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估值洼地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在休假,资金在大买,后面稳了?
搜狐财经· 2025-10-03 18:23
市场表现 - 隔夜中概股整体走强,Direxion三倍做多中国ETF上涨2.68%,iShares MSCI中国ETF上涨1.1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1.06%,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上涨1.64% [3] - 港股在连续大幅上涨后出现技术性回调,但尾盘有回升迹象,显示可能仅为常规调整 [3] - 恒生指数突破27000点大关并创下多年新高后,市场出现获利回吐,在没有“北水”支持的情况下,本地资金动能主导了盘面偏弱 [5] 行业与板块动态 - 科技股作为近期市场领头羊表现疲软,快手在AI模型利好大涨后回吐超过3%,阿里巴巴和腾讯涨幅显著收窄或小幅下跌 [4] - 新能源汽车股走弱,比亚迪因季度销售数据不佳股价下跌近4%,小鹏、理想等均有超过2%的跌幅 [4] - 黄金及资源股承压,金价在3900美元关口前回落,紫金矿业、招金矿业、灵宝黄金等跟随下行 [4] - 油价下跌拖累石油股,内房股与物业股延续跌势,龙湖集团、华润万象生活等个股继续下跌,反映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担忧 [5] - 半导体板块表现出抗跌迹象,内存方向受涨价逻辑支撑 [5] AI与半导体行业前景 - 世界人工智能投资大幅增加,AI服务器带动存储用半导体需求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2—3年内存储半导体将进入价格稳步上涨的“超级周期” [6] - 高带宽内存产品需求出现指数级增长,摩根士丹利预计全球HBM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0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530亿美元 [7] - 存储芯片进入新一轮周期,国产AI芯片大时代来临,国产AI产业链从上游先进制程到先进封装,再到下游模型加速迭代升级已实现全产业链打通 [7] - 半导体上涨动力来自下游大厂的采购订单,只要AI算力基建投入持续,半导体需求将保持强劲 [9] 公司动态与估值 - 阿里巴巴股价大涨,总市值突破3.5万亿港元,摩根大通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大幅上调至240港元,称云计算和电商业务的增长料支撑其更高估值 [8][9] - 阿里云收入增速连续8个季度加快,2025年二季度同比增长26%,主要受互联网、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等领域的生成式AI需求驱动 [9] 市场修复逻辑 - 港股市场自2021年高点后经历漫长“寒冬”,地缘政治、行业监管、疫情反复及美联储激进加息等因素导致国际资金持续流出,市场流动性几近枯竭,创造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罕见的“估值洼地” [13][14][15][16] - 极致的低估为修复行情埋下伏笔,2024年内外环境转变触发强有力的修正 [17][18] - 互联网大厂股价尚未回到2021年高位,而美股IT大厂已超越2021年高位,港股大厂增加AI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资本对AI技术革命表现出更高风险偏好和耐心 [19][20] 投资展望 - 港股狂飙是对过去三年极端悲观情绪的修正,是对极致低估值的填补,是内外利好因素共振下的价值回归 [25][26] - 行情定性为“修复”更为稳健,未来若企业盈利全面持续增长,行情可冲破修复逻辑进入更强市场逻辑 [28] - 港股走势取决于政策暖风能否转化为经济数据、上市公司财报表现及美联储降息进程等关键变量 [30]
美联储降息本周落地!全球资本转向中国,3个关键变化正在发生
搜狐财经· 2025-09-22 05:31
然而,此轮资本涌入的驱动因素已然升级,不再仅仅是"便宜"的估值。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呈现出持续改善的强劲势头,为投资者注入了前 所未有的信心。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A股行业实现了两位数的净利润增长,其中制造业、新能源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这意味 着,中国资产不仅具备了防御性的低估值优势,更蕴含着进攻性的盈利增长潜力。 这种"低估值、高增长"的稀缺组合,在全球货币宽松的宏大背景下,对国际资本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才是真正让国际资本"无法拒绝"的理由。 制度型开放:多点开花,"高速公路"直通中国 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已悄然迈入"制度型引流"的新阶段。过往,外资进入中国主要依赖QFII、沪深港通等渠道;而今,ETF互联互通、债券通、"跨境理财 通"等多元化机制的推出,使得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打开大门",而是在主动铺设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市场 的多条"高速公路"。 全球资本涌动,中国资产迎来"开放盈利牛"新篇章 当美联储降息的钟声似乎已近在耳畔,预计将在9月16日至17日正式敲响,一股前所未有的全球资本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涌向中国。在这场全球 ...
