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探月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探月工程20年展览亮相上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18:00
连日来,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 程20年"展览吸引不少观众前来参观。展览以60余件珍贵的实物与详实的历史档案,带领观众近距离感 受遥远深空的科技魅力。 ...
背靠祖国 逐梦探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5 08:45
项目概述 - 香港科研团队牵头开展"月面多功能操作机器人暨移动充电站"项目,入选国家航天局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1] - 项目由香港科技大学联合香港及内地多所高校、南非国家航天局等机构组成跨区域科研网络[3] - 机器人重约100公斤,占嫦娥八号合作载荷总重量近50%,具备通用操作手臂和无线充电功能[1][2] 技术突破 - 采用"休眠+保温"策略应对月球南极零下230摄氏度极端低温,通过耐超低温材料和智能热控系统维持工作温度[2] - 集成视觉增强系统解决月球表面光照不均问题,实现明暗环境下的精准作业[2] - 采用可展开多任务平台设计,在火箭运载限制下实现轻量化与结构强度平衡[2] 协作模式 - 引入国家航天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从零件到整机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3] - 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整合内地技术积淀与南非太阳光谱测量技术优势[4] - 团队70%骨干为青年科研人员,在导航控制、热管理等关键环节承担主要研发任务[4] 项目进展 - 嫦娥八号计划2029年前后发射,实验室正进行密集技术攻关[5]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5]
香港故事|背靠祖国 逐梦探月——香港科研团队研制月面机器人
新华社· 2025-06-29 08:46
香港科研团队参与国家探月工程 - 香港科研团队牵头开展"月面多功能操作机器人暨移动充电站"项目,该项目入选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号任务合作项目[1] - 项目由香港科技大学牵头,联合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携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及深圳大学等内地机构,以及南非国家航天局[2] - 这是香港首次作为总体责任单位主导深空探测系统级载荷研制[2] 月面机器人技术突破 - 机器人重约100公斤,占嫦娥八号合作载荷总重量的一半[1] - 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和通用操作手臂,这是以往月球探测任务中从未有过的技术[1] - 采用"休眠+保温"策略应对月球南极零下230摄氏度的极端低温,使用耐超低温材料和智能热控系统[2] - 配备视觉增强系统解决月球光照不均问题[2] - 采用可展开的多任务平台设计实现轻量化,满足火箭运载能力限制[2] 科研协作与管理创新 - 引入国家航天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从零件到整机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3] - 横向设立方案设计、初样验证、正样产品等严格阶段划分,纵向按机器人9大分系统拆解任务[3] - 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优势,融合内地技术积淀与国际化协作能力[3] - 南非科研机构贡献太阳光谱测量技术[3] 青年科研力量与支持 - 团队70%的骨干力量是青年科研人员,在导航控制、热管理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4]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成立香港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支持项目[4] - 嫦娥八号计划于2029年前后发射,项目团队正加紧推进工作[4]
武汉,一座离月亮很“近”的城市
长江日报· 2025-06-23 08:21
武汉高校科技创新成果 - 武汉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咖啡馆"上岗"、月面国旗同款防火服走上生产线、师生自主研发的遥感卫星多次参与国际救援等 [1] - 武汉被誉为"大学之城"、"青春之城"和"创新之城",拥有澎湃的创新力和丰富的科研资源 [1] - 武汉高校提供多样化的科技创新体验,如追云逐月、通往星辰大海的探险、带领人形机器人"战队"打擂台等 [1] 月面国旗研发 - 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团队成功研发嫦娥五号登月国旗,解决了抗皱、耐高低温和耐紫外线等技术难题 [2] - 团队经历10次实验9次失败,最终实现历史性突破,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 - 武汉纺织大学曹根阳团队研发的嫦娥六号月面国旗成功在月面展开,颜色鲜艳且顺滑平整 [6] - 团队将实验室搬到企业玄武岩熔炉旁,最终从玄武岩中拉出足够柔软、纤细的纤维 [6] - 玄武岩纤维相关材料已在多地实现产业化,正走进日常生活 [6] 模拟月壤研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肖龙团队从零起步,经历上千次失败实验,配比出10多种100多吨模拟月壤 [2] - 段隆臣教授团队和李大佛教授团队利用模拟月壤完成月面采样工程技术验证 [3] - 团队通过模拟低重力效果优选出螺旋钻进方式,确定了在月球上钻探2米需要的动力储备 [3] 月壤研究与应用 - 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其中200毫克月壤抵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 [5] - 月壤研究使中国行星科学不再受限于其他国家,是中国贡献世界的重要方面 [5] - 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制作的74块模拟月壤砖被送上太空,计划用于未来月球建房 [7] - 团队设想用机器人"月蜘蛛"在月球上用太阳能或激光将月壤烧结成砖,以榫卯结构建造"月壶尊" [7] 高校科研体系建设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立国内首个"行星地质与化学"博士点,构建完整学科体系 [8] -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以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为主力军 [8] - 武汉大学师生研发的"启明星一号"卫星已在太空运行3年,珞珈系列遥感卫星成功发射6颗 [8] - 这些卫星参与了土耳其地震、美国加州山火、加沙冲突等20多场国际救援与维和行动 [8] 未来探月计划 - 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2045年前在月球上"安个家"的目标 [9] - 华中科技大学正在进行月面建造相关研究,包括月壶尊、月蜘蛛、月面着陆垫等课题 [7][8]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探月研究,师生共同参与探月四期和天问三号火星探测任务规划 [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产品亮相第55届巴黎航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20:1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参展情况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中国航天科技实力 包括长征六号甲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首次在国际航展展出 [1] - 展品涵盖长征二号丁 长征三号乙 长征六号甲 长征八号 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模型及东方红三号E全电推小型通信卫星模型 [1] - 通过视频和多媒体介绍探空火箭 通信卫星 遥感卫星产品及应用 以及北斗导航 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 深空探测和国际合作等领域发展 [1] 新型运载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为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 是中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 可满足卫星多样化密集发射需求 [3] -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采用单芯级串联构型 具有简单可靠和任务通用性好特点 提升太阳同步轨道入轨能力和低轨多星座组网能力 [3] - 长征十二号将单芯级液体火箭运载能力和大整流罩包络提升至新台阶 完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3]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成果 - 长城公司完成商业发射101次 发射74颗国际商业卫星(含14次通信卫星在轨交付和5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及261颗国内商业卫星 [5] - 提供52次搭载发射服务 将29颗国际载荷(含2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和127颗国内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5] - 公司作为中国航天国际化平台 整合各类资源 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和更先进的产品与服务 [5] 巴黎航展背景 - 巴黎航展创办于1909年 每两年举办一次 是世界规模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国际航空航天展会之一 [5]
2024年6月全球热点速览:欧洲议会选举落幕、中国嫦娥六号成功登月、美联储暂停加息
搜狐财经· 2025-06-12 10:00
欧盟议会选举 - 传统中间党派(欧洲人民党党团、社会党党团)仍占据多数席位,但极右翼政党席位显著增加,尤其在法国、德国等核心国家 [1] - 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属政党败给极右翼"国民联盟",随后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提前举行立法选举 [1] - 此次选举或影响欧盟未来气候、移民等政策走向 [1] 中国航天 - 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并完成全球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 [1] - 返回器携带约2公斤月壤样本在内蒙古着陆,为人类月球研究提供珍贵材料 [1] - 此次任务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圆满收官,并为后续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奠定基础 [1] 美联储政策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 25%-5 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1] - 这是美联储自2023年3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连续第七次暂停行动 [1] - 主席鲍威尔表示,尽管通胀较2022年峰值回落,但服务业通胀黏性较强,年内降息需更多数据支持 [1] 中国房地产政策 - 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继优化限购政策,包括放宽非户籍家庭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比例等 [2] - 央行宣布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2] - 专家指出,新政短期内或提振市场信心,但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2] 科技行业 - 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全球第二大上市公司 [2]
探月工程鹊桥二号中继星取得阶段性进展
快讯· 2025-05-19 16:28
探月工程鹊桥二号中继星进展 - 鹊桥二号中继星自2024年3月20日发射后已在轨稳定运行14个月 [1] - 携带的3台载荷完成在轨测试后开展科学探测 包括地球等离子体层和磁层大尺度成像观测 地月系统VLBI试验观测 [1] - 2024年5月至6月为嫦娥六号月背取样任务提供稳定中继通信保障 [1] - 未来将继续开展科学探测 并为国内外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