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三包规定
icon
搜索文档
购车风波,专家来支招
搜狐网· 2025-08-06 17:58
以上典型案例让我们了解到了购车纠纷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关键点,而今天做客节目的当事人代表,也同 样因为一份汽车买卖合同陷入了数年的诉讼。那么这场纠纷背后,质量争议与合同真相究竟如何?一起 走进本期《购车风波》。 近年来,关于购车消费者与汽车销售方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消费者如何在这类事件中维护自身合法权 益成为大众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期节目一开场,主持人带领观众聚焦了两个购车领域的典型案例,法 学教授张荆、法律评论员陈俊丽作出了相关解读。 第一起案例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原告为江苏的邓女士,被告为上海某品牌销售店,经过了一审 二审,最终判定撤销双方的买卖合同,返还购车人的购车款并且赔付购车人损失75万元,本案是被认定 被告未履行告知义务,隐瞒车辆被维修事实,侵犯了购车人的合法权益,构成欺诈消费者并因承担相应 的民事责任的案件。针对本案案情,法学教授张荆表示:本案汽车销售方主要违反了《合同法》《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汽车销售方在销售之前做出的维修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新车在销售之前 的正常维护。销售方故意隐瞒这一事实与消费者达成交易,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法院根据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民法通则 ...
小鹏P7+被指设计缺陷:多车遇转向失灵,车主控诉“打胶”维修! | 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科技· 2025-07-09 08:22
小鹏P7+转向缺陷风波 - 小鹏P7+上市8个月后,首批车主集中反馈转向机接口防水设计缺陷导致转向失灵,涉及高速行驶安全隐患[2] - 车主组建超400人维权群,要求召回缺陷转向机并更换新款,目前公司未正式回应[12] - 售后处理方式为对故障车辆转向机打结构胶密封,但该材料非专业线束防水胶,存在性能短板[4][6] 事件具体案例 - 有车主在未被告知情况下被售后打胶,次日高架行驶时仍出现转向锁死故障[6][8] - 另一车主8000公里内两次转向失灵,首次检修称因未封胶导致水汽入侵,第二次被承认是转向助力泵机械问题[9] - 部分车主发现维修记录在App中被标记为"已取消",质疑公司处理透明度[11] 法律与售后应对 - 根据汽车三包规定,购车60日内或3000公里内出现转向失效可退换货,同一故障修理超5次可换车[13] - 销售中心承认存在转向问题,建议车主在质保期内免费检修,但车主认为未故障车辆仍存隐患[12][13] - 专家指出多数首批车主已超退换期限,需依据维修次数主张权利,召回需企业主动推动但难度较大[14] 公司经营背景 - 小鹏2024年Q1交付9.4万辆同比增330.8%,主要依赖P7+等爆款车型[15] - 同期总收入158.1亿元同比增141.5%,净亏损6.6亿元同比收窄51.5%,CEO目标Q4实现盈利[15] - P7+起售价18.68万元低于预售价2万余元,上市初期订单挤崩服务器[3]
新能源车屏幕坏了修不好 能退车吗?(新闻看法)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16
案件背景 - 原告A公司于2022年9月19日从被告B汽车服务公司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 提车后发现多媒体及副驾驶屏幕黑屏 并于2022年10月至12月三次送修未解决 [1] - B公司提出更换多媒体系统主机方案 但A公司拒绝 双方协商退换车未果 A公司于2023年4月20日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索赔 [1] - B公司辩称黑屏问题不构成汽车三包规定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 不同意退车 [1] 法院判决依据 - 鉴定机构认定驾驶中屏幕黑屏重启会严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尤其在陌生路段导航依赖场景下 [2] - 法院认为黑屏故障在人员密集区或高速公路可能危及驾驶安全 且故障持续时间长 多次维修未修复 [2] - 新能源车智慧屏对使用人具有不可替代性 故障直接影响导航等核心功能 导致使用人慌乱 [2] 判决结果 - 松江法院2024年8月一审判决支持原告解除合同 返还购车款 并酌情处理车贷及损失赔偿 [2] -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确认新能源车屏幕故障符合解除合同条件 [2] 行业启示 - 新能源车技术密集特性使消费者难以自主判断质量问题类型及程度 需通过司法鉴定维权 [3] - 车企售后应积极处理维修需求 若多次修复无效应按三包规定退换 避免纠纷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