美联储降息槌响前,36亿美元外资抢跑A股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26
A股市场表现与外资流入态势 - 上证指数收报3876.34点,实现0.37%涨幅,延续近期强势表现 [2] - 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其中5月、6月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 [2] - 8月全球被动型权益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的规模达36.84亿美元,较7月的3.13亿美元显著提升,主动型权益资金流出规模为5.42亿美元,较7月的18.83亿美元大幅收窄 [2] 美联储政策与全球资本动向 - 美联储于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降息,时隔九个月重启降息周期,标志着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的实质性拐点 [2] - 高盛表示,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美元资本将全球寻找投资目标,A股会是其中较大的一个配置标的 [2]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外资流入趋势的持续性非常强劲,并且短期之内没有逆转的风险 [3] 中国经济基本面与政策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2024年同期和2024年全年提升0.3个百分点 [5] - 在已披露2025年半年报的5424家A股上市公司中,2908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1家增幅超100% [5] -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开放红利”,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要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3][5] 中国资产的估值吸引力 - 中国资产具备显著的“估值洼地”效应,MSCI中国指数12个月远期市盈率仅为12.1倍,远低于纳斯达克的28倍及全球主要市场平均水平,估值折价高达20% [6] - 全球资产再平衡背景下,资金从高估值市场(如美股)流向估值更低、性价比更高的中国资产,成为外资配置的重要逻辑 [2][6] 海外“长钱”的配置意向与趋势 - 《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在首选新兴市场投资重点中,59%的受访者将中国列为高度或中度优先市场 [7] - 在27万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中,亚太地区88%、中东60%的机构明确计划未来五年加仓中国 [7] - 摩根士丹利报告称,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达到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超过90%的投资者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敞口 [7] 外资流入的长期影响 - 海外长线资金的进入将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改善市场资金供需结构,提升市场活跃度,推动股价上升 [10] - 外资投资行为将引导国内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基本面与分红能力,减少短期投机 [10] - 外资偏好或将推动A股市场从“流动性溢价”向“盈利溢价”转变,有助降低市场波动率,提升长期估值中枢 [10]
博弈美联储降息?港股哪些方向还有机会在
搜狐财经· 2025-09-17 04:48
上证指数盘中跳水,下午拉升,收盘微红,涨幅0.04%,上涨家数3600多家,中位数涨幅0.71%,整体仍偏震荡。 相比下来,港股这些天反而更好一些,恒生指数盘中还创了阶段新高,港股互联网也在补涨,这个上周我们也是跟大家聊过《美联储降息也分好坏》,逻辑 主要是美联储降息,外资资金流向其他市场。 如果我们看港股上涨的时间,跟日经225,韩国等股市基本是同步的。 港股能涨到现在,南向资金确实占了很大的功劳。 大家对港股的印象,估计还是停留在估值洼地的情况,这个我们也特意聊过,除了自身估值确实很低《最最最低!》,包括还有相比A股的折价《贵了 40%》。 到现在26000点,自然是有了某些变化,当下恒生指数PE估值已经从9倍到12倍,百分位80.08% 已经不再是那么的估值洼地了,按照我们对于估值百分位的理解,一般是高于70%就脱离了正常的估值区间,开始逐步进入高估。 说到港股,我这里时不时还是有跟踪的,去年跌的很凶的时候,就有聊到南向资金一直在买,累计净流入三万亿,四万亿的时候都分别用了,买出个未来的 标题,截止到现在,南向资金净流入已经快4.8万亿了,或许今年还能看到五万亿。 但如果我们看恒生指数的行业分布,最大的 ...
