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

搜索文档
宁夏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正式签约
人民网· 2025-09-14 13:22
交易概况 - 宁夏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签约仪式在银川市举行 涉及石嘴山 灵武 同心等7个市县村集体与12家企业签约 交易7个小流域12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 [1] - 交易总金额1240万元 转化收益用于当地生态治理 村集体发展和村民分红 [1] - 交易撬动社会资本6380万元 投入当地生态和企业生产设施建设 [1] - 直接交易金额和撬动社会资本合计达7620万元 呈现数量多 范围广 种类全 金额大 机制新等特点 [1] 产品范围 - 12宗生态产品涉及5市7县区 涵盖种植 畜牧 旅游康养 休闲游憩 宜居环境等业态 [1] - 2025年选取7个市县区各1条典型小流域开展试点探索 围绕物质供给 调节服务 文化旅游3方面23个指标开展价值核算 [2] 生态成效 - 宁夏水土流失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3.9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48万平方公里 减幅62.6% [1] - 水土保持率达到77.72% 实现由黄转绿的历史性蜕变 [1]
宁夏:12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变现”1240万元
新华网· 2025-09-13 18:10
新华社银川9月13日电(记者任玮)一场特殊的交易签约仪式日前在宁夏水利厅举行:石嘴山、灵武、 同心等7个市、县(区)的村集体与12家企业签约,交易涉及7个小流域的12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 总金额1240万元。这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收益将主要用于当地生态治理、村集体发展和村民分 红。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2025年,宁夏选取7个市、县(区)各1条典型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探索,围绕 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旅游3方面23个指标,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数据复核、成果完 善等工作。此举旨在破解"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 下一步,宁夏将系统谋划部署,整沟、整村、整乡一体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农业产能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等深度融合,持续增强生态产 品供给能力和价值转化效能。 这是继去年9月12日宁夏完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第一单后,继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转化路径的一项重大创新成果。 参与本次交易的12宗生态产品,涵盖种植、畜牧、旅游康养、休闲游憩、宜居环境等业态,直接交易金 ...
宁夏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突破 12笔交易落地金额达1240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06:08
中新网银川9月12日电 (记者于晶)9月12日,宁夏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签约仪式在银川市举 行。石嘴山市、同心县等7个市(县)的村集体与12家企业达成合作,涉及7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 变现1240万元,并撬动6380万元社会资本。 这是自去年9月宁夏完成首笔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后,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 路径上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 本次交易呈现出数量多、范围广、种类全、金额大、机制新的特点。交易涵盖种植、畜牧、旅游康养、 宜居环境等多业态,充分体现生态产品的多元价值。 宁夏水土保持监测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交易既是破解生态保护变现难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水土 保持从"治理模式"向"经营模式"转变的创新实践。 今年以来,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指导支持下,宁夏水利厅选取7个市(县)的典型小流域,率先启 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围绕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旅游3大类23个指标,以 及"确权、评估、定价、交易、分配"等关键环节,统一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作为此次交易的受让方之一,同心县兴荣生态农业文旅有限公司购得了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村红柳沟 小流域600亩红梅杏 ...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超28万平方公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14:45
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 "十四五"以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2] - 2024年底全国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2.83%[10] 黄河流域治理进展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从2020年23.42万平方公里降至2024年21.88万平方公里[4] - 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万平方公里[4] - 新增淤地坝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87亿吨[4] 南水北调水源区治理 - 丹江口库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6平方公里[6] - 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地表水Ⅱ类及以上[8] - 十年累计向北方输水超730亿立方米[8] 东北黑土区治理 - 治理侵蚀沟3.3万条[8] -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19条[8]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地方开展小流域生态产品转化交易60余单[8] - 交易金额近30亿元[8]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28万平方公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08:26
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 "十四五"以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1] - 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2.83%[2] - 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2] 黄河流域治理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从2020年23.42万平方公里降至2024年21.88万平方公里[1] - 三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9万平方公里[1] - 新增淤地坝拦截入黄泥沙能力6.87亿吨[1] 丹江口库区治理 - 截至2024年底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06平方公里[1] - 形成"自然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缓冲"小流域治理技术路线[1] - 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地表水Ⅱ类及以上[1] - 十年累计向北方送水超730亿立方米[1] 东北黑土区治理 - 截至2024年底治理侵蚀沟3.3万条[2] -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19条[2] - 开展侵蚀沟治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2] 生态产品转化 - 地方开展小流域生态产品转化交易60余单[2] - 交易金额近30亿元[2]
全国首单生态产品交易与WOD融资项目落地广西
广西日报· 2025-08-18 09:59
