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权交易

搜索文档
【汉中】首单水权交易协议签订
陕西日报· 2025-08-27 07:51
核心交易事件 - 陕西汉江药业集团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汉中市首单水权交易 交易量为4万立方米 [1] - 交易水量来自企业节水改造产生的结余水量 并非新增水资源 [1] - 交易解决了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用水额度不足的问题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1] 交易机制特点 - 水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使用权在地区间 行业间 用水户间流转 [1] - 交易遵循"严控增量 盘活存量"的水资源管理目标 [2] - 节水方通过出让结余水量获得收益 缺水方获得用水保障 [1] 行业影响 - 为区域水资源市场化配置探索重要实践路径 [1] - 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2] - 引导更多用水主体开展节水改造 提升用水效率 [2] - 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惜水氛围 助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
科技创新:“两山”转化的“催化剂”
科技日报· 2025-08-15 09:06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成果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1] - 社会各界保护生态环境和践行绿色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 [1] - 科技创新在"两山"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催化作用 [1] 绿色技术应用案例 - 智能灌溉系统实现农田节水同时丰产增收 [1] - 光伏治沙技术在荒漠上形成"阳光银行" [1] - 污染河道改造为景观水系带动沿岸产业升级 [1]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 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大幅提升清洁电力供给 [1] - 催生完整且具国际竞争力的光伏全产业链 [1] - 可再生能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生态价值市场化机制 - 技术使生态价值可量度、可交易、可变现 成为市场化商品 [2] - 全国碳市场运行4年累计成交额超470亿元 [2] - 遥感、物联网技术实现生态价值数据量化 区块链技术解决数据可信度问题 [2] 绿色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阶段 [2] - 能源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任务紧迫 [2] - 绿色技术创新仍存在制约瓶颈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2] - 培育更多绿色技术新业态 [2] - 推动经济活动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 [2]
东营市创建特色“水源置换、价水分离”水权交易新模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8-09 10:39
水权市场化交易创新举措 - 东营市首创"水源置换+价水分离"新机制 通过黄河水使用权出让方设定合理收益并使用长江水 受让方支付长江水价格并使用黄河水 解决引黄指标短缺问题 [3] - 成功推动广饶县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全国首笔500万方长江水与黄河水的水量交易 获得中国水权交易所鉴证书 成为省内首例通过水源置换实现的区域水权交易案例 [3] 水权交易监管体系 - 出台《东营市水权交易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等系列文件 明确交易原则、类型、程序、监管等关键环节 [4] -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允许远期意向与近期协议结合 及时变更取水许可和水量调度计划 [4] - 形成交易前严格论证 交易中规范审核 交易后跟进履行的闭环监管模式 [4] 交易成效与推广 - 连续三年与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累计交易1.99亿方 为东营市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成功"摘帽"提供水资源保障 [4] - 该模式被水利部《水利改革动态》刊发 入选水利部《用水权改革典型案例汇编》 [4] - 在全省率先提出长江水与黄河水省内水权交易思路 获省政府批准 [4]
广西获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考”第三名
广西日报· 2025-07-23 10:04
水资源管理成效 - 广西在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排名全国第三位,创下历年最好成绩,这是广西第三次获得考核优秀等次[1] - 2024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50.5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至87.4立方米[1] - 全区1.58万个取水口实现动态精准管理,取水计量设施电子建档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1] 水资源市场化配置 - 水权交易被纳入政府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全区共开展水权交易26单,交易水量达1.4亿立方米,交易金额2400万元[1] - 探索用水权质押融资新型交易模式,出台"水权贷""节水贷"等省级财政贴息的绿色金融政策,累计实现融资授信6.34亿元[2] - 创新推动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完成珠江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交易量2.24万吨[2] 水生态保护与治理 - 对西江等41条重点河流开展生态流量监测,全区重点河流生态流量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1] - 所有需泄放生态流量的小水电站均实现在线监管[1] - 建立178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库,确保水质达标率100%[1] 绿色水经济平台建设 - 建设广西(中国—东盟)绿色水经济交易服务平台[2]
阿拉善高新区建“水银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4:57
水资源管理创新 - 阿拉善高新区构建"水银行"体系 将政府预留水指标 企业富余水指标和企业预算管理水量纳入统一管理和交易 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1] - "水银行"初始账户水权总量达459万方 其中政府预留账户32万方 收储企业水权账户27万方 活期结余账户400万方 应急抗旱生态补水指标纳入预算外账户管理 [1] - 2024年起开展闲置指标摸底工作 与园区内18家企业达成收储意向 形成服务园区重点项目建设 保障企业紧急新增用水需求的关键资源 [1] 水权交易机制 - 严格依据《阿拉善盟水权收储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用水权确权 收储 交易全流程 依托自治区 盟级水权交易平台开展交易 [1] - 2024年已开展水权短期交易116.8万方 8家企业通过交易获得水资源支持 促进水资源合理流动 [1] - 确定黄河地表水交易价格为1.8元/立方米 参考历次水权转让价格并结合企业协商 保障交易公平 [2] 未来发展计划 - 计划将再生水 苦咸水 雨洪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银行"管理 扩充总资产规模 推动水权从商品属性向金融属性转变 [2] - 研发"水银行"管理APP 实现账户可视化 公开化管理 以科技赋能水资源高效管理 [2] -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水银行"有效解决企业水指标紧缺问题 服务企业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