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族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家族企业传承经验与启示|基业长青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23:18
李海涛/文 从19世纪40年代至今,香港历经180多年的现代经济发展,虽道路曲折,但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也涌现出一批持续经营多代的家族企业。 在2024胡润中国500强企业中,有42家企业历史超50年,其中70%来自香港和中国台湾;有6家企业历史超百年,还有1家超90年,这些企业均来自香港。 掌管恒基兆业的李兆基家族、掌控九龙仓的包玉刚家族、创办李锦记的李文达家族、拥有周大福珠宝品牌的郑裕彤家族,以及长期占据华人首富位置的李嘉 诚家族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中,创业时间最早的当属19世纪中期成立的香港中华煤气(1862年),后于1983年被李兆基家族收购全部股权;最晚的则是1929年起步的郑裕彤家族相关 企业。 历经百余年持续发展,香港家族企业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其发展历程普遍比内地企业更长,在企业传承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鉴于 香港与内地文化同宗同源,香港家族企业的传承经验对内地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股权传承:从"一碗水端平"到信托设计 企业所有权(股权)的传承是家族企业传承的关键环节。在这方面,香港商业家族经过漫长探索,逐渐摸索出现代化的股权传承方式。 经验的积累往往始于失败案例。 ...
从“管钱”到“管家”:家族信托如何守护家族财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23:33
家族信托的定义与功能 - 家族信托是一种依据委托人意愿通过定制化方案将合法资产委托给持牌受托人实现合规资产隔离、保值增值、税务筹划与代际传承的法律架构[3] - 家族信托具有法律独立性与长期稳定性 财产一旦设立即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 有效隔绝婚姻变动、债务纠纷或继承争议带来的财产分割风险[4] - 家族信托覆盖一个人或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财产规划与分配需求 远不止于一纸合同 而是一项系统性的财富治理工程[3] 家族信托的市场认可与增长 - 上海信托家族信托客户数量从三年前的1200户增至12000户 三年间实现10倍增长[4] - 家族信托从2012年在国内落地以来 随着居民财富持续积累与产业代际传承浪潮的到来 已逐渐在中国破土生长[2] - 财富管理核心从追求短期收益转向锁定长期确定性 家族信托正是这种确定性的最佳载体之一[5] 家族信托的应用场景 - 100万元可设立家庭信托 1000万元可设立标准家族信托 仅一张保单也能设立保险金信托 不同资产规模家庭均可找到适合类型[3] - 针对子女挥霍担忧可约定30岁前每月仅领取基本生活费 30岁后稳定就业或创业可提高分配额度 创业可申请信托资金作为启动金[4] - 针对残障成员家庭可设立特殊需要信托 明确资产收益专门用于医疗、护理与日常开支 解除家长后顾之忧[4] 家族信托的核心优势 - 资产独立机制通过将家族资产提前转移至信托名下 实现财富与企业风险、个人债务相隔离[7] - 财产确权功能在复杂家庭关系中尤为重要 可通过明确资产来源、受益人范围及分配规则从源头避免继承纠纷[7] - 传承规划功能可实现生前规划身后自动执行 细化规则如子女完成高等教育可领取50%信托收益 孙辈出生追加20%资产分配[8] 家族信托的服务创新 - 上海信托推出人生账户服务体系 整合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多种模式 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8] - 服务创新涵盖不动产信托、特殊需要信托、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养老信托及慈善信托等领域[4] - 一体化服务平台纳入资金、保单、股权、债权等多类资产 支持经营风险隔离、财富保值增值、传承规划及养老安排等多元目标[8] 家族办公室的协同作用 - 家族办公室以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成为家族信托不可或缺的支撑平台 需法律、税务、投资、家族治理等多领域专业知识支撑[9] - 上海信托信睿家族管理办公室成立12年 依托宏观策略团队、投资决策团队、财富管理团队、运营管理团队和客户服务团队高效协同[9] - 核心优势在于金融+服务+生态深度融合 不仅管理客户资产 更关注家族软实力建设如制定家族宪章、组织家族教育活动、对接慈善资源[9] 家族信托的需求驱动因素 - 低利率时代下银行理财、国债等传统稳健类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 家族信托凭借稳健增值与风险隔离双重属性成为财富守护压舱石[13]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 老龄化进程加快使高净值人群开始认真思考父母养老保障与子女生活安排[13] - 现代家庭财富结构涵盖股权、知识产权、跨境资产等多类别形态 财富传承涉及企业治理、税务合规、家族精神延续等复杂事项[14]
娃哈哈上演继承大战:富豪离世后,非婚生子女能抢走百亿家产吗?