核心观点 - 全国首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与首笔WOD模式融资贷款授信落地广西 标志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广西方案" [1][2][3] 生态产品交易 - 平陆运河(灵山县段)SP02堆存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10年承包经营权交易成交金额达184.784万元 由灵山县荔志投资有限公司承包 灵山县旧州镇政府与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作为出让方代表 [1] - 交易收益由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与长基村/古天村村委共同享有 主要用于水土流失治理 功能提升及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和村民创收 创新实现"弃渣"资源化利用 [1] WOD模式融资 - 灵川县黄沙河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全流域保护开发WOD项目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5.5亿元绿色贷款授信 为全国首单WOD模式融资项目 [2] - 项目以水安全保障导向发展模式构建"水利+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链 形成"保护—转化—反哺"良性循环 破解传统水利项目融资难题 [2] 政策支持与成效 - 广西水土保持率达84.69% 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连续7年双下降 水利部充分肯定广西在弃渣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多元化投入方面的改革创新 [2][3] - 广西水利系统将加快构建多方协同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 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3]
我省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1540万元
大众日报· 2025-08-13 08:56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展 - 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碳汇、文旅、土地增值、特色农业等转化路径,优化绿色金融支持,淄博、潍坊、青岛、泰安、菏泽等市先后完成8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交易金额1540万元 [1] - "十四五"以来,强化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成10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14平方公里 [1] - 水土保持率由84 97%提升至86 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 72个百分点 [1] 未来治理规划与目标 - 目前尚有2万余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待治理,人为扰动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 - 将持续加强人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实施小流域提质增效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等 [2] - 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建立"资源-资产-资金"的闭环运行机制,形成"资源转资产、资产换资金、资金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2] - 目标到2025年和2030年水土保持率分别达到86 77%、89 42% [2]
中央督察组点名榆林市:12个县(市、区)中的11个至今未印发实施水土保持规划,导致“十四五”水土保持工作无规可循
新京报· 2025-06-16 10:48
生态环境问题通报 - 陕西省榆林市水土流失治理存在显著差距 多沙粗沙区面积占黄河流域32% 水土流失面积占市域面积86% 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 [1] -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发现榆林市水土保持违法问题突出 淤地坝建设管护存在明显短板 老旧淤地坝除险加固任务重且建设滞后 [1] 水土保持规划执行问题 - 榆林市12个县(市、区)中11个未印发实施水土保持规划 "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缺乏规划依据 [2] - "十四五"期间榆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仅2022年和2025年对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进行部署 其余3年仅做原则性安排 未分解细化省级规划目标 [2] - 截至2024年底 定边县和绥德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仅完成省级"十四五"目标的54%和68% [2] 淤地坝建设与管护问题 - 截至2024年 榆林市淤地坝建设 拦沙坝建设和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分别仅完成"十四五"目标的42% 54%和63% [4] - 787座老旧淤地坝提升改造任务中56.5%未开工 [4] - 绥德县西贺家石高粱咀淤地坝库容被29万立方米清淤弃渣占满 功能丧失 [6] - 榆阳区羊路沟淤地坝因管护不到位 外坡损毁 坝肩水蚀形成冲沟 溢洪道淤积 [6] 企业违法行为 - 清涧县鸿鑫建材公司未建设1140米护坡排水渠 未按要求种植树木 擅自在厂区外倾倒未拦挡苫盖的弃土 [6] - 该企业2025年3月在李家川河道倾倒弃土 督察进驻后再次倾倒近2万立方米 [6][8] - 绥德县环境卫生所违规向申家湾正沟淤地坝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导致6.1万立方米库容淤满 功能丧失 [9] - 该所未经审批在坝下建设1.2万立方米垃圾渗滤液贮存池 违规贮存高浓度渗滤液约1000立方米 [9] 督察结论 - 督察组指出榆林市及有关部门对水土保持重要性认识不足 治理主动性缺乏 存在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履职不力问题 [9] - 部分企业水土保持主体责任未落实 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多发 [9]
四川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 去年综合治理面积5257平方公里
四川日报· 2025-06-02 09:21
水土保持现状与成果 - 2024年四川省水土保持率达79 34% 较2023年持续提升 [1][2] - 2024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261 65平方公里 综合治理面积达5257 62平方公里 [1] -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面积1615 96平方公里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5条 [1]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进展 - 已初步确定在8个县(市 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工作 2024年将推进更多交易达成 [1][2] -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水土保持率达79%以上 2035年目标为83%以上 [2] 未来挑战与防治任务 - 尽管2024年水土保持率已达79 34% 但剩余治理区域多为"硬骨头" 防治任务仍繁重 [2] - 水土流失治理需持续开展 否则成果可能逆转 全省水土流失面广量大的现状未根本改变 [2]
12.1亿元!江苏完成全国单笔金额最大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交易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4:16
交易概况 - 连云港市赣榆区完成全国单笔金额最大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交易,25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经营权以12.1亿元成交,创下"全国单笔最大、淮河流域江苏首单"纪录 [1] - 赣榆区水利局向赣榆农发海洋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让81座水库水体及周边生态廊道30年经营权 [1] - 交易资金将按年度拨付至赣榆区水利局,用于水土保持及水利工程设施的运维和监督管理,形成"治理—转化—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 [1] 交易细节 - 受让方计划对相关水库进行生态化现代化改造,打造"生态渔业+生态文旅"二次开发模式,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 [1] - 交易确保经济效益持续反哺水利和水土保持事业,实现增效益和稳生态的统一 [1]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背景 -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指通过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的供给与服务 [2] - 赣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81座大中小型水库及成熟水网水系,持续投入水土保持工程,2014年以来在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清洁小流域投入9418.43万元 [2] - 已形成80个水土保持小流域格局,建立"水源涵养+红色文旅+生态宜居+现代农业"治理机制 [2] 政策与实践意义 - 交易是落实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具体实践 [3] -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库运营管理,提升生态环境服务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3] - 交易为全国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连云港案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