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婴生态圈
icon
搜索文档
控股股东重整或动摇贝因美控制权 昔日行业龙头转型遇困
中国经营报· 2025-08-02 05:14
控股股东债务危机 - 控股股东小贝大美控股因流动性紧张向法院提交预重整申请,法院已受理[2] - 控股股东持有公司12.28%股份,其中98.85%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2] - 重整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或从12%稀释至5%以下[3] - 控股股东实控人谢宏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存在交叉管理[4] - 2021-2022年控股股东曾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4785万元[4] - 2024年6月控股股东资产负债率高达92.98%[4]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强调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目前经营正常[2][4] - 2011年上市时市场份额8.2%,2013年营收达61亿元峰值[5] - 2016-2017年连续亏损18.38亿元,市值蒸发逾200亿元[5] - 2024年营收27.73亿元,净利润1.03亿元,未达预期目标[5] - 2025年一季度末短期借款11.09亿元,流动负债23.08亿元占总负债97.84%[6] 多元化转型战略 - 2018年提出"母婴生态圈"战略,后转向"全家营养"概念[5] - 涉足宠物食品领域,2024年推出四大系列宠物产品[5] - 2018年获批国内首个特医食品注册证书,但市场份额已被超越[6] - 2024年奶粉业务贡献90.43%营收,新业务占比不足10%[6] - 管理层变动频繁,2021年4位高管相继离职[7] 行业竞争格局 -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集中度提升,面临头部企业强力挤压[2] - 新生儿出生率下滑导致市场规模缩水,行业进入存量竞争[7] - 飞鹤投入12亿元生育补贴,伊利、君乐宝投入16亿元[7] - 高端奶粉市场竞争激烈,需面对国际品牌主导地位[8] - 公司提出"只赚5%"低利润率战略,通过性价比扩大份额[9] 专家建议 - 建议聚焦200-300元价格带高性价比产品[9] - 利用特医资质切入过敏、早产等细分市场[9] - 将过剩产能改造为营养品柔性产线出口东南亚[9] - 需加强市场研究,打造市场认可度高的拳头产品[9]
风波不断,“奶粉第一股”贝因美渡劫
搜狐财经· 2025-07-26 14:40
公司财务状况与披露问题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于2025年8月29日披露 [1] - 公司多次被批未能及时公开财务状况,且多次修改财报数据,被称为"A股变脸王" [2] - 控股股东小贝大美控股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 [3][5] 债务纠纷与股权风险 - 控股股东小贝大美控股持有公司12.28%股份,其中98.85%被质押或冻结 [5] - 2021年和2022年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分别为3091.66万元和1693.55万元(已归还) [6]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2.98%,深交所发函询问控制权稳定性 [7] - 大股东所持4800万股作价2.02亿元抵偿债务,第二大股东宁波维贝持股比例升至9.96% [7] 业务转型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13年营收超61亿元,但2016年后盈利能力下滑,2018年谢宏重新掌舵推行改革 [8][9] - 公司从传统奶粉品牌转向母婴生态平台,拓展米粉、纸尿裤、营养品等品类 [10] - 2024年奶粉营收25.08亿元,占比90.43%,用品类营收仅1999.17万元,占比0.72% [13] - 2018-2024年净利润波动大,分别为0.411亿元、-1.031亿元、-3.243亿元、0.733亿元、-1.76亿元、0.47亿元、1.03亿元 [12] 渠道与管理层调整 - 2018年砍掉230家经销商,聚焦高质经销商,但线上渠道转型滞后 [10][13] - 谢宏回归后聘请包秀飞担任总经理,但管理层2021年频繁变动,包秀飞等人离职 [14][15] - 2025年公司提出"只赚5%"战略,但实际盈利状况可能更低 [12][17] 市场竞争与行业格局 - 奶粉市场竞争加剧,飞鹤、君乐宝、达能等品牌加入 [9] - 飞鹤市值达百亿规模,君乐宝冲刺IPO,胖东来宣布加快奶粉产品开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