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梦女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低龄梦女:乙游栽种,谁来收割?
36氪· 2025-06-26 16:28
梦女亚文化圈层 - 梦女指幻想与男性角色互动的女性群体 核心行为包括创作、消费和情感投射 对象涵盖虚拟角色、真人明星及原创人物[1] - 国内梦女文化更侧重爱情互动 具有高度排他性和行动力 推动乙女游戏流水增长和谷子经济爆发[1] - 群体呈现年龄分层特征:25+群体追求可控的悦己关系 12-18岁群体通过幻想排解青春期压抑[2] 梦女消费生态 - 谷子经济形成完整产业链 涵盖抱枕、娃娃、定制饰品等陪伴物品 小红书相关笔记互动量高[3] - AI技术渗透催生新业态:猫箱、筑梦岛等垂直APP支持角色复刻 Deepseek衍生出人设指令代拟等新商机[4] - 韩国LoveyDovey登顶亚洲AI创收榜首 中国独响获种子轮融资 两者均强调渐进式情感培养[6][8] - AI硬件产品快速迭代 出现对话机、挂件等形态 价格区间100-300元 部分产品存在技术套壳问题[10] 线下服务创新 - cos委托业务兴起 单次服务价格数百至数千元 包含成人向的"国乙夜场"细分市场[11] - 梦向占卜形成新兴服务链 涵盖情感咨询、宠物沟通等 部分个案收费达四五位数[17][19] - 占卜服务与sub技术结合 开发出体感互动等新型体验 满足用户情欲需求[18] 游戏产业影响 - 乙女游戏推动梦女文化主流化 《恋与深空》等新品强化沉浸体验 内置番茄钟等生活化功能[21] - 技术进步提升角色表现力 待机界面随机化设计增强玩家"灵性"感知[21] - 520营销事件显示用户代入感冲突 女主露脸引发大规模玩家争议[24] 代际特征差异 - 低龄用户存在厨力比拼现象 通过氪金量化情感投入 形成圈层地位竞争[23] - 青少年群体产生"主控敌意" 对比游戏女主产生现实自卑感 相关UGC呈现疼痛文学特征[23][24] - 媒介变革加剧现实落差 技术加持的"无条件偏爱"影响未成年人情感认知[26]
35万月活、年入1.2亿!这款类乙游的AI陪伴火了
创业邦· 2025-05-13 18:11
以下文章来源于乌鸦智能说 ,作者智能乌鸦 乌鸦智能说 . 人人都能读懂的AI商业 来 源丨乌鸦智能说(wuyazhinengshuo) 作者丨朗朗 AI陪伴经历了漫长的"自我怀疑"阶段后,在2024年下半年起又支棱了起来。 根据Appfigure,AI陪伴品应用2024年总下载量达1.1亿次,全年内购收入突破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 652%。 这就不得不提LoveyDovey,一个赚钱效率惊人的"人机恋"应用。 在a16z移动端AI应用Top100中,LoveyDovey凭年化订阅收入1689万美元的成绩,挺入创收效率Top3。 这背后是日韩审美的暴击。LoveyDovey绕开了欧美,瞄准了亚洲的二次元和追星族,为他们打造了一款 接近恋爱手游的AI聊天软件。 具体来说,它为聊天场景设置"熟人→朋友→暧昧→恋人→结婚"的阶梯式情感进程。它也没有采用订阅 制,而是单次会话即时消费和分层付费机制,和恋爱手游的抽卡机制类似。 LoveyDovey(卿卿我我)干脆就做了一个类似乙游的AI陪伴产品。只不过乙游的角色有明确的策划,而 LoveyDovey里的角色由AI自动生成。 LoveyDovey除了支持AI角色个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