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变局
icon
搜索文档
那些高价将房屋卖出去的人,今年都后悔了?有业主表示:亏惨了!
搜狐财经· 2025-11-17 07:27
其一,投资失利,财富缩水。 2021年上半年,许多业主将变现的房款投入到股市、基金或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收 益领域。然而,2022年的投资环境恶劣,股市跌宕起伏,多数人亏损严重,而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也遭遇了大面 积的亏损。这些业主本就缺乏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很可能血本无归。 其二,恐慌情绪,难以抉择。 高位套现后,业主们内心深处始终潜伏着对房价报复性反弹的担忧。去年以来,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为房地产市场松绑,银行也下调了房贷利率,首付比例降至二成。这些政策刺激让此前 卖房的业主们更加焦虑,担心未来房价飙升,自己将失去再次购房的能力,陷入两难境地。 其三,亲友借贷,有借无回。 抛售房产后,银行账户上躺着数百万元的资金,看似风光。然而,在实体经济不 景气的大环境下,身边亲友频频遭遇资金周转困难或失业等困境。手握重金的业主们难以拒绝亲友的借款请求。 然而,借出去的钱往往难以收回,这让许多业主后悔不已,感叹早知如此,不如当初不卖房,至少不用面对这难 以启齿的催债困境。 楼市沉浮:昔日赢家今叹息,高位套现后的三重困境与警示 曾经风光无限的房产市场,自2021年下半年起便步入了下行通道。这股寒流最初席 ...
专家再预测中国楼市走势,或大概率是正确的,提前做好这2个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14
楼市现状 - 全国百城新房价格较2021年高点下跌23.7%,77%的城市房价回落至2017年前水平[1] - 2025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暴跌38.2%,创1998年房改以来最大跌幅[5] - 北京西城区顶级学区房单价从18万元/平方米跌至12.3万元/平方米,上海内环豪宅降价820万元才成交[6] - 全国法拍房数量突破285万套,较去年同期增长47%[6] 政策调控 - 对近三年出生婴儿提供每年3600元补贴,连续三年[7] - 三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200万元,部分城市允许购买第二套房产[7] - 保交楼专项借款增至8500亿元,郑州烂尾八年楼盘复工[7] - 首套房利率降至3.15%,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2.6%,贷款100万元每月还款较三年前减少1400元[7] 市场行为变化 - 深圳新楼盘开盘销售率不足三成,销售人员面临巨大压力[5] - 郑州业主房产现价值仅为贷款额六成,月供1.2万元被迫断供[6] - 北京中介2023年680万元购入房产现跌至420万元,月供2万元[10] - 上海夫妇亏损85万元出售外环房产,每月支出减少1.3万元[10] 行业趋势 - 楼市告别黄金时代,房价暴涨暴跌情况将大幅减少[2] - 房产回归居住属性,投机炒作行为减少[2] - 购房者更注重房屋品质与服务[2] - 建议放弃房价快速反弹幻想,保持现金流为优先策略[10]
住建部已查清全国房子数量,过剩问题有多严重?楼市或迎新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6-28 08:14
中国房屋建筑总量与分布 - 全国共有6亿栋建筑 平均每栋居住2 3人 建筑密度全球罕见 [2] - 建筑类型涵盖城乡商品房 保障房 农民自建房及非住宅类(写字楼 商场等) [2] - 城镇化率50%背景下 估算城镇建筑存量达3 58亿栋 [4] 城市住房供需矛盾 - 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 显示总量充足但区域分布不均 [6] - 理论测算3 58亿栋建筑可容纳35 8亿人 但实际存在结构性短缺 [6] - 参照东京案例 人口持续流入导致房价逆势上涨 5月均价达9396万日元(约685万人民币) 同比涨幅超25% [9][10] 房地产行业未来趋势 - 经济学家预测仅20%城市 房企 楼盘具备投资价值 其余将回归居住属性 [8] - 短期三四线城市面临房价下跌 开发商收缩 人口外流压力 [12] - 中长期行业将转向土地财政改革 严格房贷风控 住房服务转型 [12] 不同群体的应对策略 - 刚需购房者应优先选择核心区配套完善的楼盘 [14] - 投资者需退出劣质资产 转向租赁市场机会 [15] - 三四线城郊房产建议止损 核心区资产可转出租缓解压力 [16] 行业属性转变结论 - 80%住宅将丧失投资属性 炒作囤房模式终结 [18] - 购房决策应基于实际居住需求而非投机预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