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

搜索文档
甬金股份(603995):业绩环比修复,新材料业务多元发展
民生证券· 2025-08-17 22:5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01.25亿元同比减少0.85% 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减少29.14% [1] - 2025Q2营收107.36亿元环比增长14.36% 归母净利润2.00亿元环比大幅增长92.63% [1] - 2025Q2毛利率5.90%环比提升1.34个百分点 为2022年以来第二高水平 [2] 不锈钢业务分析 - 2025Q2 300系不锈钢销量66.8万吨环比增长11.6% 400系销量15.8万吨环比增长23.6% [2] - 300系不锈钢销售均价13482.95元/吨环比上涨1.0% 冷热轧价差736.7元/吨环比扩大0.7元 [2] - 2025年冷轧不锈钢计划产销量380万吨同比增长14.7%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3] 产能扩张与项目进展 - 靖江甬金120万吨项目一期进入产能爬坡 越南新越26万吨项目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3] - 泰国26万吨精密不锈钢项目预计2026Q3试生产 土耳其项目推进前期审批 [3] 新材料业务布局 -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首条产线基本满产 钛合金项目已于2024Q4投产 [4] - 柱状电池外壳材料一期完成调试并送样 水管业务完成股权整合提升管理效率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8.92/9.74亿元 对应PE为8/7/7倍 [4] - 2025E营收450.98亿元同比增长7.7% 2026E营收504.65亿元同比增长11.9% [5] - 2025年每股收益2.21元 每股净资产17.36元 PB估值1.0倍 [5][10]
军工行业材料月报:关注半年报披露-20250814
中航证券· 2025-08-14 10:37
投资评级 - 军工材料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4] 核心观点 - 7月军工材料指数上涨3.59%,跑赢军工(申万)指数0.51个百分点 [1] - 推动军工材料板块增长的五大逻辑: 1) "十四五"末期补课需求带动上游材料需求 [3] 2) 地缘政治冲突提升军工板块关注度 [3] 3) 新材料技术成熟带来渗透率提升(如隐身材料) [3] 4) 军民融合打开市场空间(如菲利华军转民) [3] 5) 军工材料板块存在补涨空间(5月以来涨幅15.4% vs 军工指数21.55%) [3] - 截至8月6日,6家军工材料公司发布业绩预告,4家实现增长,净利润增速下限26.18%,上限中位数41.31% [7] 行业重要事件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特种所民机生产专线投产,满足大飞机批产提速需求 [8][25] - 大型客机机体材料市场规模未来20年超3万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目前C919材料主要依赖进口) [8][30] - "反内卷"政策有望改善材料企业生存环境,稳定民用材料价格 [9] - 广汽高域复合翼飞行汽车首飞,整机90%以上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24] - 中材科技主导修订三项复合材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4] 行业展望 1) 行业复苏:2025年"十四五"收官年需求集中释放,碳纤维大额订单显示确定性恢复 [10] 2) 价格博弈:军品降价趋势下需平衡低成本与高可靠性 [11] 3) 多流水发展:产业链重塑带来新机遇,产品竞争力将取代渠道优势 [12] 4) 材料多功能化:复合材料应用比重将持续提升 [13] 5) 新工艺发展:增材制造、纳米技术等特种加工工艺快速应用 [14] 6) 民用市场拓展: - 低空经济带动碳纤维需求 [14] - C919累计交付20架,国产替代市场空间3万亿 [15] - 商业航天推动新型热防护/耐高温材料发展 [16] - 人形机器人拉动钛合金/PEEK材料需求 [17] 重点公司 建议关注: - 碳纤维: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佳力奇 [18] - 高温合金:抚顺特钢、钢研高纳、航材股份 [18] - 钛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西部材料 [18] - 增材制造:铂力特、超卓航科 [18] - 隐身材料:华秦科技、佳驰科技 [18] 市场数据 - 7月原材料价格: - 电解镍12.27万元/吨(-0.65%) - 电解钴26.20万元/吨(+5.65%) - 海绵钛5.10万元/吨(+0.30%) - 丙烯腈0.82万元/吨(-0.61%) [31] - 预计2028年: - 高端钛合金(航空航天)市场规模200亿+(CAGR15%) - 碳纤维300亿+(CAGR17%) - 高温合金400亿+(CAGR15%) [43] - "十四五"期间主要军工材料产能实现翻番增长 [45]
AMG 2025Q2 锂精矿销售量环比增长 9%至 1.33 万吨,锂精矿平均成本环比下降 15%至 489 美元/吨(CIF,中国)
