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临港工业
icon
搜索文档
开渔“仪式感”拉满!阳江“蓝色引擎”动能澎湃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08:06
开渔季活动盛况 - 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于8月15日至17日举行,3400余艘渔船参与,为历届最多 [2][3][11] - 活动包含13项配套项目,涵盖"南海千帆竞发、疍家风土人情、靓丽滨海旅游"三大亮点 [4][5] - 预测活动期间每日吸引近10万游客,旅游收入超2亿元 [39] 阳江海鲜品牌建设 - 阳江获得"中国蚝都""中国南海渔都"等称号,海水鱼苗、生蚝等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 [13][14] - 阳江市发布"阳江海鲜"区域公用品牌,为16家企业授牌 [15][16] - 计划从高标准规划、全链条发展等四方面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 [18][19][20][21][22][23] 海洋资源保护 - 广东省已建成1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覆盖海域1097.2平方公里 [27] - 自1999年起实施南海伏季休渔制度,配合人工鱼礁建设等措施成效显著 [26] 渔业+文旅融合 - 举办渔家婚嫁、祭海典礼等非遗表演和万人海鲜盛宴活动 [36][37][38] - 海陵岛布局七大功能板块,包括酒店住宿、户外探索等,打造特色文旅 [48][49] - 阳江构建"28个A级景区+6个文旅特色镇+N条精品线路"矩阵,年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 [66][67][68]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阳江海洋经济生产总值495.5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4.4% [57][58] - 阳西青洲岛渔风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面积居全国首位 [60] - 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预计投产后5年年产25万吨 [62] - 先进材料产业总产值达1300亿元,形成完整产业链 [64][65]
透视广东海洋城市版图:广深抢跑新兴产业,临港县域寻路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6-26 21:35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沿海14城推动"蓝色经济"版图清晰化 [1] - 广州、深圳两市海洋经济规模领先,2024年生产总值分别达4979亿元和5409亿元 [1][4] - 海洋新兴产业(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等)成为广深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及政策焦点 [1][4] 广深海洋经济核心数据 - 广州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25%,单位岸线产值33亿元/公里(全国第二),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同比+8%) [4] - 深圳市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14.7%(同比+5.8%),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061亿元(同比+10.1%),旅游业增加值+11.6% [4] - 广深集聚全省超3万家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同比+2%),年专利公开数1.76万件 [4][6] 海洋新兴产业突破 - 广州交付首艘深远海科考船、"极地"号破冰船、"白鹤滩号"风电安装平台等高端装备,海洋新兴产业指数全国第一梯队 [5] - 深圳实现全球首次深海采矿6000米级海试、海上风电制氢,建成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及国内首个LNG冷能养殖项目 [5] - 深圳计划"十五五"末海洋工业增加值达2150亿元(年均+12%),重点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5] 县域经济转型动态 - 沿海县域推动海洋渔业升级,如饶平县突破花鲈鱼种苗技术(累计产苗8000万尾),2024年渔业总产值近60亿元 [8][9] - 企业加速布局:海发公司计划2025年投放500+深水网箱及10个大型养殖平台,预计年渔获产值超10亿元 [10] - 饶平县临港工业签约40+项目(总投资160亿元),2024年总产值172亿元(+14.34%),规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 [11] 省级战略规划 - 广东提出打造1-2个千亿级海洋未来产业(海洋物联网、海水制氢等),建设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2][6] - 省级层面布局100+涉海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突破天然气水合物、深远海科学等领域核心技术 [6] - 实施"港产城联动"策略,推动环珠江口"黄金内湾"聚势发展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