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未来产业

搜索文档
透视广东海洋城市版图:广深抢跑新兴产业,临港县域寻路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6-26 21:35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沿海14城推动"蓝色经济"版图清晰化 [1] - 广州、深圳两市海洋经济规模领先,2024年生产总值分别达4979亿元和5409亿元 [1][4] - 海洋新兴产业(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等)成为广深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及政策焦点 [1][4] 广深海洋经济核心数据 - 广州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25%,单位岸线产值33亿元/公里(全国第二),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同比+8%) [4] - 深圳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14.7%(同比+5.8%),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061亿元(同比+10.1%),旅游业增加值+11.6% [4] - 广深集聚全省超3万家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同比+2%),年专利公开数1.76万件 [4][6] 海洋新兴产业突破 - 广州交付首艘深远海科考船、"极地"号破冰船、"白鹤滩号"风电安装平台等高端装备,海洋新兴产业指数全国第一梯队 [5] - 深圳实现全球首次深海采矿6000米级海试、海上风电制氢,建成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及国内首个LNG冷能养殖项目 [5] - 深圳计划"十五五"末海洋工业增加值达2150亿元(年均+12%),重点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5] 县域经济转型动态 - 沿海县域推动海洋渔业升级,如饶平县突破花鲈鱼种苗技术(累计产苗8000万尾),2024年渔业总产值近60亿元 [8][9] - 企业加速布局:海发公司计划2025年投放500+深水网箱及10个大型养殖平台,预计年渔获产值超10亿元 [10] - 饶平县临港工业签约40+项目(总投资160亿元),2024年总产值172亿元(+14.34%),规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 [11] 省级战略规划 - 广东提出打造1-2个千亿级海洋未来产业(海洋物联网、海水制氢等),建设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2][6] - 省级层面布局100+涉海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突破天然气水合物、深远海科学等领域核心技术 [6] - 实施"港产城联动"策略,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聚势发展 [2][11]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在海口向公众开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6-02 17:17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 - 雪龙2号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采用全球首创的艏艉双向破冰设计,大幅提高破冰效率 [1] - 该船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和月池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在恶劣海况下精确定位作业 [1] - 船上设有12间实验室,涵盖物理实验室、环境信息室、重力仪室等极地科考各学科领域 [2] - 海洋物理实验室主要开展海洋环流、海冰动力学研究,通用实验室负责海水成分分析、碳循环研究等 [2] 第41次南极考察成果 - 考察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创下中国极地考察单船航行时间最长纪录 [1] - 首次实现南极秋季考察,在水体结构、低营养级生物、磷虾及高营养级生物三方面取得新发现 [1] - 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抵海南海口 [1] 海南极地产业发展 - 海南正在超前布局海洋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极地产业是重要方向之一 [2] - 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工程项目持续推进,致力于打造科考服务保障基地 [2] - 该码头已能为包括极地科考在内的各类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支撑 [2] 公众开放活动 - 雪龙2号首次到访海南自贸港并在海口举行为期5天的公众开放日活动 [1] - 参观者可近距离接触实验室、登船大厅、健身房、学术厅、驾驶台及飞行平台等特色区域 [1] - 开放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首批登船参观票通过网上抢购获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