华西证券· 2025-08-01 15:4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6]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Q2锂精矿销售量环比增长9%至1.33万吨,但同比减少22% [1] - 锂精矿平均实现销售价格为621美元/吨(CIF,中国),环比下跌3% [1] - 锂精矿平均成本为489美元/吨(CIF,中国),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10% [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Q2收入为4.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3% [4] - 调整后毛利为9730.4万美元,同比增长60%,环比增长18% [4] - 营业利润为3362.2万美元,同比增长225% [5][7] -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153.7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100.2万美元 [7] - 调整后EBITDA为7100万美元,自2024Q1以来保持连续增长 [7] 生产经营情况 AMG Lithium - 2025Q2锂精矿销售量为13,278吨,环比增长9%,但同比减少22% [1] - 锂精矿运行产能为11万吨/年,扩建项目中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产量下降 [1] - 氢氧化锂精炼厂成功调试并生产出符合规格的材料,正在提升产能 [1] AMG Vanadium - 沙特阿拉伯"超级中心"一期项目按计划进行详细工程设计,关键设备已订购 [2] - 成功竞标沙特阿拉伯和中东地区大量废催化剂,降低供应波动性 [2] - 2025Q2收入下降4%至1.61亿美元,钒铁和钛合金产量下降 [10] - 调整后EBITDA为1500万美元,同比下降23% [12] AMG Technologies - 2025Q2收入同比增加53%至2.4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锑销售价格上涨 [13] - 调整后EBITDA为5300万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13] - 新订单签署5100万美元,订单出货比为0.63倍,订单积压量为3.91亿美元 [13] 财务业绩情况 总体情况 - 2025Q2调整后毛利率为22.2%,去年同期为16.7% [15] - 营业利润率为7.7%,去年同期为2.8% [15]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6.1%,去年同期为10.8% [15] - 流动资金为4.62亿美元,包括2.62亿美元非限制性现金和2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 [7] 分业务情况 AMG Lithium - 2025Q2收入为3699.7万美元,同比下降3% [9]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66%,主要因锂精矿单吨成本下降 [9] AMG Vanadium - 2025Q2调整后毛利润为2200万美元,同比下降10% [10] - 受益于《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第45X条款的关键材料国内生产补贴 [10] AMG Technologies - 2025Q2调整后毛利润为71130万美元,同比增长121% [18] - 营业利润为45844万美元,同比增长300% [18]
军工黎明破晓:337页PPT拆解新质战斗力崛起与“十五五”投资密码
材料汇· 2025-07-22 23:54
军工行业发展趋势 新质生产力驱动 - 军工领域新质生产力是保障装备领先战斗力的基础,"十四五"以来国防工业迎来扩产大周期,技术成熟度提升,供应链能力完善,形成"内循环"物质基础 [4] - 2022年后行业受人事调整、需求不明朗、降价压力等因素影响扩产节奏降温,但"十四五"末需求补偿式增长将带动供给侧回暖,2027年建设目标迫在眉睫 [4] - 创新驱动和效率驱动成为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军贸等新兴领域将推动"大军工"双循环格局形成 [5] "十五五"前瞻趋势 - 低成本化:武器装备面临多快好省约束,需从体系成本、全寿命周期成本视角优化,采购成本并非决定性环节 [7][8] - 无人化与智能化:无人机、无人地面平台等系统改变战争形态,军事智能化成为继机械化、信息化后的新变革动力 [9][10] - 全球化:全球军贸快速增长,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叠加"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内外兼修"发展 [11][12] - "大军工"化:行业扩容至民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市场空间数量级提升 [13][14] 资本市场动态 并购与市值管理 - 军工行业将迎来理性并购潮,围绕产业链延伸、科技创新展开,政策支持但需避免冲动型并购 [15] - 市值管理成为上市公司必选题,军工央国企考核强化推动重视度提升,民参军企业需系统化规范管理 [16][17] - 耐心资本支持长期发展,一级市场投早投小投新,二级市场增加长期资金入市稳定估值 [18] 投资机会判断 - 2024年9月以来行业回暖,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领域打开天花板,估值体系重塑 [19][20] - 