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创新

搜索文档
在江淮大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出加速度
科技日报· 2025-07-07 07:30
行业概况 - 安徽省1-5月汽车产量123 57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量61 33万辆 均居全国第一 [2] - 已形成覆盖整车制造"三电""三智"、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 [2] - 长三角一体化布局显著 蔚来80%-90%供应链及50%以上客户源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换电站布局超1000座 [3][4] 技术创新 - 蔚来新桥二工厂实现98秒完成整车车门安装 80%制造场景由AI智能决策 [1] - 江汽集团尊界S800采用分区声场控制技术 探索语言/手势控制的"音随心控"方案 [2] - 安徽胜华波研发无刷电机雨刮器 满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静音需求 即将量产交付 [3] 企业动态 - 江汽集团与华为深度合作 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6500台 突破百万元级豪车市场 [3] - 合作涵盖数字孪生工厂(iDME技术)、研发、供应链、制造及销售服务全环节 [3] - 蔚来、江汽、奇瑞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加速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 [1][2] 产品升级 - 尊界S800配备影院级音效系统 支持乘客个性化声场调节 [2] - 智能汽车技术从"音随手控"向"音随声控""音随心控"迭代 [2]
无序“价格战”没有赢家 多管齐下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0 06:42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工信部明确反对无序"价格战",认为其没有赢家且将加大整治力度[1] - 2024年前4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增长12.9%和10.8%,首次同期突破1000万辆[2] - 同期行业收入32552亿元(同比+7%),利润1326亿元(同比-5.1%),利润率降至4.1%,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 - 无序价格战导致零部件供应商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可能降低质量要求[3]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4年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1.6%),增速显著低于过去10年平均6%水平[4] 竞争格局分析 - 中国市场集中度偏低:前三车企份额36.2%,前五53.1%,显著低于美国(前三44.2%)、欧洲(前三54.2%)和日本(前三70.1%)[4] - 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低水平重复降价,企业过度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创新投入[3][5] - 创新动力不足源于研发投入高风险(资金/时间成本高)和产业化周期不确定性的双重制约[5][6] 政策与行业倡议 - 中汽协提出4条倡议: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优势企业不挤压生存空间、禁止低于成本倾销、企业自查整改[7] - 工信部将加强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一致性抽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7] - 建议建立理性竞争机制、强化政府底线管控、完善行业协同平台[8] 专家观点 - 无序价格战影响售后服务体系,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产业链安全[3] - 行业需平衡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7] - 反内卷需法律处罚与综合治理措施双管齐下[8]
汽车产业共探破局之道 告别内卷激发创新动能丨全国两会热点前瞻
证券时报· 2025-03-01 08:35
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 万辆,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同时,在5G、大数据、AI技术的加持下,我国具备高阶智驾功能的新车 渗透率持续提升,有望在2025年突破65%。 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价格战加剧、同质化竞争等隐忧也不容忽视。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汽车 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超200款新车型卷入降价潮,单车平均降价幅度达9.2%。 伴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的临近,"如何破解汽车产业内卷,激发创新动能"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不少代表委 员、专家学者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汽车产业格局转换的关键时期,在中国汽车品牌推进全 球化发展的重要时刻,探寻"反内卷"的破局之道,主动挖掘新的增长空间,是汽车产业的"必答题"。 政策工具箱再升级 付于武向记者表示,从前段时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也可以看出,国家在鼓励创新项目,相信后续会有 更多政策朝着鼓励汽车企业及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的方向发展。 2024年,在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下,国内汽车消费 火热复苏,汽车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