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
搜索文档
光明乳业:公司控股企业新莱特有产品出口至欧盟国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5:40
(记者 王瀚黎)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近两年是否将产品出口至欧盟国家? 光明乳业(600597.SH)11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企业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有限公司主要 向下游乳制品企业及全球客户销售乳制品、植物性营养产品、大包粉和奶粉。新莱特有产品出口至欧盟 国家。 ...
第八届进博会丨通讯:让意大利风味进入更多中国家庭
新华网· 2025-11-05 09:40
新华社意大利卡马尼奥拉11月4日电 通讯:让意大利风味进入更多中国家庭 新华社记者任耀庭 李京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多家意大利农食企业表示,将以进博会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携新品与经典产品走进上海,寻求 与中国伙伴合作,让意大利风味走进更多中国家庭。 今年首次参展的意大利伊塔格尔公司将展示其猪皮明胶、水解胶原蛋白等核心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保健品领域。"进博会不 仅是'卖产品',更是展示品牌、制定市场战略、结识合作伙伴的重要舞台。"该公司质量总监安德烈亚·马丁嫩戈认为,在国际关税与物流成本波 动的背景下,展会现场的面对面交流"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降低关税影响、优化出口路径的实际办法"。 意大利生物科技企业萨科系统集团董事会成员维奥拉·韦尔加说:"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作为首次参展的企业,我们希 望在进博会上'探路',把能为中国市场带来价值的配方和技术讲清楚,并寻找科研与商业相结合的合作伙伴。" 许多意大利企业家认为,在当前全球贸易遭受关税冲击的形势下,进博会将发挥"减摩擦、促联通"的独特作用。因韦尔尼齐表示,与中国企业的 直接接洽和来自中国政府部门的支持,让 ...
第八届进博会|通讯:让意大利风味进入更多中国家庭
新华社· 2025-11-04 21:28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多家意大利农食企业表示,将以进博会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 窗口,携新品与经典产品走进上海,寻求与中国伙伴合作,让意大利风味走进更多中国家庭。 "我们这次带去的产品包括奶粉、黄油、奶酪等可直接进入零售与餐饮渠道的即食食品,同时还将展示 用于工业生产的乳制品原料。"意大利乳制品企业伊纳尔皮集团董事长安布罗焦·因韦尔尼齐向新华社记 者介绍。 (文章来源:新华社) 意大利生物科技企业萨科系统集团董事会成员维奥拉·韦尔加说:"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产品的需求 不断上升。作为首次参展的企业,我们希望在进博会上'探路',把能为中国市场带来价值的配方和技术 讲清楚,并寻找科研与商业相结合的合作伙伴。" 许多意大利企业家认为,在当前全球贸易遭受关税冲击的形势下,进博会将发挥"减摩擦、促联通"的独 特作用。因韦尔尼齐表示,与中国企业的直接接洽和来自中国政府部门的支持,让他们对深化合作保持 信心。"我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值得长期投入、持续耕耘的市场。"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张陆彪指出,中意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充分利用进博会平台,加强 技术交流、经验分享与项目对接,携手应对全球农业发展挑战 ...
2025年9月中国奶粉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4万吨和5.1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1-04 11:40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奶粉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奶粉进口数量为4万吨,同比增长10%,进口金额为5.1亿美 元,同比增长14.5%。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近一年中国奶粉进口情况统计图 ...
贝因美涨2.05%,成交额1.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12.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1:01
11月3日,贝因美盘中上涨2.05%,截至10:33,报6.47元/股,成交1.47亿元,换手率2.14%,总市值69.88 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512.53万元,特大单买入446.28万元,占比3.03%,卖出244.19万元,占 比1.66%;大单买入1403.33万元,占比9.52%,卖出2117.94万元,占比14.36%。 贝因美今年以来股价涨53.68%,近5个交易日涨2.70%,近20日涨4.86%,近60日跌17.16%。 今年以来贝因美已经2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8月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776.76万 元;买入总计3.29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1.69%;卖出总计3.11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1.06%。 资料显示,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1号10幢,成立日期1999年4月27日,上 市日期2011年4月1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婴幼儿食品、奶基营养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 务收入构成为:奶粉类89.20%,其他(补充)4.69%,米粉类3.54%,用品类1.71%,其他类0.86%。 贝因美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 ...
