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者权益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中新网评:破解低价游“杀熟”乱象需筑牢责任链条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0:04
行业乱象 - 保险公司以"客户回馈游"名义组织低价出境游,实则与旅行社合谋设置消费陷阱,包括强制购物、虚高标价等手段[1] - 购物点标价万元的乳胶床垫收款方实为国内个体商户,珠宝馆关闭大门强制游客消费[1] - 导游以"不买可能上不了飞机"等理由胁迫消费,保险公司随行领队对投诉置之不理甚至支持导游[1] 利益链条 - 保险公司业务员借旅游挖掘保险需求拓展新客户,旅行社通过购物回扣获利,形成隐秘利益共同体[1] - 旅游合同显示组团社为"深圳市中海国际旅行社",但该社声称合同系伪造冒名[1] - 业务员以公司名义组织活动,事发后推诿称"与公司无关",分公司客服也推卸责任[2] 监管治理 - 多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对强迫购物问题开展全链条治理[2] - 需建立旅行社资质动态审查机制,限制其频繁更换经营主体逃避监管的行为[2] - 应压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禁止违法贩卖客户资源给第三方[2] 行业影响 - 保险公司从"风险守护者"异变为"陷阱设计者",严重透支企业信誉和行业信用[2] - 旅游主体复杂、监管对象隐蔽、游客贪图低价等因素共同导致维权困局[2] - 监管需从源头斩断利益合谋链条,而非仅处罚个别违规行为[2]
话费新规来了!三大运营商最新表态→
搜狐财经· 2025-07-24 12:28
行业动态 - 三大运营商针对电信用户消费痛点推出实质性举措 包括透明消费和套餐精简等方面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启动"明白办、放心用"行动 聚焦套餐复杂 不知情订制 不明扣费等焦点问题 [8] - 截至2025年5月末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7亿户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82亿户 [8] 中国移动 - 推出十项服务承诺 包括变更套餐48小时内办结 [3] - 提供多渠道反馈机制 包括中国移动App服务监督专区 10080热线 服务监督小程序 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3] 中国电信 - 推出九项规范措施 强调征得用户同意后方可开通电信业务 [4] - 全面规范业务退订流程 未经公示的套餐产品严禁销售 [4] - 无合约约定变更条件的套餐变更48小时内办结 [5] - 用户可自主屏蔽境外号码来电和短信 [5] 套餐优化 - 运营商将大幅精简资费套餐 [6]
三大运营商集体表态 期待兑现承诺解决用户痛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00:21
运营商服务承诺 - 中国移动推出"十项服务承诺" 包括无合约套餐变更48小时内办结 用户可自主屏蔽境外来电短信 [1] - 中国电信实施"九项规范措施" 强调业务开通需用户同意 全面规范退订流程 禁止销售未公示套餐 [1] - 中国联通将大幅精简资费套餐种类 确保资费公示清晰 业务协议关键条款突出显示 [1] 行业现存问题 - 运营商存在变更套餐难 业务退订难 骚扰防范难等问题 用户常遭遇隐性扣费 虚假宣传等乱象 [1][2] - 2023年"3·15"晚会曝光通信行业电话营销乱象 包括诱导升级套餐 隐性扣费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2] -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 电信服务投诉达3.9万件 在服务大类投诉中排名第五 [2] 政策监管与市场影响 - 工信部2023年4月启动"明白办 放心用"行动 聚焦套餐复杂 不知情订购等焦点问题 [3] - 运营商承诺落实将有助于规范企业经营 建立在合法合规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3] - 公众有权监督运营商承诺执行情况 兑现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市场声誉和消费者信任度 [3]
话费规则巨变!三大运营商集体“改套餐”,将精简资费!
