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为王

搜索文档
现在到底是现金为王还是资产为王?告诉大家答案,早了解早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9-15 07:41
现金与资产的博弈:2024年财富管理的十字路口 李阿姨近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手中握有五十万元的充裕现金,原计划购入一套小户型物业以期投资增 值,然而,眼见房地产市场呈现下跌趋势,股票市场亦摇摆不定,她最终选择将这笔资金存入银行,静 候利息收入。邻居老王却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其观念已显陈旧,当下更应投资黄金或基金。两人为此 争论不休,李阿姨愈发感到迷茫:是紧握手中现金最为稳妥,抑或是将财富转化为多元化资产更为明 智? 李阿姨的困惑并非个例,我们身边有太多人正面临类似的抉择。2024年的宏观经济环境,无疑促使大众 重新审视并调整其财富管理策略。究竟是现金为王,抑或是资产配置更为奏效?这个问题没有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现金的坚守:稳定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现金的优势显而易见,其卓越的流动性意味着在任何需要时都能迅速变现。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43.8万亿元,年增长率达7.8%。这一惊人数字恰恰印证了 相当一部分人群倾向于"现金为王"的策略。 让我们简单计算一番。若拥有百万现金,按照目前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3.2%的年利 ...
1.56万亿“定时炸弹”,高盛突然预警
证券时报· 2025-09-03 21:03
高盛突然预警! 据报道,高盛流动性分析团队最新报告指出,随着美股进入历史上表现最疲软的9月,市场面临多重挑 战。作为过去数月市场上涨动力的CTA(商品交易顾问)基金,持股已达到100%满仓状态,这不仅意 味着后续缺乏新资金流入的支撑,CTA还可能在未来一个月内疯狂抛售高达2179.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约1.56万亿元)的股票,其中美股占据736.9亿美元。 不过,高盛也指出,尽管宏观背景充满挑战,市场并非毫无支撑。报告强调,当前市场的内部结构力量 将起到关键的"稳定器"作用,预计能使大盘指数层面的波动保持温和,并抑制下跌深度。 首先,机构投资人的整体部位仍相对温和。高盛的情绪指标显示为负,从历史资金流来看,表明多数投 资者群体仍有加仓空间,这使得市场的任何下跌都可能较为温和。对冲基金的净杠杆率在8月基本持 平,处于5年维度中的较低水平,显示其方向性押注意愿不强。高盛判断,除非出现重大的基本面冲 击,当前温和的部位水平将使得任何回档都相对"温和且短暂"。 其次,市场内部结构显示出两大稳定力量:交易商创纪录的多头敞口以及个股与大盘极低的相关性。交 易商正处于创纪录的多头状态,这意味着他们将成为市场波动的"吸收器 ...
1.56万亿“定时炸弹”!高盛,突然预警!
券商中国· 2025-09-03 20:47
高盛突然预警! 据报道,高盛流动性分析团队最新报告指出,随着美股进入历史上表现最疲软的9月,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作为过去数月 市场上涨动力的CTA(商品交易顾问)基金,持股已达到100%满仓状态,这不仅意味着后续缺乏新资金流入的支撑, CTA还可能在未来一个月内疯狂抛售高达2179.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6万亿元)的股票,其中美股占据736.9亿美元。 高盛回顾自1928年以来的数据,9月是标普500指数表现最差的月份,平均报酬率为-1.17%。特别是9月下半月,是全年表 现最糟糕的两周,平均报酬率低至-1.38%。在这样一个本就充满挑战的季节性背景下,过去支撑市场上涨的CTA基金已 耗尽购买力,无疑让前景更加严峻。 高盛模型显示,CTA的美股部位已达到了100%的"满仓"水平。这意味着其购买力已从7月的276.6亿美元骤降,预计9月全 月的美股购买量将进一步萎缩至仅29.6亿美元。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市场转向,CTA基金可能被迫平仓,引发大规模抛 售。模型预计,若市场深度下跌,CTA可能在未来一个月内疯狂抛售高达2179.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6万亿)的全球 股票,其中美股占据736.9亿美元。 ...
