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创新
搜索文档
经历“十四五”取得自信 期待“十五五”更加惊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24 15:03
主持人: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副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 对话嘉宾: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 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德载厚资本董事长·董 扬 航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杨 洪 (排名不分先后) 近日,在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 "展望'十五五' 巩固车优势"现场,一场聚焦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圆桌讨论引发广泛关注。在中国能源汽 车传播集团董事、副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主持下,行业大咖、政府代表等展开深度对话,从"十四五"的辉煌成就到"十五五"的发展蓝图,从 产业优势到集群布局,嘉宾们畅所欲言,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走过"十四五" 中国汽车取得自信 桂俊松:"十四五"这5年对于中国汽车来说是非同寻常的5年。中汽协许海东称它是"爆发性发展"的5年,刚才赵福全院长在演讲中称这5年是中国汽 车"历史巨变的拐点"。在中国汽车迎来巨变、质变的这一关键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诸多成就和优势。那么请问,您认为这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或优势是 广州市南沙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冷瑞华 广汽集团平台技术院智能驾驶专业总师·朱 冰 什么? 董扬:"十四五"最核心的成就在 ...
“十五五”中国汽车迎关键窗口期——记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24 14:55
"十五五"中国汽车迎关键窗口期 ——记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 南国风光别有天,冬来依旧绿无边。承前启后开新局,继往开来谱华章。 在全党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11月18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展望'十五五' 巩 固车优势"(以下简称"平行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代表,行业团体及整车、供应 链相关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回顾与总结"十四五"中国汽车产业跃迁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纵论与展望"十五五"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巩固、强 化"车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质量"车动能"。 "十五五"关键窗口期 把握"新汽车"机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 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统筹发展与安全等目标。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中国汽车产业是助力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 平行论坛现场,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在致 ...
“工业1小时”闪耀山城,浓缩创新之力驱动汽车产业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3 10:03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于10月22-24日在重庆举行,展会规模空前,学术引领性更强[1] - 首次设立独立的“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品牌,并同期举办“工业1小时”创新发布系列活动[1] 参展企业与规模 - AITX独立展区面积达2.5万平方米,汇聚超过200家产业链头部企业[3] - 参展商覆盖整车巨头如东风、长安、比亚迪、吉利、赛力斯、小米、长城、广汽,以及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新能源与测试检测领域的关键企业如宁德时代、博世、麦格纳、AMD、地平线[3] 创新发布活动 - “工业一小时”活动为领军企业提供全球首发、战略签约或深度技术解读的平台[5] - 楚航科技以“全域感控,高端雷达新定义”为主题,全球首发4D卫星架构雷达新产品,并与圭步微电子等伙伴合作[5] - 中汽创智发布基于天地融合的“人-车-路-云-星”全维信息技术平台联合创新体,联合东风公司、长安汽车、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及头部低轨卫星运营商[7] - 合肥一通展示了针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革新,为更复杂的软件定义汽车功能提供基础支撑[9] 行业影响与评价 - 行业人士评价中国汽车产业每年都有质的跃升,今年在技术迭代性、产品丰富度及整车发展水平均达到新阶段,中国正逐步走向汽车强国[11] - 展会平台以整车为起点,促进不同维度、产品、技术的企业充分交流,对未来产业发展和生态构建提供了有利支持[11] - “工业一小时”活动将瞬间的精彩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活力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速度迸发[13]
2025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圆满收官,吉林大学夺冠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4 09:31
赛事概况与结果 - 2025年10月8日至12日,2025"吉利杯"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在郑州汽检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举办,由郑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 [1] - 吉林大学以总成绩927.61分夺冠,实现六连冠,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和厦门理工学院分获亚军和季军 [1] - 本届大赛共有70支车队报名,最终59支车队到场参赛,其中包括5支海外车队,为海外车队到场最多的一届 [5] 赛事内容与特色 - 赛事包含动态和静态项目,动态项目有直线加速、8字绕环、高速避障、耐久测试、效率测试等,静态项目包括设计答辩、成本答辩和商业报告 [3][7] - 开着自己制造的赛车参赛是大学生方程式赛事的独有特色 [3] -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始于2010年,已连续举办十六届,发展出燃油方程式、电动方程式和无人驾驶方程式三项赛事 [7] 行业影响与意义 - 大赛为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是促进学术交流、发掘培养输送人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 [1][8] - 累计至今,大学生已独立制造赛车2000余辆,并在造车过程中撰写技术论文上万篇 [7] - 赛事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不畏困难、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5]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中国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策源地
财经网· 2025-09-19 05:57
公司战略 -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公司将继续坚定推进对华合作 [1] - 公司将携手中国伙伴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开拓未来 [1] 行业趋势 - 中国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1]
中德深度合作驱动宝马全球创新——访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新华网· 2025-09-18 20:08
