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亏损

搜索文档
“增收不增利”“销售费用高企”“海外投资亏损”,面对三大质疑,天佑德酒回应了些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1:41
核心观点 - 天佑德酒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2024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2.96%,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37.69%至6750万元,创近5年最低 [1][4] - 公司针对市场质疑提出多项改善措施,包括优化产品结构、聚焦中高端产品、精细化渠道管理、降低销售成本等 [3][4] - 销售费用高企问题突出,2024年销售费用3.24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广告费用1.82亿元(同比增长21.37%),销售费用占营收比达25.85% [6] - 海外战略投资持续亏损,美国子公司OG近7年累计亏损超1亿元,2024年亏损2106万元,但公司仍坚持增资400万美元 [7][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仅3.69%,净利润同比大降52.96% [1][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17亿元,归属净利润6750万元(同比减少37.69%),摊薄每股收益0.1419元 [4][5] - 历史对比:2024年和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均超1亿元,2025年一季度为近5年最低 [4] - 2024年青稞白酒库存4945吨,同比减少11%但仍处高位 [6] 公司战略与回应 - 产品策略:重点推广人之德、家之德等中高端产品,优化百元以下产品渠道管理 [4] - 市场拓展:立足青海,深耕西北,聚焦晋陕豫重点区域 [4] - 成本管控:减少非生产性投入,优化营销费用投放策略 [4] - 广告投放:承认转化效果滞后,主要投入消费培育和晋陕豫新市场 [6] - 海外布局:坚持美国市场战略,认为烈酒潜力大,但会适时调整策略 [7][8]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进入结构调整和增速换挡阶段,企业面临深度调整压力 [3] - 一季度为天佑德酒传统业绩爆发期,但2025年表现显著弱于往年 [4]
突发!王健林“流血式”割肉,亏上百亿!
商业洞察· 2024-11-04 17:00
万达集团海外资产处置 - 大连万达以1.6亿英镑(约15亿人民币)出售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汐国际给狮心资本,较2013年收购价3.2亿英镑腰斩,亏损约15亿人民币[5][11][23][24] - 圣汐国际为全球顶级游艇品牌,2013年收购时万达持股91.8%,管理层持股8.2%,收购后保留原团队及工厂[6][11][13] - 出售背景为珠海万达商管香港上市失败后战略投资者要求回购股份,包括永辉超市(45.3亿元)和苏宁易购(50.4亿元)的仲裁压力[19][20][22] 万达集团海外投资亏损案例 - AMC院线:2012年以31亿美元(收购价26亿+5亿运营资金)收购,2021年退出时仅收回14.76亿美元,亏损16.24亿美元(约113亿人民币)[14][26] - 洛杉矶比佛利豪宅项目:2014年12亿美元购入,2018年4.2亿美元出售,亏损7.8亿美元(约54.6亿人民币)[26][27] - 其他资产:芝加哥Vista Tower(2.7亿美元出售)、澳大利亚两项目(3.15亿澳元出售)、伦敦One项目(5900万英镑出售),均未披露购入价但推测亏损[27][29][30] 万达集团扩张与收缩周期 - 2012-2017年海外激进扩张:累计20余次收购,包括AMC院线、伦敦酒店(7亿英镑)、西班牙大厦(2.65亿欧元)等,总金额达数百亿人民币[14][15][16] - 2017年后银行信贷收紧导致资金链危机,转向资产处置:出售文旅项目给融创、72家酒店给富力、万达广场等国内资产,以及海外资产割肉回血[16][17][18] - 海外投资总亏损超100亿人民币,反映高杠杆扩张后被动去杠杆的财务风险[26][27][31] 行业与战略分析 - 收购圣汐国际的初衷为规避中国45%游艇奢侈品税,计划通过本土设厂开拓大陆富豪市场,但实际未能实现预期收益[9] - 海外资产高买低卖现象普遍,如AMC院线和比佛利项目亏损主因收购时估值过高叠加流动性压力下的折价处置[26][27] - 扩张模式依赖银行信贷驱动,信贷收缩后暴露流动性风险,与散户投资行为具有相似性(高位追涨、低位割肉)[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