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止损纪律
icon
搜索文档
注意!8.20北证50冲高后回落,止盈信号现?个人操作思路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8-21 06:10
北证50技术信号分析 - 北证50指数触及布林线上轨后回落 显示技术性回调压力 [1] - 高位十字星形态出现 预示市场反转概率急剧增加 [1] - 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 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超过8亿元 [1] - AH股溢价指数回升至124 暗示大资金撤离市场 [1] - 1450点被确认为重要支撑位 跌破可能重回4浪整理区间 [7] - 有效突破1500点需成交量配合 需达前5日均量1.5倍以上 [9] 估值水平变化 - 北证50市盈率从24倍飙升至38倍以上 估值分位从25%升至75% [2] - 当前市盈率超过创业板平均水平 泡沫风险信号明显 [4] - 白酒板块市盈率仅为18倍 处于近十年最低4.5%分位 [7] 止盈策略应用 - 盈利百分比法设定固定盈利目标 如30%减仓三分之二或60%清仓 [4] - 动态估值法依据估值分位警戒线操作 如75%分位分批撤退 [4] - 技术回撤法以关键均线为参考 如跌破5日均线立即减仓 [5] - 零成本法优先撤出本金 保留利润继续博弈 [5] 板块资金动向 - 人形机器人板块估值透支未来两年增长 可能出现10%回调 [7] - 恒生科技板块南向资金持续流出 技术图形出现破位 [7] - 白酒板块逆势上涨 受估值修复和政策催化驱动 [7] 市场多空分歧 - 技术派认为三角形收敛形态突破 预示5浪-3主升浪目标1580点 [9] - 保守派关注主力资金净流出和高位十字星 强调风险控制 [9]
普通人怎么加杠杆买股票?先搞懂 “融资融券”:券商正规渠道的入门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8-14 16:38
核心观点 - 加杠杆买股票不是投机游戏而是需要与风险承受力匹配的工具使用 核心是小步试错逐步适应从低比例开始熟悉市场波动[1] - 加杠杆买股票的终极意义是提升认知 深刻理解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市场规律 倒逼学习仓位管理和止盈止损等技巧[4] 认知门槛 - 需要跨过认知门槛 明白不是以小博大的投机游戏[1] - 能稳妥运用杠杆的普通人不是一开始追求高比例 而是先思考如何不超出能力范围又能发挥工具价值[1] 功课准备 - 第一步是做足功课准备 了解不同加杠杆渠道的规则差异 包括资金用途限制持仓品种约束和风险预警机制[1] - 应优先选择有明确资质和公示费用标准的平台 避免渠道不合规隐患 并通过模拟操作熟悉杠杆流程[1] 比例自控机制 - 关键是要建立比例自控机制 对缺乏经验的普通人建议杠杆比例从1:1起步 用与自有资金等额的杠杆资金[2] - 随着对工具熟悉可根据策略效果微调 但原则上不超过1:2[2] - 若比例超过自身可支配资金的3倍 亏损后难以承受的概率会骤增60%[2] 止损纪律 - 安全底线是设置止损纪律 提前规划极端情况下的应对方案 包括减仓条件调整策略和退出时机[2] - 可设置双止损规则 包括浮亏比例止损和单日波动止损 一旦触发就严格执行避免情绪化操作[2] 实践方法 - 通过模拟操作熟悉加仓减仓和平仓等流程 提前演练使实际操作更从容[1] - 每次操作后需进行复盘总结 分析符合预期的操作需要改进的环节和不能再犯的错误[4]
做股市融资,为什么有人赚有人亏?关键在这 2 点:仓位控制与止损纪律
搜狐财经· 2025-07-19 18:59
基本概念解析 - 股市融资是投资者向相关机构借入资金用于股票投资的行为,借入资金需以自有资金或持有的证券作为担保,且资金仅能用于购买规定范围内的股票 [1] - 核心是在自有资金基础上增加投资规模以获取更大收益,同时需承担相应的利息成本和市场风险 [1] - 操作流程包括确定融资意向、提供担保物、完成资质审核、资金划转、股票交易及到期偿还 [1] 资金成本构成 - 主要成本为融资利息,按实际使用天数计算,年化利率一般在6%-8%左右 [2] - 部分情况下可能涉及少量手续费如担保物评估费,但通常金额较低 [2] - 利息成本会直接从投资收益中扣除,需在交易前测算预期收益能否覆盖成本 [2] 风险控制机制 - 设有维持担保比例监管,警戒线为130%,平仓线为120% [3] - 当比例低于警戒线时需补充担保物或卖出部分股票,低于平仓线且未及时处理机构有权强制平仓 [3] 适用投资场景 - 适合股市处于上升趋势、个股有明确上涨逻辑时使用 [4] - 对业绩稳定、估值合理的蓝筹股可适度融资中长期持有 [4] - 市场波动剧烈、个股不确定性高时应减少融资规模 [4] 与其他融资差异 - 与债券融资等方式不同,股市融资资金用途特定仅限股票投资 [6] - 与场外配资相比,股市融资由正规机构操作受监管约束,杠杆比例通常不超过1:1 [6] 操作注意事项 - 融资买入的股票需从交易所规定的标的名单中选择 [7] - 单只融资标持仓市值不超过融资总规模的50% [7] - 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到期前需做好资金安排或申请展期 [7] 常见问题应对 - 担保比例接近警戒线时优先选择卖出部分盈利股票来提升比例 [8] - 融资期间股票分红红利会自动用于偿还融资负债 [8] - 对融资条款有疑问时应及时查阅合同或咨询机构专员 [8]
以史鉴今:过去三次极端事件下的全球资产表现、交易节奏与策略梳理(Deepseek问答)
对冲研投· 2025-04-07 23:46
极端事件下的资产表现对比 - 2015年股灾期间A股上证指数从5178点暴跌至3373点(跌幅35%),高杠杆资金引发流动性踩踏,小盘股、高估值科技股跌幅最大 商品方面黑色系大宗商品下跌但黄金因避险需求上涨 债券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约50BP 人民币汇率短暂承压后企稳 [5] - 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A股沪深300下跌25%,美股标普500最大回撤20%,科技股和出口依赖型板块领跌 受关税影响的农产品暴跌,工业金属下跌但黄金上涨10% 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约80BP 人民币汇率贬值约10% [5] - 2020年疫情冲击下全球股市暴跌(标普500下跌34%),航空、能源股腰斩但科技股逆势上涨 原油一度跌至负值,工业金属下跌20% 黄金先跌后涨累计上涨30% 美债收益率创历史新低(10年期破0.5%) 美元指数飙升8% [5] 极端事件下的交易节奏与策略 - 事件爆发初期风险资产暴跌,避险资产上涨但黄金可能因流动性危机短暂下跌 策略包括做空波动率(卖出股指看跌期权)和对冲风险(买入国债期货或黄金ETF) [4][6] - 政策应对期央行宽松政策推动风险资产反弹,债券收益率触底 策略包括布局被错杀的成长股或高股息资产 商品套利可做多原油期货近月合约 汇率对冲可做多美元/新兴市场货币 [8][9] - 经济复苏期权益资产分化,工业金属因需求回升上涨 策略包括增持周期股和商品期货 信用债挖掘可配置高收益美元债 退出机制为PMI回升至荣枯线以上时逐步减仓商品 [10][11][12][13] 历史经验总结 - 极端事件初期避险资产占优,政策干预后风险资产反弹,复苏期需根据基本面分化调整持仓 贸易战需关注关税清单和行业替代逻辑 疫情需聚焦流动性修复和行业复苏差异 股灾需警惕杠杆清算和监管政策转向 [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