投资节奏分四阶段:超跌领域修复、权重股配置、订单业绩兑现双击、行业特殊性溢价 [20] - 重点关注无人装备、军事智能化、卫星互联网等新质领域,以及军民结合的"大军工"赛道 [21] 细分赛道分析 军工主赛道 - 航空:新型机型列装需求迫切,军贸和低空经济提升产业天花板 [35] - 船舶:海军远海防卫转型推动舰船需求,航母协同作战带来配套机会 [35] - 军工电子:智能化+国产替代驱动,新产品研发周期提供增长动能 [35] - 军工材料: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高性能材料应用深化,增材制造等新工艺发展 [36][37] 新材料应用 - 钛合金:轻量化结构件需求量大,成本降低推动应用扩展 [37] - 碳纤维:航空航天领域快速渗透,引领轻质化浪潮 [37] - 吸波材料:隐身需求带动多频谱隐身技术发展 [37] - 重点企业包括宝钛股份、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等 [38] 市场空间评估 - 航空、导弹、船舶等传统赛道维持稳健增长,利润率受降价影响 [40] - 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军贸等新赛道市场空间评级最高(+++),利润空间和增速突出 [40] - 军事智能化、无人装备等新域新质领域兼具高增长和技术壁垒优势 [40]
“果链”公司众山新材启动上市辅导,高凯技术折戟科创板重启A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7-17 14:58
辅导备案登记受理 - 7月7日-7月13日有5家公司境内发行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获受理 [2] 湖南省美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月8日向湖南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3] - 公司是专业从事先进陶瓷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3] - 自2022年A轮融资至2025年B轮融资累计进行2次融资 投资方包括兴湘资本、湖南高新创投、湘江国投等 [3] - 控股股东方豪杰持股69.20% 湖南艾华控股直接持股12.80% [3] 浙江万得福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月9日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4] - 主营业务为食品级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原材料的普通塑料餐具和高档仿金属塑料餐具研发生产销售 [5] - 2020年实施过1次证券融资活动 [6] - 控股股东张一为持股57.90% 管建化持股5.68% 田莉持股3.64% [7] 广州众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7月10日向广东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8] - 2025年5月更名为"广州众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为高精度金属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钛合金、钛铝复合等 服务苹果、特斯拉等30余家行业龙头 [9] - 自2022年至2024年累计融资9次 投资方包括广州安德西盈股权投资、博燊(海南)投资等 [9] - 控股股东厦门墨力发展持股49.52% 广州简捷商务服务持股6.40% 朱华明持股5.46% [10]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7月11日向深圳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辅导机构为五矿证券 [11] - 主要从事先进计算体系与先进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发 [12] - 控股股东成都大诚投资持股25.30% 四川国经扬华集团持股18.98% 成都宏达未来企业持股17.07% [12] 江苏高凯精密流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7月11日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3] - 致力于压电驱动精密流体控制技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13] - 2018年进行过1次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前海英华、正道创投、汇川技术 [13] - 控股股东刘建芳持股43.10% 常州高泰企业管理持股15.57% 常州正道智远创业投资持股7.38% [14] - 曾于2021年6月申请科创板上市 2021年12月因撤回申请终止审核 [14] 辅导备案终止 - 7月7日-7月13日有1家公司境内发行上市辅导备案终止 [17] - 深圳市泛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7日终止辅导备案 2021年6月进入辅导期 国信证券为保荐人 [18][19] - 公司是集药物研发、生产、专业营销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型医药企业 [19]
军工材料月报:半年度行情分析及展望-20250713