【财经分析】印尼抗议浪潮平息 经济仍具韧性
新华财经· 2025-09-04 13:47
核心观点 - 印尼经济短期面临货币贬值、消费疲软和贸易不确定性等挑战 但股市处于近5年高位且存在估值洼地特征 长期基本面优势支撑经济在合理增长区间运行 [1][4][5] 货币与通胀状况 - 美元/印尼盾汇率跌至16414.5 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34% 近一个月贬值0.17% 一年内累计下跌6.42% [2] - 8月CPI环比下降0.08% 年度CPI通胀率降至2.31% 反映居民消费能力弱化 [2] - 4月开斋节期间国内旅行人数较2024年减少约4700万 消费支出和资金流动明显减少 [2] - 印尼纺织企业面临较高裁员压力 [2] 消费与内需表现 - 消费占GDP比例约55% 内需疲弱直接拖累经济表现 [2] - 政府持续加码燃料补贴和税收激励等消费刺激计划 [2] - 刺激计划效果取决于执行效率 需要确保资金快速投向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建设 [2] 贸易表现 - 7月进口额同比下降5.86% 创2024年5月以来最大降幅 反映国内需求减弱 [3] - 7月实现41.7亿美元顺差 连续63个月保持顺差 [3] - 出口主要受煤炭、毛棕榈油和精炼棕榈油、钢铁三大支柱推动 [3] - 印美关税协议可能给水产养殖等行业带来不确定性 煤炭价格中枢下移带来外贸压力 [3] 股市表现 - 雅加达综合指数收盘上涨至7885.86点 涨幅1.08% 半年内上涨20.96% 处于近5年高位区间 [4] - 2021年至2023年三年间分别实现10.36%、3.86%和6.16%连续正增长 [4] - 基于原版巴菲特指标 印尼股市被低估 预期未来8年年化回报率+10.9% [5] - 当前约10.7倍的远期市盈率相对于5%以上的经济增速而言偏低 [5] 政策支持 - 央行通过"三重干预"策略(离岸/在岸NDF、现货、债券市场)稳定印尼盾汇率 [4] - 提供回购交易、外汇掉期及贷款工具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4] - 连续降息为市场注入充足流动性 [4] 增长驱动因素 - 制造业本地化政策效果显现 产业升级具有可持续性 [4] - 全球流动性改善推动资金重新配置到新兴市场 [4] - 人口红利、自然资源优势及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深化合作关系支撑长期发展 [5] - 粮食已实现自给自足 食品和农业可能成为未来五年重要增长领域 [6] 估值特征 - 相比其他新兴市场 印尼股市存在估值洼地特征 [4] - 此前低估主要源于对政治稳定性和政策连续性的担忧 随着新政府稳定执政这些担忧正在消散 [5]
中欧瑞博吴伟志:投资中最困难的事 踏空后该怎么办?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6:49
投资者踏空心理分析 - 踏空带来的痛苦比市场下跌亏损更强烈 属于损失厌恶心理表现 投资者更痛苦于本可赚到却未赚到的心理损失[1] - 专业投资者踏空时挫败感特别强烈 因强势行情中别人赚钱而自己没赚到 心理落差大[2] - 业余投资者因无法持续跟踪股市行情 踏空属于正常现象[2] 专业投资者踏空原因 - 对市场走强缺乏信心 长期调整形成共识认为上涨只是反弹减仓机会 非强势行情开端 这种共识形成时往往接近变盘时刻[3] - 没有在个股或行业做好研究准备 缺乏根据地 无法在能力圈内理解好公司[3] - 投研团队需持续满负荷运转 确保每位成员都有根据地 覆盖优质创新药公司 AI细分领域龙头 化工行业竞争力企业 黄金股等[4] - 踏空主因包括对市场信心回归偏慢及缺乏研究储备 没有根据地即便看好市场也不知买什么行业和公司[5] 市场调整认知 - 市场调整不仅指宽基指数大幅下跌 还包括风格轮动等丰富形态[6] - 强势行情初期往往非全面普涨 而是少数基本面优秀行业率先领涨 如本轮行情的创新药 AI产业链 贵金属 新消费 反内卷政策受益等多条主线[6] - 宽基指数与个股表现未必同步 指数上涨时个股未必涨 