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全方位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经济日报· 2025-05-15 06:05
涉企收费监管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系统部署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加强跟踪监测等重点任务,全方位规范收费行为 [1] - 强化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当前涉企收费范围广、类目多,违规收费行为频发且隐蔽性强,需从源头实现标本兼治 [1] 历史治理成效与措施 - 2024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3042个涉企违规收费案件,退还违规收费13.62亿元 [2] - 政策包括《关于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取消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要求健全收费合规体系 [2] - 地方政策如湖北省对医药、金融等领域专项整治,广西全面排查交通物流、地方财经领域违规收费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部分行政主体利用强势地位转嫁成本,中介机构借助行政权力"搭车收费"或滥用市场优势抬高收费标准 [3] - 行政人员双重角色导致监管执法定性难、处罚难,抑制企业发展与创新活力 [3] - 需强化收费目录清单动态更新机制,确保企业及时获取收费信息 [3] 监管机制优化方向 - 借助财政电子票据系统与非税收入平台实时追踪资金流向,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提升监测准确度 [4] - 开展收费资金专项审计和绩效评估,重点审查截留挪用、超范围列支等违规行为 [4] - 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通过政务平台、12315热线及产业园区监测点构建立体化监督网 [4] 长效机制建设目标 - 推动涉企收费改革从"减负治标"向"制度治本"转变,完善目录清单和资金监测制度 [5] - 通过精准制度安排、严格监管措施和社会协同规范收费行为,营造自由便利市场环境 [5]
用好清单管住涉企乱收费
经济日报· 2025-04-30 06:08
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 国办首次提出在全国层面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实现清单全覆盖,清单之外一律不允许收费[1] - 涉企收费乱象加重企业经营负担,滋生不公平环境,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拖累整体经济运行效率[1] - 治理涉企违规收费需全链条推进,事前建立目录清单、完善评估审核是关键[1] 清单管理具体要求 - 建立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等基本信息,确保企业清晰理解收费项目[2] - 目录清单需动态更新,当收费政策变化时在规定时间内调整,防止清单滞后导致企业误缴费[2] - 建立闭环管理监督机制,通过约谈、整改、曝光等手段形成震慑,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监督[2] 清单制度实施意义 - 从乱收费到清单管理,实现全流程可视,帮助企业算清经济账和政策账[3] - 清单制度体现政府深化改革决心,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政企共促发展[3]
聚焦突出问题提出7方面重点任务——我国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经济日报· 2025-04-04 05:53
文章核心观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标志我国涉企收费监管进入更规范化新阶段,文件坚持问题导向、防治并举、标本兼治,提出7方面重点任务以解决涉企违规收费问题 [1][3] 明确重点任务 - 国家持续整治涉企违规收费,秩序好转但问题仍有反复,部分领域和地区存在转嫁成本、“搭车收费”等违规行为,加重企业负担、破坏营商环境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经调研和征求意见起草《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以加强涉企违规收费治理,稳定经营主体预期 [2] - 《指导意见》提出7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健全目录清单制度、完善政策评估审核机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健全跟踪监测制度、完善问题线索处理机制、规范相关领域收费、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3] 坚持问题导向 - 《指导意见》聚焦涉企收费政策查询难、维权难等问题,提出建立目录清单制度、健全问题线索处理机制等针对性举措 [4] - 该文件为建立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提供框架思路,将健全目录清单制度作为突破口,要求清单含基本信息并动态调整 [4] - 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全覆盖可推动社会监督和主体自我约束,各省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尽快落实 [5] - 健全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是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的重要举措,能保障企业权益,提升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6] 突出标本兼治 - 《指导意见》构建预防与惩治协同的监管机制,既治理已发生的违规收费问题,又从源头和日常预防问题发生 [7] - 文件综合利用多种监管手段惩戒违规主体“治标”,推动完善体制机制“治本” [7] - 《指导意见》有全链条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3方面特点,形成全过程闭环监管,规范多发领域,强化部门协同 [8] - 文件提出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机制,对增量政策严格论证评估,对存量政策开展专项整治 [9] - 《指导意见》出台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标志涉企收费改革向“制度治本”转变 [9]
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部门将这样发力
新华社· 2025-04-01 05:07
文章核心观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全面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对指导意见进行解读并介绍相关落实工作 [1] 指导意见特点 - 全链条治理,重点任务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1] - 源头治理,针对违规收费多发领域规范行业管理、推进行业改革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1] - 协同治理,在重点任务中强化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 [1] 各部门落实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 - 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制定统一清单格式 [1] - 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公开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编制和执行情况 [1]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会同财政部等做好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规范管理工作,动态调整目录清单内容,扩大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范围 [2] -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查处和问责涉企保证金违规行为并通报典型案例 [2] - 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出台2025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等多项工作 [2] 财政部 - 已公布全国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指导地方更新完善并监督落实 [2] - 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落实延续实施相关优惠政策 [3] -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管理及优惠政策监督检查 [3] 市场监管总局 -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从存量政策清理和增量政策审查两方面做好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 [3] - 常态化开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问题线索归集转办机制 [3] - 推进涉企收费监管制度建设,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3] 部门协同与落实要求 - 有关部门及时会商,分析研判涉企收费形势,评估政策执行效果 [4] - 明确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加强调度指导,强化部门联合惩戒 [4] - 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层层压实责任抓好落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