新浪财经· 2025-07-23 17:51
运营商服务改革 - 三大运营商集体承诺简化套餐并提升透明度,中国移动推出十项服务承诺,中国电信推出九项规范措施,中国联通宣布大幅精简资费套餐[2] - 中国移动《十项服务承诺》具体包括业务订购需客户确认、流量超套主动提醒、套餐变更48小时内办结等条款[5] - 中国联通已下架59元、129元等高流量套餐,但部分营业厅表示尚未收到正式通知[7] 市场现状与用户反馈 - 截至5月末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总数达18.07亿户,宽带用户6.82亿户[9]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分别收到48637/27881/11727条套餐相关投诉[9][10] - 典型投诉包括老年人因操作不熟悉导致年上网费超3000元、用户不知情背上分期贷款等[11] 行业专家观点 - 通信专家指出复杂套餐设计长期影响用户体验,此次整改是政府推动下的集中表态[11] - 行业整改重点在于简化套餐结构、提升服务透明度,但完全解决问题仍需时间[11] - 消费者协会强调经营者应主动落实主体责任,构建安全消费环境[11] 政策落地进展 - 北京昌平地区中国移动已开始执行新政策并组织培训,而联通电信门店尚未全面接获通知[2][7] - 中国电信营业厅表示九项规范措施可能尚未完成内部下发流程[9]
五位一体筑防线,维信金科(豆豆钱母公司)消保工作全景透视
搜狐网· 2025-07-23 17:25
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 - 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正经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治理的范式转变 [1] - 维信金科通过"科技硬实力+服务软实力"双轮驱动构建覆盖业务全链条的消保生态体系 [1] 制度建设 - 公司构建"4+12"消保制度管理体系并优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制度》《投诉管理制度》提升适应性和有效性 [3] 业务融合 - 产品体验优化方面通过详细展示担保费、设置首次借款犹豫期维护消费者权益 [5] - 客户管理规范化方面建立行为规范并组建专项团队实现全年妥善解决率近90% [6] 技术赋能 - 信息安全执行小组从合规管理、技术防护等四方面开展工作实现全年无数据泄露 [8] - 获得PIA一星级标识、DSMC证书及"2024年云基础设施软件优秀案例奖"等行业认证 [8] AI应用 - 智能语音导航覆盖8大场景57个问题解答实现92%识别准确率,IVR覆盖率提升14%,24小时解决率提升25% [9] - 服务进度查询功能支持APP/短信自助查询提升服务透明度 [9] 知识普及 - 举办4场线上线下活动触达600人次,发布近200篇反诈科普文章 [11] - 制作系列宣传视频并在豆豆钱平台开设消保课堂实现年度参与量9万人、点击量12.3万次 [11] 社会责任 - 特殊时期建立应急服务机制包括专属通道、费免/费缓政策等人性化关怀 [13] - 公司认为消保创新需制度建设"筋骨"、技术"铠甲"与服务"血脉"三者融合 [13]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集体表态!
第一财经· 2025-07-23 09:21
运营商服务承诺 - 中国移动推出十项服务承诺,包括业务订购需客户明确同意并发送告知短信[2] - 中国移动承诺无合约套餐变更48小时内办结[3] - 中国移动提供7×24小时多渠道服务监督反馈机制[4] 电信业务规范 - 中国电信推出九项规范措施,强调业务开通需征得用户同意[5] - 中国电信全面规范业务退订流程,禁止销售未经公示套餐[5] - 中国联通将大幅精简资费套餐种类,确保资费公示清晰明确[6] 行业监管背景 - 工信部4月启动"明白办、放心用"行动,聚焦套餐复杂等痛点问题[7] - 截至5月末,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广电移动用户达18.07亿户[7]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82亿户[7] 消费者权益保护 - 中消协强调经营者需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6] - 行业需主动预防化解消费纠纷,提升服务质量[6]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集体表态
财联社· 2025-07-23 08:41
行业动态 - 三大运营商承诺在透明消费、套餐精简等方面采取实质性举措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启动电信业务"明白办、放心用"行动 聚焦套餐复杂、不知情订制、不明扣费等问题 [10] - 截至5月末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7亿户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82亿户 [10] 中国移动举措 - 推出十项服务承诺 包括业务订购需客户明确同意并发送告知短信 [3] - 无合约套餐变更48小时内办结 用户可自主屏蔽境外号码来电和短信 [3] - 未解决的服务诉求可通过App监督专区、10080热线等渠道7×24小时反馈 [5] 中国电信举措 - 推出九项规范措施 强调业务开通需用户同意 消费过程透明化 [6] - 全面规范业务退订流程 未经公示套餐严禁销售 [6] 中国联通举措 - 大幅精简资费套餐种类和数量 确保资费公示分类清晰 [8] - 业务协议关键条款突出显示 便于用户识别重要信息 [8] 消费者权益保护 - 行业需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 提升商品服务质量 [10] - 需主动预防化解消费纠纷 构筑更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10]
