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治理

搜索文档
守护南海“生态明珠”!三沙创新海洋协同保护模式
新华社· 2025-06-06 09:08
海洋生态保护模式创新 - 三沙市创新构建"保护机构+渔民+科学家"协同保护模式,探索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立体化海洋生态治理新路径 [1] - 通过智能监测与栖息地修复,主要岛礁记录海龟蛋巢1500余窝 [2] - 科研团队首创"珊瑚树"技术,珊瑚断枝年生长速度达15厘米,年补种幼苗超10万株 [5] 海龟保护成效 - 西沙北岛作为我国最大绿海龟自然产卵场,2024年标记保护海龟蛋巢227窝,救助伤病海龟77只 [2] - 渔民巡护队覆盖10余座岛礁,渔民参与日常巡护占比达80%,幼龟成活率较2020年前大幅提升 [2] - 新划定北岛海龟保护临时管控区,强化保护力度 [2] 深海蓝洞科研与监护 - 永乐龙洞(世界最深海洋蓝洞)启用光电一体化监控系统,首次实现全年动态监护 [3] - 构建"海面—水体—海底"三级监护网络,拦截违规作业23次,同步开展15项前沿研究 [3] - 周边海域珊瑚覆盖率较保护前提升12%,海龟、砗磲频繁现身 [4] 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 - 永兴岛海域人工珊瑚修复育苗基地培育14.3万株珊瑚幼苗,为西沙最大规模 [5] - 采用"科研单位动态监测评估+渔民跟踪清理捕捞"模式,高效清除长棘海星等敌害生物 [5] - 珊瑚移植断枝从5厘米生长至15厘米,新生珊瑚丛吸引笛鲷等鱼类栖息 [6] 科技赋能生态保护 - 永乐龙洞保护站实现深海喀斯特地貌全年动态监护,成为地球化学研究天然实验室 [3] - 红外监控与智能预警系统应用于海龟蛋巢保护及违规作业拦截 [2][3] - "海底苗圃"金属培育架技术显著提升珊瑚修复效率 [5]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青春使命无上光荣——2025年生态环境部系统青年英文演讲决赛暨五四青年节纪念表彰活动侧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5-09 09:05
5月7日,在生态环境部系统青年英文演讲决赛暨五四青年节纪念表彰活动现场,10名参赛选手用流畅的英文表达、感染力十足的叙事话语,讲述了一个 个"美丽中国建设"的感人故事。 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故事,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自信、智慧与力量,感受到了部系统青年干部积极争做放眼全球、胸怀天下的绿色青年使者的坚定 担当。 "美丽中国建设,青年在行动!"当比赛结束,所有选手重新走上舞台,共同喊出青年环保人的心声,场内掌声响起,热烈如潮。 图为10名演讲比赛参赛选手。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图为演讲比赛主持人。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展现中国担当,播种绿色梦想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比赛现场,有3位90后参赛选手,展现了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 她说,虽然面对重压,但在各种重要国际场合,中方谈判代表团始终以专业与智慧坚守立场,圆满完成每次任务。每一次任务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个昼夜的 推演研判,她也将一直铭记那些为等待最终案文而彻夜守候的时光。 图为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邓琳华。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图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李仕楠。中环报记者曾震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李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