散义务 [1]
整理:6月12日欧盘美盘重要新闻汇总
快讯· 2025-06-12 23:28
国内政策与金融动态 - 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显示中欧高层金融合作交流加强 [1] - 中欧央行行长首次年度会晤举行,央行行长潘功胜与拉加德探讨货币政策协调 [1] - 商务部批准部分稀土出口许可合规申请,强调愿就民用需求与相关国家加强出口管制对话 [1] - 蚂蚁数科启动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已与监管进行多轮沟通,显示加密金融合规化进程加速 [1] - 央行与外汇局联合发布支持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的金融措施,涉及跨境支付等16项政策 [1] - 工信部支持车企"60天账期"承诺,旨在缓解供应链资金压力,促进行业现金流健康 [1] 国际地缘与能源局势 - 以色列考虑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中东紧张局势升级 [2] - 国际原子能机构指控伊朗违反核不扩散义务,伊朗宣布启动新铀浓缩设施 [2] - G7多数国家拟绕过特朗普下调俄油限价,显示对俄制裁政策分歧 [3] - 摩根大通维持2025年油价预测但警告极端情况下或翻倍,反映地缘风险溢价 [3] 金融市场与产业动态 - 美元指数跌至三年新低,欧元创三年半高点,汇率市场波动加剧 [3] - 特朗普将签署美英贸易协议关键部分,涉及农产品和数字服务等领域 [3] - 印度波音客机失事致290人遇难,美国联邦航空局对787机型发布新适航指令,航空安全受关注 [3]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美国中央司令部的遗产——通过武装侵略者和纵容以色列的罪行,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这剥夺了美国谈论和平或核不扩散的可信度。
快讯· 2025-06-12 02:59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声明 - 美国中央司令部的行为加剧了地区不稳定 通过武装侵略者和纵容以色列罪行实现 [1] - 美国在和平谈判和核不扩散议题上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因其政策导致地区局势恶化 [1]
中俄联合声明
第一财经· 2025-05-09 07:57
全球战略稳定原则 - 各国及各组织不能以牺牲他国安全来保障自身安全,坚持全球和地区安全平等且不可分割原则 [1] - 核武器国家对国际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负有特殊责任,应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 [1] - 应通过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的磋商解决关切,增进信任水平,避免危险误判 [1] 军事联盟与战略风险 - 新老军事联盟和同盟的破坏性、扩张性极强,某些核武器国家在其他核武器国家周边敏感地区建立或扩大常设军事基地 [2] - 军事设施和先进攻击性、防御性武器的前沿部署不断增强,可能用于执行"斩首行动" [2] - 某些核武器国家在境外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的计划和行动令人关切,相关导弹飞行时间短、覆盖面广 [2] 导弹防御系统与外空武器化 - "美国金穹"计划旨在构建不受任何约束的全球性、多层次、多领域导弹防御系统,对战略稳定造成严重破坏 [3] - 该计划全盘否定战略进攻性武器与战略防御性武器之间不可分割的核心原则 [3] - 反对将外空用于武装对抗,主张启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文书谈判以防止外空军备竞赛 [4] 核武器与军备竞赛 - 某些核武器国家推进"延伸威慑"和"核共享"安排,同无核武器国家盟友开展"联合"行动,使用前沿部署的核武器 [5] - 上述行为极易引发地区和全球军备竞赛,推高紧张局势 [5] - 个别核武器国家谋求压倒性军事优势,违背维持战略平衡的基本逻辑 [6] 军控与多边合作 - 军备控制是加强国际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手段,破坏国际安全与稳定的行为阻碍军控领域的努力 [7] - 支持联合国及其相关多边机制在军控进程中发挥中心作用 [7]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确保条约的完整性、有效性和普遍性至关重要 [7] 生物与化学武器 - 重申《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应得到充分遵守,敦促缔约国不断加强公约并使其制度化 [8] - 对美国及其盟友从事生物军事活动表示关切,要求其停止威胁别国安全的此类活动 [8] - 呼吁《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缔约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实现无化学武器世界 [8] 国际合作与出口管制 - 反对个别国家将出口管制机制用于对他国的技术和经济遏压,以及实施非法单边限制措施 [9] - 致力于推动落实"在国际安全领域促进和平利用国际合作"联大决议 [9] 未来合作方向 - 推动上述工作将极大改善国际安全环境,为军控裁军进程营造良好氛围 [10] - 愿继续积极密切协调,深化务实合作,维护和加强全球战略稳定 [10]
中国主张充分发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服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7:19
中国核政策立场 - 中国支持充分发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服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作用,维护条约的权威性、有效性和普遍性 [1] - 当前《条约》作为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其权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1] - 中国呼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抵制单边霸凌、强权即公理等倒行逆施 [1] 国际核安全形势 - 美国迷信实力至上、本国优先,到处挥舞关税大棒、制裁大棒,严重破坏国际体系和秩序 [1] - 部分国家大搞集团性小圈子,谋求绝对军事优势,斥巨资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强化"核联盟" [1] - 上述消极动向损害大国互信,抬升核军备竞赛与核冲突风险,恶化国际战略安全环境 [1] 中国核裁军主张 - 中国倡导坚持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不可分割,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核裁军路径 [2] - 呼吁两个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恢复执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进一步削减核武库 [2] - 主张核武器国家谈判缔结"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 [2] 核不扩散体系 - 中国坚持安全权利与安全义务不可分割,建立公正正义的核不扩散体系 [2] - 中方坚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地区核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滥施非法单边制裁 [2] - 反对将地缘政治凌驾于核不扩散之上 [2] 核能和平利用 - 中国坚持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维护《条约》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2] - 支持"原子造福全球南方"倡议,坚决反对滥施出口管制措施,阻碍核能国际合作 [2] - 核科技应成为普惠共赢的财富,而不是编织铁幕的工具 [2] 中国核政策实践 - 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3] - 自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中国就承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3] - 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3] - 中国核力量核政策60年来始终如一,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