美团闪购双11首日:近800个品牌、300类商品销量同比翻倍 上百个品牌官方旗舰店销量同比涨300%
证券日报网· 2025-11-02 21:49
品牌销售表现 - 近800个品牌在美团闪购双11首日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1] - 全棉时代、徕芬、蕉下、罗技、毛戈平等品牌官方旗舰店销量较平日增长超10倍 [1] - 上百个品牌官方旗舰店整体销量同比增长300% [1] - 索尼PlayStation、珀莱雅、帮宝适等品牌官方旗舰店开业即爆单 [2] - 安踏、罗莱家纺等品牌门店入驻闪购首战双11,开业即爆单 [2] 商品品类增长 - 手机、白酒、奶粉等近300类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1] - 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倍,白酒销量同比增长超5倍 [1] - 运动相机、黄金、运动鞋服、游戏机、笔记本电脑等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0倍 [1] - 在3C家电品类,Apple、小米、OPPO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00% [2] - 在奶粉品类,美素佳儿、爱他美、惠氏、美赞臣等品牌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00% [2] 平台模式与生态 - 借助美团"品牌官旗闪电仓"的即时零售新模式,闪购官方旗舰店成为品牌生意新增量 [1] - 全国近百万线下门店参与美团闪购双11活动,首日迎来火热客流 [2] - 在酒品类,歪马送酒销量同比增长300%,物美超市、大润发等连锁商超白酒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2] - 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名酒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00% [2] - 覆盖零售全品类、24小时经营的美团闪电仓销量整体同比翻倍增长 [2]
奶粉市场格局生变:外资三巨头增长超10%,国产份额再承压!
搜狐财经· 2025-11-01 17:4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整体仅增长0.5% [1] - 外资品牌逆势高速增长:菲仕兰营收同比增长18.1%,达能增长11.3%,A2牛奶公司增长13.9% [1] - 飞鹤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9.36%,净利润暴跌46.66% [8] 市场格局演变 -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前,国产奶粉曾占据65%市场份额 [3] - 事件后外资品牌市占率一度高达60% [3] - 2009年市场前三名均为外资品牌多美滋、美赞臣和惠氏 [5] - 2015年惠氏成为首个在中国年销售过百亿的奶粉企业 [5] - 2019年飞鹤超越惠氏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国产奶粉市占率首次超过外资品牌 [5] - 2025年菲仕兰旗下美素佳儿在中国婴配粉市场国际品牌中占有率第一,其皇家美素佳儿3段产品成为单一SKU销量冠军 [8] 外资品牌竞争策略 - 超高端与超高端+市场合计占比已达64.4%,2025年一季度超高端市场总额同比增长13.3% [10][11] - 外资品牌在超高端价格带的市占率超过60% [11] - 惠氏启赋在香港全球首发10HMO配方奶粉 [13] - a2牛奶公司专注于A2蛋白细分市场,2025财年在华市占率从7.1%提升至8.0%,跻身市场前四 [13] - 菲仕兰推出“菲常购”数字化平台,拓展至中国近300个低线城市,2021年第四季度其销售占比超过菲仕兰中国婴配粉业务销售额的10% [13][15] - a2牛奶公司通过“无忧购”、O2O等方式增强门店服务价值,在母婴店整体份额提升至3.7%,其中下线市场占比达3.2% [15] - 外资品牌严格执行控货、控价、控渠道策略,避免价格战 [16] 国产奶粉面临的挑战 - 国产奶粉在超高端布局上力不从心,绝大多数中国乳企缺乏自研HMO技术 [13] - 国产奶粉价格体系混乱,飞鹤品牌奶粉差价有时甚至达近百元 [18] - 新旧国标交替期间,国产品牌旧国标产品降价去库存引发乱价现象,挤压渠道利润 [20] - 部分国产奶粉品牌的生育补贴计划,其补贴奶粉经二手交易流入市场,冲击价格体系 [20] - 