宝马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 - 中国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公司将继续坚定推进在华合作[1] - 中国是公司今年董事长访问次数最多的国家,足以说明其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3]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竞争激烈但合作动力更强[3] 新产品与技术创新 - 新世代电动车型iX3全球首发,2026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长轴距版,按中国标准续航里程超过900公里,支持10分钟补能超过400公里[1] - 新世代车型是中国化程度最深的宝马,体现了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号[1] - 公司在智能化方面与阿里巴巴、华为、DeepeSeek、Momenta等中国科技企业携手推进座舱数字交互和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研发[3] 在华投资与研发布局 - 公司在沈阳生产基地自2010年以来已累计投入约1160亿元人民币,是德国之外规模最大的投资[4] - 公司在华建立了四大研发创新基地和三家软件公司,研发人员超过3000人,形成德国以外最庞大的研发团队[4] - 中国在公司的全球战略中已从单纯的销售市场转变为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支点[6] 供应链与产业合作 - 新世代车型的完成离不开中国供应商的通力支持,是德中产业深度合作的结晶[1] - 公司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的合作高度专业化、高效务实且以增长为导向,是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支撑[1] - 德国工程能力与中国零部件供应和创新实力相结合,将形成全新的产业组合,双方在产业链上高度互补[3] 电动化转型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交付量达31.89万辆,同比增长18.5%,中国市场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4] - 公司始终主张自由贸易与公平合作,反对欧盟对从中国出口至欧洲的电动车征收过高关税[6] - 公司希望融合全球最优秀的技术,而不是彼此隔绝,合作对未来至关重要[6]
专访丨中国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策源地——访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
新华网· 2025-09-10 18:41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中国已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战略中的研发与创新重要支点,从单纯的销售市场转变[1] - 公司将继续坚定推进对华合作,携手中国伙伴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开拓未来[1] - 中国是公司董事长齐普策今年访问次数最多的国家,凸显其重要地位[2] 产品与研发 - 宝马“新世代”电动车型iX3全球首发,将于2026年在中国推出长轴距版,是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车型[1] - “新世代”车型的完成离不开中国供应商的支持,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为公司全球研发制造注入活力[1] - 公司在华建立了四大研发创新基地和三家软件公司,研发人员超过3000人,形成德国以外最庞大的研发团队[2] 供应链与合作 - 与中国供应商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的合作高度专业化、高效务实且以增长为导向,是公司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支撑[1] - 与中国头部科技企业的合作研发使公司产品智能化水平达到行业主流水准[2] - 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覆盖全球范围,德国工程能力与中国零部件供应和创新实力结合将形成全新产业组合[2] 投资与业绩 - 自2010年以来,公司在沈阳生产基地已累计投入约1160亿元人民币,是德国之外规模最大的投资[2] - 公司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车交付量达31.89万辆,同比增长18.5%,中国市场在电动化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3] 行业展望与竞争格局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竞争激烈,但这进一步激发中德合作动力,双方在产业链上高度互补,合作潜力巨大[2] - 未来汽车产业的成功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实现,中国是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3]
无序“价格战”没有赢家 多管齐下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0 06:42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工信部明确反对无序"价格战",认为其没有赢家且将加大整治力度[1] - 2024年前4个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增长12.9%和10.8%,首次同期突破1000万辆[2] - 同期行业收入32552亿元(同比+7%),利润1326亿元(同比-5.1%),利润率降至4.1%,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 - 无序价格战导致零部件供应商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可能降低质量要求[3]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4年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1.6%),增速显著低于过去10年平均6%水平[4] 竞争格局分析 - 中国市场集中度偏低:前三车企份额36.2%,前五53.1%,显著低于美国(前三44.2%)、欧洲(前三54.2%)和日本(前三70.1%)[4] - 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低水平重复降价,企业过度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创新投入[3][5] - 创新动力不足源于研发投入高风险(资金/时间成本高)和产业化周期不确定性的双重制约[5][6] 政策与行业倡议 - 中汽协提出4条倡议: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优势企业不挤压生存空间、禁止低于成本倾销、企业自查整改[7] - 工信部将加强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一致性抽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7] - 建议建立理性竞争机制、强化政府底线管控、完善行业协同平台[8] 专家观点 - 无序价格战影响售后服务体系,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产业链安全[3] - 行业需平衡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7] - 反内卷需法律处罚与综合治理措施双管齐下[8]
汽车产业共探破局之道 告别内卷激发创新动能丨全国两会热点前瞻
证券时报· 2025-03-01 08:35
行业表现与数据 - 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连续16年全球第一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 [1] - 具备高阶智驾功能的新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有望2025年突破65% [1]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 [1] - 超200款新车型卷入降价潮,单车平均降价幅度达9.2% [1]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6%,汽车行业仅4.3% [6] 政策支持与引导 - 2024年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免等政策促进消费复苏 [3]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汽车产业提供近年来最宽松政策环境 [3] - 预期差异化以旧换新政策将引导消费向数智化、绿色化产品倾斜 [3] - 工信部2025年将启动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探索汽车碳排放管理 [3] - 国家鼓励汽车企业及产业链创新项目,后续将有更多支持政策 [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价格战导致全产业链利润空间受挤压,4000家4S店2024年退网 [6] - 地方政府建议优化补贴政策避免过度补贴加重内卷 [7] - 专家建议通过法治化管理减缓内卷,严格执行反垄断法等法规 [7] - 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将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信用评级 [7] 全球化发展与质量提升 - 2025年是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需提升对"质"的关注 [9] - 安徽省推动优势产业抱团出海,支持龙头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9] - 广东省扩大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拓展新兴市场潜力 [9] - 需完善汽车产业出海行业协会体系,建立车企与供应链协调机制 [9] - 构建海外市场在地服务体系,强化车企集体对外合作能力 [10] 技术创新与领先优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先世界3~5年 [4] - 开放创新有助于让世界感受中国产品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