指数调整时个股未必跌 调整形态还包括日内大幅换手震荡和风格轮动[7] - 若仅将调整认知局限于指数系统性下跌 可能错过板块或个股的真实调整机会[8] 当前投资策略 - 市场呈现健康态势 成交量稍大存在调整可能 但未见市场拐点迹象[9] - 保持较高仓位运作 持仓结构无重大调整需要 根据市场动向及时微调优化组合[9] 踏空后投资选择 - 空仓等待调整是强势行情中最不可取策略 应高仓位运作避免颗粒无收[10] - 可积极买入估值洼地品种 这些品种足够便宜 而热门品种涨幅大估值不便宜[11] - 错过领涨行业后 可参与中周期或后周期发力行业 类似农民错过水稻季节改种其他作物[10] - 估值洼地品种如晚季节作物 在热门品种先涨后仍有机会 野百合也会有春天[11]
投资中最困难的事,踏空后该怎么办?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6:42
投资者踏空心理与原因 - 踏空导致投资者心理痛苦程度超过市场下跌时的亏损 因未实现收益产生强烈挫败感[1] - 专业投资者踏空主要源于对市场走强缺乏信心 将初期上涨误判为反弹而不敢参与[2] - 缺乏深度研究准备的"根据地" 导致无法在市场上涨时快速识别投资机会[3] 应对踏空的策略与方法 - 建立行业研究"根据地" 覆盖创新药 AI产业链 贵金属 新消费等多条主线[3][5] - 保持高仓位运作 避免空仓等待调整 通过持仓微调优化组合应对市场波动[5][6] - 关注估值洼地品种 其价格优势明显 而热门品种估值已显著提升[7] 市场调整的认知与形态 - 市场调整不仅指宽基指数下跌 还包括风格轮动和日内大幅换手震荡等形式[4][5] - 强势行情中领涨板块呈现轮动特征 宽基指数多呈现大涨小回 进三退一的态势[5] - 投资者需区分宽基指数与个股表现 个股走势未必与指数同步[5] 行业投资机会与布局 - 创新药 AI 贵金属 新消费及"反内卷"政策受益领域成为本轮行情领涨主线[5] - 研究中需明确各细分领域龙头 如化工行业竞争力强的公司及优质黄金股标的[3] - 估值洼地品种具备价格优势 可在领涨板块估值提升后作为替代投资选择[6][7]
中欧瑞博吴伟志:投资中最困难的事,踏空后该怎么办?
中国证券报· 2025-09-03 19:52
投资者踏空心理分析 - 踏空带来的痛苦比市场下跌时亏损更强烈 这是损失厌恶的典型表现 投资者更痛苦于本可赚到却未赚到的心理损失 [1] - 专业投资人在强势行情中踏空的挫败感特别强烈 因为别人都在赚钱而自己没有 这种心理落差远超弱势行情中共担的痛苦 [2] 专业投资人踏空原因 - 对市场走强缺乏信心是核心原因 长期调整形成共识认为每次上涨只是反弹而非行情开端 这种共识往往出现在市场转折前夕 [3] - 缺乏个股和行业研究准备 没有建立投资"根据地" 成功投资人通过深度基本面分析自下而上挖掘个股 不理会市场涨跌持续买入 [4] - 投研团队必须持续满负荷研究 每个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都需明确各领域最佳公司 包括创新药 AI 化妆品 互联网 茶饮咖啡 化工和黄金等行业 [4][5] 市场调整认知 - 市场调整不仅指宽基指数大幅下跌 还包括风格轮动等丰富形态 强势行情初期往往由少数基本面优秀行业率先领涨 [6] - 本轮行情包含创新药 AI产业链 贵金属 银行股 新消费 反内卷等多条主线 这些主线呈现轮动式调整而非齐涨齐跌 [6] - 投资者不应仅关注宽基指数调整 更需关注具体公司和行业的真实调整 包括日内大额换手震荡和风格轮动等形式 [7] 当前投资策略 - 市场保持健康态势 成交量较前期放大存在调整可能 但未见市场拐点迹象 [8] - 维持较高仓位水平 持仓结构无需重大调整 仅需及时微调优化组合 [8] 踏空后应对策略 - 空仓等待调整是强势行情中最不可取的策略 正确做法是高仓位等待调整 [9] - 错过领涨板块后应及时转向中周期或后周期行业 类比农业种植 错过水稻可改种红薯玉米或花生 [9] - 估值洼地公司最大优点是足够便宜 虽然存在各种缺点 但相比涨幅巨大估值昂贵的明星公司具备投资价值 [10] - 市场从一花独放向百花齐放发展时 各行业都会轮动表现 估值洼地公司同样存在投资机会 [10]
投资中最困难的事:踏空后该怎么办?