使用进口大包奶粉生产比使用国内原奶成本更低,压缩了国产奶粉的利润空间 [20] 国产奶粉的应对策略 - 伊利前三季度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42.61亿元,同比增长超13.74% [21] - 产品多元化,伊利成人营养业务聚焦功能性产品,与同仁堂联名推出多款奶粉 [21] - 飞鹤计划通过加拿大新工厂布局北美、中东和东南亚市场 [23] - 全龄化营养转型成为行业共识,健合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养补充品收入占比已从十年前的9%提升至67.7% [23] 行业未来趋势 - 市场集中度提升,外资奶粉市场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很多海外中小品牌已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24] - 研发竞争白热化,从基础营养转向活性成分的深度研发 [26] - 惠氏母公司雀巢集团“LIFE生命之源”项目涵盖20个国家、19项队列研究,累计采集超10,000份哺乳期母乳样本 [26] - 供应链本土化成为外资品牌新战略,a2牛奶公司以约12亿元人民币收购雅士利在新西兰的工厂,达能收购多家中国本土企业实现本土化生产 [27][28] - 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新阶段,是研发、渠道和价格管控的全方位较量 [29]
双11品牌官方旗舰店销量涨300%,美团闪购:大促首日近800个品牌、300类商品销量翻倍
新浪财经· 2025-11-01 15:31
公司业绩表现 - 美团闪购双11大促首日有近800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1] - 全棉时代、徕芬、蕉下、罗技、毛戈平等品牌官方旗舰店销量较平日增长超过10倍 [1] - 上百个品牌官方旗舰店整体销量增长300% [1] 商品品类增长 - 手机、白酒、奶粉等近300类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1] - 手机品类销量增长2倍 [1] - 白酒品类销量增长超过5倍 [1] - 运动相机、黄金、运动鞋服、游戏机、笔记本电脑等品类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倍 [1]
港股食品饮料板块投资启示
兴业证券· 2025-10-31 22: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的投资评级,但基于其核心观点和推荐,对港股食品饮料板块持积极看法 [9][10][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生必需消费指数经历六个阶段后,当前处于估值修复期,政策支持与周期转换是寻找弹性板块的主线 [3][4][28] - 上游养殖业(原奶、肉牛)面临价格拐点与供给紧张,有望形成“肉奶共振”效应 [6][44] - 下游乳制品行业受益于密集的政策支持,需求复苏与行业集中度提升是主要逻辑 [7][53] - 投资应聚焦于现金流充沛的头部牧场、政策受益的乳业巨头以及细分领域龙头 [9][10][11] 恒生必需消费指数行情回顾 - 指数走势与恒生指数强相关,2015年初至今可分为六个阶段:震荡下行、强劲复苏、震荡期、快速上行、持续下跌、估值修复 [3][4][18][23][26][27][28] - 指数于2021年2月17日达到近十年最高点32196点,于2024年9月跌至近年低点11348点,随后开启波动上行 [3][4][27][28] 各阶段涨幅领先的代表性标的 - **震荡下行期(2015/1-2016/1)**:华润啤酒区间上涨47.77%,由基本面改善驱动;H&H国际控股区间上涨42.94%,由估值提升驱动 [32] - **强劲复苏期(2016/2-2018/6)**:澳优区间上涨256.76%;蒙牛乳业区间上涨153.83%,估值提升116.1%;华润啤酒区间上涨239.99%,2017年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86.8% [33][36] - **震荡期(2018/7-2020/3)**:中国飞鹤区间上涨86.83%,2019年高端奶粉营收占比达68.6%;中粮家佳康区间上涨85.22%,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70.8% [37][39] - **快速上行期(2020/4-2021/2)**:现代牧业区间上涨275.00%,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6%;中粮家佳康区间上涨157.42% [40] - **持续下跌期(2021/3-2024/9)**:阜丰集团区间上涨109.61%,2023年归母净利润达31亿元 [42] - **估值修复期(2024/10-2025/10)**:优然牧业区间上涨108.78%,2025年上半年原料奶毛利率提升至34.7%;阜丰集团区间上涨84.60% [43] 寻找有弹性的食饮板块 - **上游养殖行业**:截至2025年10月16日,主产区生鲜乳均价降至3.04元/kg,较高点4.38元累计下降30.6%,原奶价格拐点临近;肉牛价格因供给因素进入上升周期,牛肉供不应求局面预计持续 [6][44] - **乳制品下游行业**:2025年多项政策出台支持需求复苏与行业规范,包括《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直接利好婴配粉消费,以及奶业纾困政策引导B端深加工需求释放 [7][53][54] 投资建议 - **上游牧场**:推荐现金流充沛、受益于原奶价格拐点的优然牧业(09858 HK)和现代牧业(01117 HK),建议关注中国圣牧(01432 HK) [9][59] - **下游乳企**:推荐估值底部、受益政策的蒙牛乳业(02319 HK);建议关注H&H国际控股(01112 HK)、中国飞鹤(06186 HK)、澳优(01717 HK) [10] - **细分品类**:椰子水国标出台预期下,建议关注拥有上游原料优势的IFBH(06603 HK) [11]
财报解读|液奶下滑仍在拖累乳业公司,伊利看好奶酪、成人营养深加工赛道新钱景
第一财经· 2025-10-31 16:00
公司业绩表现 - 伊利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05.6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减少4.1% [2] - 伊利股份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286.3亿元,同比下滑1.7%,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下降3.4% [2] - 光明乳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2.3亿元,同比下降1%,归母净利润8721.4万元,同比下降25.1% [4] - 三元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8.7亿元,同比下降10.1% [4] - 新乳业前三季度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增长31.5% [4] 液体乳业务状况 - 伊利股份第三季度液体乳业务收入188.1亿元,同比下滑约8.7% [2] - 伊利股份前三季度液体乳业务收入549.4亿元,同比下降4.5% [2] - 光明乳业前三季度液态奶收入同比下滑8.6% [4] - 三元股份前三季度液态奶收入29.2亿元,同比下降13.1% [4] - 液奶业务下滑受市场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及现制茶饮咖啡等非包装牛奶替代品冲击影响 [2] - 并非所有液奶品类下滑,乳饮料、低温鲜奶依然保持增长 [4] 新兴与深加工业务增长 - 伊利股份第三季度奶粉及奶制品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12.6%,冷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7.6% [5] - 光明乳业前三季度其他业务(主要为奶粉)收入10.79亿元,同比增长28.72% [5] - 三元股份固态奶业务有4.5%的增长 [5] - 伊利股份的奶酪、奶粉、成人营养等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 [1][5] - 奶油、奶酪、黄油等高附加值乳品B端原料产品有20%以上的增长 [5] 行业趋势与展望 - 乳制品消费正在由喝转吃,消费方式更加多元化 [5] - 乳制品市场竞争从品质向功能化升级转变,考验乳企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 [6] - 成人营养品是重要赛道,新老年群体健康意识更强,功能营养认知在提升 [5] - 行业高端化进程依然在推进,2026年农历马年或对人口出生率有带动 [6] - 通过产品创新和新渠道、新场景拓展,2026年液奶表现有望好于今年 [4] - 包括蒙牛乳业、中国飞鹤在内的公司都在加快全龄营养赛道的布局力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