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暑期来国家海洋博物馆,见证海洋传奇丨自然资源探馆系列③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9 19:09
博物馆概况 - 我国首座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 建筑外观呈流线型设计 寓意海洋元素[2] - 集收藏 展示 研究 教育四大功能于一体 展览空间达2.3万平方米 设6大展区15个展厅[2][9] - 2019年5月开放至今累计接待超1300万人次 2024年接待320万人次 跻身热搜百强博物馆[23] 藏品体系 - 馆藏总量3.9万件 涵盖文物 古生物化石 动植物标本等多门类 居国内海洋类博物馆前列[5] - 文物集群包含新石器时期蛋壳黑陶杯 汉代羽人划舟纹铜鼓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瓷器 明代海防火炮等历史见证物[6] - 生物标本包括11米长鱼龙化石 完整蛇颈龙骨架 鲸鲨剥制标本 怀孕白真鲨塑化标本等珍稀展品[6] - 采用全流程智慧藏品管理系统 实现数字化动态监控 每件藏品配备电子身份证[6] 展览体系 - 海洋人文展区呈现中华海洋文明三篇章 展示郑和航海图 蛟龙号深潜器带回的7000米海绵标本等古今海洋发展见证[9] - 海洋自然展区包含国内最大古海洋专题展厅 从寒武纪三叶虫到新生代鲸类系统展示生态演变[9] - 今日海洋展厅陈列6000余件生物标本 从有孔虫到小鳁鲸构建完整生态图谱[9] - 设有海洋灾害体验厅 通过4D沉浸式环境模拟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10] 科研能力 - 设立标本修复室 化石修复室与文物修复室三大专业实验室 配备超低温冰箱 3D扫描仪等先进设备[16] - 应用科技考古手段 通过高精度3D打印技术复原化石残缺部分 如蛇颈龙骨架5%缺失部位实现精准补全[16] - 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海洋地质 生物 历史等交叉学科研究[17] 教育功能 - 教育中心面积达3000平方米 设主题教室 多功能活动区和创客空间 课程覆盖全年龄段[18] - 与78所学校合作开发馆校课程 推出博物馆考古课 深海探测模拟实验等特色内容[18] - 构建全媒体科普矩阵 通过微信公众号 抖音直播 AR/VR等技术实现云端逛展[18] 特色创新 - 创新实践馆海联动模式 在户外海域设立以退役军舰为核心的军事主题展区[22] - 配套建设海上休闲运动中心 提供帆船体验等亲海项目 打破传统博物馆边界[22] - 常设三个临展厅 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特展 鲸奇物语等主题展览保持内容更新[10]
明星们“种草”的海鲜饺子,何以让人“一口沦陷”?
齐鲁晚报· 2025-08-04 11:28
海鲜饺子行业分析 行业概况 - 青岛海鲜饺子以丰富海产为特色,包含鲅鱼、蛎虾、蛤蜊、黄花鱼、墨鱼等20余种海鲜馅料,形成独特的地域美食文化[1][3] - 产品风味具有层次感:前调突出海鲜原味(鲅鱼野性、蛤蜊清甜、虾仁弹性)[3],中调体现海盐沉淀的醇厚[5][6],尾调通过海陆食材混搭(如鲅鱼+韭菜+五花肉)形成甘甜回味[7] 生产工艺 - 传统工艺要求严苛:需选用当流鲅鱼,经冷冻成型、45度斜角刮肉、双刀排斩等16道工序,手工制作能提升口感黏性,机械加工会导致风味下降[10][12] - 核心壁垒在于"鲜度控制":从码头采购到成品制作需在6小时内完成,血筋杂质处理直接影响成品质量[10] 文化价值 - 作为山东非遗美食,承载海洋文明记忆:鲅鱼饺子对应春汛周期,蛤蜊饺子反映潮汐规律,体现渔猎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15][17][18] - 民俗仪式载体:正月初七祭海仪式中,饺子被赋予平安祈福的象征意义[20] 供应链创新 - 海水养殖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规模化:青岛主导全国五次养殖浪潮(1960s海带→1980s对虾→1990s扇贝→2000s海参鲍鱼),使高端海鲜原料成本下降70%[21] - 深远海养殖装备升级:采用"深蓝系列"网箱和"国信系列"养殖工船,将作业海域扩展至离岸100海里,产能提升300%[23]
认识海洋,才能经略海洋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海洋文明与中华文明 -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是生命起源、人类文明发展和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1] - 中国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融合数千年,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底色 [1] - 当前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倡议等实践为中华海洋文明发展提供历史机遇 [1] 海洋经济与资源开发 - 人类从"鱼盐之利"发展到"耕海牧渔"、海上贸易和滨海旅游,持续发掘海洋经济价值 [2] -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报告显示公海渔业覆盖48%公海面积,其中1/3种群已被过度捕捞 [2] - "可持续蓝色经济"成为解决"公地悲剧"的新发展模式 [2] 海洋科技与探索 -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案例展示水声通信技术突破 [2] - 泰坦尼克号残骸搜寻过程反映海洋观测研究手段的持续进步 [2] - 海洋被视为重大科学发现与新理论的孕育地 [2] 海洋文化研究与教育 - 《海洋文化十八讲》从科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维度系统解析海洋文化 [1] - 内容涵盖海洋起源演化、全球化作用及当代社会关联(如海鲜饮食、海洋权益) [1] - 书籍旨在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全球视野,激发海洋创新能力 [2] 海洋战略地位 - 海洋被定义为地球宜居性命脉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2] - 当前海洋议题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并列全球关注热点 [2] - 海洋文化被视为海洋强国的根基和动力源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