高盛流动性专家:美股系统性需求已枯竭,预计9月将“充满挑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11:48
高盛警告,随着美股一年中季节性表现最差的9月份到来,美股市场的一个关键支撑——系统性需求已 基本枯竭,这预示着本月市场将充满挑战。 在如此脆弱的季节性背景下,一个更令人担忧的信号出现了。作为过去几个月市场上涨重要推手的CTA 基金,其购买力已经耗尽。 高盛模型显示,CTA的美股仓位已达到100%的"满仓"水平。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市场的积极买家。其 购买力已从7月的276.6亿美元骤降至8月的125.6亿美元,预计9月全月的美股购买量将进一步萎缩至仅 29.6亿美元。 一旦市场在未来一个月内进入下行通道,CTA基金可能被迫平仓,模型测算: 高盛流动性分析团队近期在报告中指出,CTA(商品交易顾问)持仓已达到100%满仓状态,意味着历 史上表现疲弱的9月份将缺乏支撑性资金流入。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下跌时可能触发高达736.9亿美元的 抛售,构成巨大的不对称下行风险。 然而,高盛强调市场并非全无支撑。机构投资者的整体仓位仍相对温和,交易商创纪录的多头敞口以及 个股与大盘极低的相关性,将共同起到缓冲作用,预计会使大盘指数层面的波动保持温和,并抑制下跌 深度。 季节性逆风与CTA的"定时炸弹" 9月的"季节性恐慌"已经成 ...
绿城服务董事会主席杨掌法:对物业行业坚定持续地长期看好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21: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2.89亿元同比增长6.1% 毛利率提升至19.5% [1] - 核心经营利润10.74亿元同比增长25.3%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6.13亿元同比增长22.6% [1] - 现金及定期存款余额54.5亿元同比增长26.5% 应收账款余额68亿元同比增加13% [2] 业务板块构成 - 物业服务收入66.33亿元占比71.4% 同比增长10.2% [1] - 园区服务收入13.56亿元占比14.6% 咨询服务收入12.991亿元占比14.0% [1] 战略发展重点 - 聚焦56个核心城市 目标新增货值40亿元 非住业务占比超50% [2] - 实施项目精益模型 全年毛利率提升超0.5个百分点 项目均衡性提升30%以上 [2] - 强化差异化服务价值创造 深化精细化运营与生态能力建设 [3] 现金流管理 - 坚持现金为王战略 确保经营性现金流覆盖一倍以上净利润 [2] - 重点攻坚应收账款回收 全年综合回款率不低于去年水平 [2] - 一年以内账期应收账款占比69% B端与G端客户履约能力稳定 [2] 行业趋势判断 - 物业行业持续脱虚向实 聚焦主业提升服务品质回归服务价值 [3] - 存量住宅与城市服务持续放量 市场空间广阔处于上升期 [1] - 同质化竞争引发价格博弈 需通过差异化服务赢得市场 [3]
21亿买7亿卖!潮汕大佬血亏13亿,香港山顶豪宅暴跌62%
搜狐财经· 2025-08-24 14:03
核心观点 - 香港豪宅市场出现显著价格下跌 部分资产价格已跌回1997年水平 与普通住宅相比跌幅更为严重 豪宅投资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 [1][4][8] 香港豪宅市场表现 - 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豪宅2016年以21亿港币购入 2025年以7.9亿港币成交 账面亏损13亿港币 贬值幅度达62% [3] - 香港中半山 西半山豪宅成交价比2021年峰值下跌50% 价格水平已回落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 [4] - 迈瑞医疗老板徐航2024年初以8.38亿港币购入山顶卢吉道豪宅 一年后估值跌破6亿港币 浮亏超过2亿港币 [5] - 普通住宅从2021年高位下跌30% 而豪宅市场跌幅达到50% 超过普通住宅跌幅 [4] 豪宅投资回报分析 - 1亿港币豪宅月租金约20万港币 年化回报率不足2% 低于美国国债等固定收益产品 [6] - 陈红天自住"傲璇"豪宅8年涨幅仅8.5% 考虑银行利息后实际亏损8000万港币 [4] - 红磡写字楼以45亿港币购入 26.5亿港币售出 亏损18亿港币 [4] - 1996年购置的中半山公寓29年涨幅1.22倍 年化回报率低于香港储蓄保险产品 [4] 市场流动性问题 - 总价数亿港币的豪宅目标买家群体有限 全香港有能力接盘的买家不超过200人 [5] - 东亚银行接管物业后多次招标无人报名 最终不得不降价62%出售 [5] - 纪惠集团汤文亮出售阳明山庄顶层公寓时直接报价"2亿可谈"才勉强达成交易 [5] - 浅水湾别墅从5亿港币报价降至3.8亿港币才有买家愿意洽谈 [6] 内地豪宅市场对比 - 深圳湾1号1亿人民币房产租金回报率仅1.5% 低于国债4%的收益率 [7] - 上海汤臣一品二手房挂牌半年无人看房 需要降价1000万人民币才有中介带看 [7] - 2024年深圳3000万人民币以上豪宅成交同比增长20% 但存在开发商自购营造热销假象的现象 [7] 投资策略转变 - 富豪圈层出现"卖豪宅买国债"趋势 某家族办公室帮助客户处理5套豪宅套现40亿港币 全部配置美国国债 年利息收入达1.6亿港币 [8] - 现金流动性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投资逻辑从"资产增值"转向"保值变现" [8]
“现金牛”逆市秀肌肉!300现金流ETF(562080)连续10日净流入超4.8亿元,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8-08 14:18
8月8日,市场震荡走弱,现金流策略持续获资金青睐。公开数据显示,300现金流ETF(562080)资金 流入势头强劲,连续10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流入,累计金额超4.8亿元,盘中一度涨超1%。截至发稿, 该ETF盘中成交额已突破1.98亿元,创上市以来历史新高! 风险提示: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文章中的内容和 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文中所涉及个股仅为 展示,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300现金流ETF被动跟踪沪深300自由现金流指数,该指 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日期为2024.11.12。该基金由华宝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 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 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管理人 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 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基金进行风 ...