李佳琦直播间:以合规之力护航消费,引领行业规范发展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54
"ONE 得稳" 叠瓶子游戏考验着大家的耐心与技巧,寓意着在李佳琦直播间的工作中,只有稳稳守住合 规底线,才能让直播事业行稳致远。"ONE 得懂" 看图猜合规词语环节,大家通过生动的图片联想合规 术语,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 "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 等概念的认知。"ONE 得防" 环节里,李 佳琦直播间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消防知识,亲手操作灭火器和火灾报警器,将安全合规的理念延伸到工 作的方方面面。"ONE 得准" 投沙包学合规知识,让大家在瞄准目标的过程中,牢记合规要点,明白在 李佳琦直播间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准合规。 此次美 ONE 合规月以 "合规游园会" 的创新形式,让合规学习变得趣味十足。7 月 16 日,线下 "合规芝 士" 品鉴游园会热闹开场,李佳琦直播间的工作人员踊跃参与各项活动。在 "ONE 得转" 合规知识闯关 转盘前,大家认真思考每一道题,这些题目涵盖了直播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合规问题,与李佳琦直播间的 日常运营紧密相关。 在直播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李佳琦直播间始终坚守 "为所有女生服务" 的初衷,将合规经营深 植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7 月 14 日,美 ONE 合规月再度启幕,这 ...
电信运营商积极落实“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14:44
公司服务升级举措 - 公司发布"三个一"服务举措,包括一套客户服务承诺、一个服务监督平台、一个大服务体系,旨在提升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1] - 公司董事长强调服务超10亿个人客户、2.8亿家庭客户、3400多万市场主体,责任重大[2] - 公司推出十项具体服务承诺,如"透明消费,明白办理""主动提醒,放心使用""套餐变更,限时办结"等[3] - 公司开通集团公司直管服务监督平台,客户可通过中国移动APP专区、10080热线、小程序等渠道反馈问题[3] - 公司构建大服务体系,深化"三全服务"理念,提供网络、产品、触点等一体化服务供给[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提升网络、触点、产品"三大质量",增强线上化、智能化、精准化服务能力[2] - 公司实施"两个新型"升级、BASIC6科创、AI+行动"三大计划",推动数智技术赋能各行业[2] - 公司将客户服务打造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民生工程,需要经营者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1] - 行业需要主动预防和化解消费纠纷,构建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的消费环境[1]
“预付消费”如何防风险?旅拍事件背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须健全
齐鲁晚报· 2025-07-22 11:21
旅拍行业预付消费风险 - 浙江杭州某知名网红旅拍机构跑路 涉及200多名消费者 金额超百万元 [1] - 预付模式在旅拍行业盛行 商家以套餐优惠诱导消费者支付数千至上万元 资金链断裂导致钱货两空 [1] - 纠纷常因合同模糊 证据不足 维权成本高 陷入投诉无门困境 [1] 预付消费成为风险灾区的原因 - 旅拍服务链条长 资金沉淀久 从预付到实际服务间隔数月 商家有充足时间挪用资金 [2] - 信息高度不对称 消费者难以知晓商家真实经营状况 如资金运作方式及未披露投诉 [2] - 行业准入门槛低 仅需租工作室和购买相机 无需严格资质审核 跑路成本低收益高 [2] 破解预付消费困局的措施 - 企业信用大数据工具如企查查可破解信息不对称 提供工商信息 经营异常 司法涉诉等关键数据 [3] - 监管部门可通过信用数据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监测投诉量激增 关联企业异常 资金流水异常等信号 [3] - 强制实行资金托管 预付费用由银行或第三方托管 按服务进度分批划转 杜绝资金池模式 [4] - 完善合同示范文本 明确服务内容 违约条款 退费规则 避免霸王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 [4] 技术工具与制度结合的重要性 - 企查查等工具可成为消费者避坑指南 监管部门预警雷达 追踪预付资金 约束合同条款 [4] - 信用监管与技术赋能结合 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使旅拍成为安心消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