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依赖
搜索文档
自然堂冲刺IPO,能否突破“流量依赖症”
搜狐财经· 2025-10-11 09:51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于9月29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由华泰国际与瑞银集团联席保荐 [2] - 公司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品牌升级、技术研发及渠道拓展 [2] - 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成立24年,年营收超过46亿元人民币 [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创始人郑春颖家族通过四兄妹合计持有公司约87.82%的投票权,形成绝对控制权 [2][5][6] - 董事会九名成员中有四名执行董事来自郑氏家族,形成“决策—执行”高度统一的治理结构 [5][6] - IPO前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获得4.2%股权,欧莱雅旗下公司两次投资4.43亿元,持股6.67%,公司Pre-IPO轮估值约71.4亿元 [6] 品牌与产品组合 - 公司严重依赖主品牌“自然堂”,2025年上半年该品牌贡献收入占比达94.9%,对应23.23亿元 [7][8] - 旗下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四个子品牌合计营收贡献不足5% [7][8] - 公司拥有五大品牌,总计522个SKU,主品牌自然堂产品价格范围在人民币49元至390元 [9] - 护肤品类是核心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贡献87.3%的营收,约21.38亿元 [10]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4.48亿元,毛利为17.16亿元,毛利率为70.1% [1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2.17亿元,净利润为1.91亿元,净利润率为7.8% [11] - 销售及营销成本高企,2025年上半年占收入比重达55.0%,2022至2024年该费用占比从54%升至59% [11][12] 运营效率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03.1天,较2022年的146.6天有所改善,但仍高于行业标杆 [12] - 研发投入呈现下降趋势,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的2.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累计研发支出为3.48亿元 [12] - 公司线上收入占比高达68.8%,其中直营占比超54.3%,对线上流量依赖度远超同行 [10]
迟到两年!自然堂赴港上市,营销费占收入六成,研发短板难破流量依赖
国际金融报· 2025-10-01 00:41
上市进程与估值 - 公司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正式向港交所发起冲击 [1] - 上市传闻始于2023年 当时计划募资不超过5亿美元 最早2024年上市 [1] - IPO前公司完成一轮融资 投前估值约71.4亿元 [6] - 引入两名投资者 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获4.2%股权 欧莱雅投资约4.43亿元获6.67%股权 [6] 公司背景与市场地位 - 公司创始人为郑春颖 旗下拥有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己出五个主要品牌 共计522个SKU [4] - 2024年公司营收为46亿元 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为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 [5]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2.92亿元、44.42亿元、46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4.48亿元 [9] 股权结构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创始人家族 控股股东郑春颖、郑春彬、郑春威、郑小丹等合共拥有约87.82%的投票权 [3][6] 业务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单一品牌“自然堂” 2022年至2024年该品牌收入占比在95%上下浮动 2025年上半年占比为94.9% [9] - 收入主要来自护肤品类 2025年上半年护肤品类收入21.38亿元 占总收入87.3% [9] - 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成本同比增长12.9%至27.17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升至59% [9]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降至1.9亿元 为近三年新低 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 [10]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成本为13.47亿元 占总收入55% [11] 渠道与运营效率 - 公司高度依赖线上渠道 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占比高达68.8% 其中线上直营占比超54.3% [12] - 线上收入占比远超同行珀莱雅(约55%)和上海家化(约40%) [12] - 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03.1天 较2022年146.6天有所改善 但仍高于珀莱雅的81.35天 [1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公司面临缺乏自主专利原料的困境 产品技术壁垒不足 [12] - 行业前五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合计占据约10.1%的市场份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