“新兴市场之父”麦朴思:约50%持仓为现金,宜观望中国市场
格隆汇APP· 2025-08-05 11:48
投资组合配置 - 麦朴思当前投资组合中约50%为现金,其余50%投资于股票 [1] - 今年4月底时旗下基金95%的仓位是现金,现金比例显著下降 [1] 市场估值观点 - 市场已经升得太高,难以找到便宜的资产 [1] - 大部分公司的估值都非常高,期望值也很高 [1] 现金回报优势 - 持有现金仍然可以获得4%-5%的回报 [1] 中国市场态度 - 暂时对中国市场持观望态度,以待中美谈判形势更加明朗 [1] 行业投资建议 - 可以有选择地投资人工智能、中国科技行业等领域 [1]
帮主郑重:李嘉诚40万“甩卖”400套房,是跑路还是抄作业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02 18:37
大湾区房产抛售 - 李嘉诚旗下公司在大湾区以大幅折扣抛售400套房源 最低单价40万一套 吸引香港客户抢购 [1] - 惠州泷珀花园项目当前售价8632元/㎡ 较2019年开盘价1.4万/㎡下降38% 但相比2016年拿地成本仍保持200%利润空间 [3] - 东莞海逸豪庭别墅单价从6.8万腰斩至1.8万 但土地成本因1999年拿地已被时间摊薄至接近零 [3] 资本运作策略 - 公司采用"时间炼金术"模式 通过长期囤地实现低成本开发 即便折价30%-50%销售仍能保持30%以上利润率 [3] - 2023年加速资产处置 包括北京御翠园等持有23年的项目7折抛售 2013-2023十年间累计出售内地资产超2000亿元 [6] - 资金流向东南亚基建和科技医疗领域 包括泰国物流 越南港口及投资Moderna等标的 [7] 目标客群定位 - 主攻香港中产客群 利用40万全款购房与香港首付的价差优势 通过"首付价换套房"营销策略促成交易 [4] - 瞄准港澳居民购房政策便利 资金到账速度较内地贷款快5倍 实现快速回款 [4] - 产品定位养老和通勤需求 尽管惠州去化周期已达40个月 仍通过"双城生活"概念吸引港人接盘 [4] 业务结构转型 - 地产收入从271亿港元锐减至17.6亿港元 业务重心明显转向非地产业务 [6] - 负债率上升至30% 英国投资出现亏损(伦敦写字楼亏损18%)倒逼现金流回笼 [6] - 保留深圳前海 广州珠江新城等核心资产(跌幅<5%) 边缘城市资产被列为不良资产加速出清 [6]
专家再预测中国楼市走势,或大概率是正确的,提前做好这2个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14
楼市现状 - 全国百城新房价格较2021年高点下跌23.7%,77%的城市房价回落至2017年前水平[1] - 2025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暴跌38.2%,创1998年房改以来最大跌幅[5] - 北京西城区顶级学区房单价从18万元/平方米跌至12.3万元/平方米,上海内环豪宅降价820万元才成交[6] - 全国法拍房数量突破285万套,较去年同期增长47%[6] 政策调控 - 对近三年出生婴儿提供每年3600元补贴,连续三年[7] - 三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200万元,部分城市允许购买第二套房产[7] - 保交楼专项借款增至8500亿元,郑州烂尾八年楼盘复工[7] - 首套房利率降至3.15%,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2.6%,贷款100万元每月还款较三年前减少1400元[7] 市场行为变化 - 深圳新楼盘开盘销售率不足三成,销售人员面临巨大压力[5] - 郑州业主房产现价值仅为贷款额六成,月供1.2万元被迫断供[6] - 北京中介2023年680万元购入房产现跌至420万元,月供2万元[10] - 上海夫妇亏损85万元出售外环房产,每月支出减少1.3万元[10] 行业趋势 - 楼市告别黄金时代,房价暴涨暴跌情况将大幅减少[2] - 房产回归居住属性,投机炒作行为减少[2] - 购房者更注重房屋品质与服务[2] - 建议放弃房价快速反弹幻想,保持现金流为优先策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