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碳汇交易

搜索文档
点水成金:水利赋能绘就“两山”转化新画卷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13:34
幸福河湖建设进展 - 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在全国遴选122条河湖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3] - 全国各级河湖长统筹资源建成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3000多条[3] - 建设任务涵盖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健康生命、实现清洁美丽、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保护江河文化5个方面[2] 水经济产业规模 - 广东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5] - 广东开展"10+2"省级水经济试点及109个市县试点项目 累计完成投资约120亿元 其中社会资本投资占比80%[5] - 重庆武隆区芙蓉江旅游2024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 收入超2000万元[4]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案例 - 重庆武隆区杨柳塘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成交金额8580万元 含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增量价值4383万元和20年期农业产业生态产品4197万元[6] - 广东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在深圳成功签发[6] - 四川宁夏达成黄河流域首单跨省区域水权交易 福建长汀实现水土保持碳汇交易 浙江安吉完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6] 滨水经济开发模式 - 江门市西江碧道沿线设置轻餐饮咖啡馆等多元业态 创造超200个就业岗位 商铺年营业额近2000万元[4] - 滨水空间开发特色消费场景包括文化体验、亲水休闲和夜间经济 利用优质水资源开发矿泉水等产品[5] - 水利工程载体打造特色品牌 如广东通过碧道建设融合自然生态与休闲运动功能[4] 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形成人水和谐共生格局[7] - 水利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部署五大建设任务[2] - 通过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建立"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机制[6]
广西获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考”第三名
广西日报· 2025-07-23 10:04
水资源管理成效 - 广西在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排名全国第三位,创下历年最好成绩,这是广西第三次获得考核优秀等次[1] - 2024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50.5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至87.4立方米[1] - 全区1.58万个取水口实现动态精准管理,取水计量设施电子建档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1] 水资源市场化配置 - 水权交易被纳入政府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全区共开展水权交易26单,交易水量达1.4亿立方米,交易金额2400万元[1] - 探索用水权质押融资新型交易模式,出台"水权贷""节水贷"等省级财政贴息的绿色金融政策,累计实现融资授信6.34亿元[2] - 创新推动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完成珠江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交易量2.24万吨[2] 水生态保护与治理 - 对西江等41条重点河流开展生态流量监测,全区重点河流生态流量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1] - 所有需泄放生态流量的小水电站均实现在线监管[1] - 建立178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库,确保水质达标率100%[1] 绿色水经济平台建设 - 建设广西(中国—东盟)绿色水经济交易服务平台[2]
湖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座谈会
水利部网站· 2025-05-07 15:49
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 2024年湖南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39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 [1] - 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63%,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1] - 完成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慈利县),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1] 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 - 强化预防保护:严格审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加强全流程闭环监管和信用评价 [2] - 推进生态治理:重点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协同治理项目 [2] - 提升基础能力:落实空间管控,增强监测能力并推进数字化建设 [2] - 深化创新机制:探索投入循环模式,加强科技创新与示范创建 [2] 会议参与情况 - 湖南省水利厅相关部门、各市州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负责人参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