雪球· 2025-09-03 16:23
市场表现与趋势 - 8月A股市场呈现加速上涨态势,万得全A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10.93%和10.33%,中证1000和国证2000指数表现与万得全A相当,市场呈现普涨格局 [4] - 港股市场8月涨幅显著低于A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分别为1.23%和4.06%,但年初至今恒生指数上涨25.01%,万得全A上涨22.98%,两者差距在8月收窄 [4] - 市场上涨速度逐渐加快,赚钱效应彰显,投资者心态从熊市转向牛市共识,场外资金出现从存款和理财产品向股市转移迹象 [4] 投资者踏空原因分析 - 业余投资者踏空主要因缺乏对股市持续关注及对市场运行规律的理解 [7] - 专业投资者踏空主要因"牛心已死"(即熊市后期形成无牛市共识,错过初期上涨)和缺乏个股或行业研究储备(无投资根据地) [9][11][12][14] - 深度基本面投资者通过自下而上研究个股,避免踏空,不关注市场牛熊周期,聚焦能力圈内估值合理的公司 [13] 调整认知与市场轮动 - 调整不仅指宽基指数大幅下跌,还包括风格轮动、日内大额换手震荡等多种形式 [15][17] - 牛市初期上涨通常由少数基本面优秀、共识强的行业领涨,如创新药、AI产业链、贵金属、银行股、新消费、反内卷等多条主线,板块轮动调整时宽基指数整体呈大涨小回态势 [16] - 个股表现与宽基指数未必同步,需关注具体行业和公司的调整机会而非仅等待指数下跌 [17] 踏空后应对策略 - 空仓等待调整是牛市中最不可取策略,应高仓位等待调整或拥抱估值洼地 [19] - 错过领涨板块后,可转向中周期或后周期行业及估值洼地公司,如红薯、玉米、花生类比低估品种,虽存在不足但估值足够便宜 [19][21] - 避免在牛市后期人声鼎沸时入场导致成为财富再分配受损方,需及时参与估值合理领域 [20] 当前市场策略 - 市场态势健康,成交量稍大存在调整可能,但无牛熊拐点迹象 [22] - 策略上保持较高仓位,持仓结构无重大调整需求,仅微调优化组合 [23]
突发“黑天鹅”事件,印尼股市一度大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00
市场表现 - 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上周五下跌1.5% 为当日全球主要股指中最大跌幅[1] - 周一该指数盘中继续大跌3.6% 创4月8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收盘跌幅收窄至1.11%报7743.73点[1] - 个股方面DCI Indonesia和Bank Rakyat Indonesia Persero领跌市场[1] 分析师观点 - 新加坡分析师John Foo认为印尼政治风险上升将推高股市风险溢价 对印尼持低配立场 因估值未充分反映经济潜在问题[3] - Aletheia Capital分析师Nirgunan Tiruchelvam指出尽管短期动荡 但在货币政策放松预期和市场估值优势支撑下 长期前景并未改变[5] - 安邦智库魏宏旭认为印尼第二季度经济增速重回5%以上超预期 增强了市场信心[5] 经济基本面 - 印尼今年迄今股市累计上涨约9.6% 在本次下跌前曾创历史新高[3] - 印尼持续限制资源出口并推动制造业本地化 吸引制造业投资 提升在国际供应链地位[5] - 印尼央行连续降息为股市投资者带来信心支撑[5] 政策环境 - 印尼央行承诺将持续关注市场情势 通过市场机制维持汇率稳定和卢比流动性充足[3] - 自3月起实施的外汇收益强制留存政策要求出口商将外汇收益存入国内银行至少一年 使外汇储备明显增加[5] - 外汇储备增加增强市场对印尼盾汇率信心 间接支撑股市表现[5] 地缘政治风险 - 雅加达等多个城市发生大规模示威活动 多地警察局、车站、政府建筑物被烧毁并造成人员伤亡[6] -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建议在印尼中国公民减少非必要外出并远离示威区域[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