搜狐财经· 2025-07-23 18:29
家族信托纠纷核心 - 宗馥莉与三位同父异母弟妹因21亿美元离岸家族信托及29.4%娃哈哈股权继承权陷入诉讼[2] - 争议焦点在于宗庆后"不会亏待"口头承诺是否构成有效信托意图 需确凿证据证明[4][6] - 香港普通法下信托文件法律效力高于口头承诺 完备信托文件需包含详尽条款[6][7] 资产归属与法律程序 - 汇丰银行否认设立私人信托 资金可能属于公司架构下经营性资产信托[4] - 跨境诉讼涉及香港与杭州两地 需关注8月1日初步裁定结果[7] - 资产确权需同步完成文件公证与跨境税务评估 包括外汇合规风险核查[8][9] 企业治理结构现状 - 娃哈哈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资为大股东 宗家持有29.4%股权并享有分红权[9] - 82%中国家族企业未制定书面家族宪章 仅靠口头家规维系传承[11] - 境外家族信托需与家族宪章结合 明确传承目的与资产管理规则[11] 代际传承困境 - 宗馥莉与宗庆后经营风格差异显著 前者侧重商业智慧与社会责任[11][12] - 中国二代接班人普遍缺乏经济周期历练 在决断力与危机管理存在短板[14] - 欧洲家族企业通过制度化接班人遴选流程与风险模拟实现跨代传承[13] 声誉管理策略 - 需将公众焦点从家族纠纷转向企业社会责任 如"回归纯净"广告系列[12] - 应建立家族治理委员会 将口头承诺转化为可公证的法律文件[14] - 治理资本包括社会关系与创业精神 需沉淀为可复制的制度体系[13]
ESG解读|一致行动协议终止后,桃李面包董事会首现反对票;家族双核治理直面业绩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12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呈现典型家族控股特征,四名家族股东合计持股56.36%,其中吴学群持股24.99%、吴学亮持股15.71%、盛雅莉持股8.19%、吴志刚持股7.47% [3] - 实控人一致行动协议于2024年3月到期终止,不再续签,此前曾在2015年、2018年、2022年三次签署 [4] - 包括一致行动人在内的12名家族成员合计持股63.14%,但股权分散化,未形成单一股东绝对话语权 [4][6] 公司治理动态 - 2024年5月董事会首次出现反对票,董事长吴学亮反对追加2亿元银行授信,认为现有额度可满足短期需求 [5] - 公司当前形成"股权与经营权高度绑定"的双核治理模式,吴学群任总经理、吴学亮任董事长兼执行总经理 [16][19] - 创始一代吴志刚、盛雅莉持股近16%但退出管理,长子吴学东持续减持至基本退出股东行列 [13][18]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产能利用率67.35%,实际产量33.24万吨,同比下滑11.03% [5] - 2024年营收60.9亿元(同比-9.9%),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9.1%),面包/月饼/其他业务收入全线收缩 [1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亿元(同比-14.2%),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27.1%) [19] ESG与社会责任 - Wind ESG评级为B,治理维度得分最高(4.82),环境维度最低(0.32),行业排名中等 [23][24] - 2024年员工总数削减16.61%至8390人,但未披露流动数据;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26件投诉,解决率74% [25] - 环境信息披露缺失,未提及能源管理、碳排放等关键议题;经销商管理存在监管空白 [27] 信息披露与分红 - 上交所信披评价连续三年为B,未按ESG指南编制专项报告 [28]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76.60%,近五年平均分红率超70%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