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开发

搜索文档
奋进“十四五”|向深海、深地、深空挺进
央视网· 2025-10-15 04:33
万米海底 "奋斗者"号突破认知边界 不久前,"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西北部深达9533 米的海沟中,发现了一个绵延 2500 公里的巨大"生命绿洲"。五年来,从南海海沟到太平洋洋 底,"奋斗者"号带着科研团队,勘测足迹覆盖全球多个关键深海区域,为我国探索深海、利用深海打下坚实基础。 流花油田: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油气产量创新高 央视网消息: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征途上,深海、深地、深空一度是三大空白地带。我们先把目光投向海洋,"十四五"期间,中国从"认识深海"到"利用深 海",一步步向着"海洋强国"建设迈进。 总台记者 何俊儒:我现在在位于深圳东南240公里的流花油田,这里高峰时期一天就能产出1.38万吨原油,到现在为止呢,这里已经累计贡献了超3800万吨 的原油。占据了我国整个深水原油产量的95%以上——可以说,这里就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深水油气粮仓"。 深海油气成我国能源供应重要"补给站" 在深海开发中,能源开发的表现尤其突出。前不久,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流花油田",油气产量再创新高。 五年来,中国海油国内原油产量增长至5861万吨,国内海上原油增产量超160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比例超过七成,深海油 ...
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发布 深圳排名全球第四
南方都市报· 2025-10-11 20:15
报告显示,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呈现清晰的"四大梯队"分化格局。伦敦、新加坡、纽约凭借其综合优势 稳居第一梯队,成为全球海洋发展的标杆。东京、上海、香港和悉尼等城市也跻身前列,共同组成了全 球海洋经济的"头部力量"。 亚太城市集体崛起,在第二、三梯队中占比显著,中国城市表现尤为活跃。在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方 面,深圳排名全球第11,青岛排名全球第16,这些城市凭借在科技创新、经贸活力等领域的优势,已成 为全球海洋竞争中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 顶尖城市各具特色 中国城市"硬实力"突出 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顶尖海洋城市的竞争优势。伦敦作为老牌海洋强市,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综合实力, 在科技创新、海事服务、国际影响和城市治理四大维度均排名全球第一,其完善的海洋法律体系和海事 金融服务生态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新加坡则以高效的政府治理和枢纽地位,夺得经贸活力全球第一的宝 座,其港口效率与开放度备受认可。 10月11日,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联合编制的《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在深圳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深圳在科技创新维 度高居全球第四,其在海洋电子信息、高端 ...
报告指全球海洋城市呈四大梯队分化,亚洲力量崛起明显
中国新闻网· 2025-10-11 16:27
报告指全球海洋城市呈四大梯队分化,亚洲力量崛起明显 中新社深圳10月11日电 (记者 索有为)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与广 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编制的《全球海洋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2025)》(下称"报告")11日在深圳发 布。报告显示,全球海洋城市呈四大梯队分化,亚洲力量崛起明显。 报告主编、经济学家樊纲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深海开发、蓝碳交易等新技术新业态正重塑海洋竞争 逻辑,中国海洋城市在保持"硬基建"优势的同时,需在规则制定、生态构建等"软实力"方面实现突破。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报告基于经贸活力、科技创新、海事服务、国际影响和城市治理五大维度,对全球60个海洋城市进行了 系统评估。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报告显示,伦敦、新加坡、纽约凭借其综合优势稳居第一梯队,成为全球海洋发展的标杆。东京、上 海、香港和悉尼等城市也跻身前列,共同组成了全球海洋经济的"头部力量"。亚太城市集体崛起,在第 二、三梯队中占比显著,中国城市表现尤为活跃。深圳(全球第11)、青岛(全球第16)等城市凭借在科技 创新、经贸活力等领域的优势,已成为全球海洋竞争中不可忽视 ...
避险情绪引发新一轮油价上涨,宏华集团(0196.HK)高端装备迎战略机遇期
中金在线· 2025-06-17 16:15
油价上涨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 - 国际原油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WTI原油期货报73.75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期货报74.56美元/桶[1] - 油价高位运行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活动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资本开支扩张[1][2] - 深海油气等边际项目经济性显著提高 推动深海开发投资升温[3] 公司市场表现与业务概况 - 宏华集团本月股价涨幅达34% 今年以来涨幅达68.9% 市净率为0.49x[1] - 公司业务遍布全球主要油气产区 产品组合包括陆地钻探钻机 电动压裂设备 海上风电导管架等[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油气勘探开发设备制造及钻井工程服务企业[1] 智能钻机业务进展 - 与中东客户签署超15亿人民币智能钻机销售协议 客户在去年15亿元订单基础上追加数套大单[2] - 自研智能钻机搭载机器学习系统 机电融合一体化设计集成六大核心技术[2] - 产品特别适配人工岛多排丛式井作业 成为客户提升产能效益的关键工具[2] 海洋工程板块发展 - 附属公司宏华海洋签订超2.4亿人民币船舶工程分项建造合同[3] - 深度参研参建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3] - 在海上油气开采 海底矿产资源 特种船舶建造等领域积累丰富经验[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高端智能钻机业务在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3] - 海洋工程板块营收规模快速扩张 成为新增长支柱[3] - 公司在智能钻机领域全球领先 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快速扩张[3]
国防|政府工作报告首现深海科技,产业政策有望落地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4 08:15
政府工作报告新增深海科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增"深海科技",体现高层对深海开发的重视,未来中央和地方将围绕该领域发布支持政策和产业规划 [2] - 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被列为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重点方向 [2] 深海资源特点 - 深海指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具有高压、低温、黑暗、地质复杂等特点 [3] - 深海矿产资源丰富:多金属结核含镍钴铜锰、海底硫化物含铜锌金银、富钴结壳钴含量达陆地矿床3倍 [3] - 2018年出坞的"鹦鹉螺新纪元"采矿船可在2500米水深作业,装载矿货达39000吨 [3] 深海技术应用 - 深海感知通信多采用声学技术,通过声电换能器(压电陶瓷)或声光换能器(光纤环水听器)实现信号转换 [4] - 光纤技术因避免高压电能量损失及易暴露问题,应用比例持续提升 [4] 深潜平台材料需求 - 1000米深海压强达10.1MPa(约100个标准大气压),传统铝合金或高强度钢无法满足需求 [5] - 俄罗斯"共青团员"号钛合金核潜艇最大下潜1020米,中国"蛟龙号"钛制船体完成7062米级海试 [5][6] - 深潜平台放量将带动钛合金需求释放 [6] 投资方向 - 重点关注声学技术(压电陶瓷/光纤环水听器)及钛材产业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