中航证券· 2025-07-13 2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较年初上涨21.41%,涨幅领先国防军工(申万)指数和大盘,其标的PE(TTM)较年初上涨10.20% [2] -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不佳,但地缘政治冲突和纪念活动提升市场对军工行业预期,带动军工材料板块行情修复 [2] - 2025年多家军工材料上市公司公告重大合同和扩产计划,侧面反映业绩或将反转修复 [6] - 海洋经济利好政策支持下,将进入爆发期,牵引高性能材料发展 [6] - 对2025年下半年军工材料业绩及行情持乐观态度,业绩有望修复,活跃主题将提振板块行情 [6] - 高性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创造更多成型可能性,碳纤维应用广泛带动国产市场发展,新产业为企业提供新增量 [6][7] - 2025年军工材料行业或逐步复苏,需求集中释放,行业确定性恢复 [8] - 军品降价与产品可靠性存在掣肘,需求修复时以量换价是行业成熟表现 [9] - 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明显,产品优势将成核心竞争力,优质企业迎来新机遇 [10] - 武器装备对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提升,复合材料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11] - 增材制造和特种加工等新工艺迎来快速发展 [12][13] -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低空经济、大飞机、商业航天、机器人等领域 [13][14][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事件及公告 国内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宁波材料所连续碳化硅纤维性能优异,有望用于极端环境 [21] - 山东莱威新材料将投资建设项目,助推经开区产业发展 [21] - 湖南泽睿新材料推出两款复合材料新产品,有重大战略意义 [22] - 北京微光启航科技推出“WG - 1微光一号”火箭,实现结构减重 [22] 国内军工材料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中航高科子公司开展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23] - 隆达股份对孙公司追加投资4000万美元 [25] - 天宜上佳证券简称变更为“天宜新材” [25] - 中简科技拟投资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产品项目 [26] - 上大股份获批成为技术中心单位 [27] - 光威复材子公司签订补充物资采购合同 [27] - 佳驰科技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展电磁业务 [28][29] - 宝钛股份增资取得万豪钛金51%股权,新增熔炼产能 [29] 海外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Hexcel与JETZERO合作开发复合材料,突破制造技术 [30] - VELO3D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合作,提升增材制造能力 [30] - 法国达索航空与印度塔塔公司签署协议,在印制造“阵风”战斗机机身部段 [31] - 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获投资,增强开放式技术 [32] 军工材料产业分析 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 高性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实现火箭减重和产品轻量化,碳纤维应用广泛,新产业提供新增量 [33][34] 原材料成本 - 6月高温合金中电解镍价格平稳,电解钴价格上升,钛合金中海绵钛价格上涨,碳纤维中丙烯腈价格走低 [35] 军工材料行业资本市场现状 军工材料月度行情表现 - 6月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涨11.12%,跑赢行业0.23个百分点,涨跌幅前三为超卓航科、佳力奇、金天钛业,后三为光启技术、佳驰科技、天力复合 [37][38] 军工材料板块行情分析 - 2025年上半年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涨幅领先,PE(TTM)上涨,业绩有望修复,活跃主题将提振行情 [41][44] 军工材料行业估值有所提高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市盈率为51.11倍,环比上升3.68%,处于2018年以来的58%分位 [45] 军工材料行业重要投资逻辑 - 备产需求明确,订单落地将提振业绩,中高端材料应用领域和比例提升,预计2028年三种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 [48][49] - 军品降价与可靠性存在掣肘,需求修复时以量换价 [50][51][54] - 产业链多流水发展,产品优势成核心竞争力 [54] - 军工企业可拓展业务和客户,形成军民“双轮驱动” [54] 建议关注 - 关注光威复材等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等高温合金、西部超导等钛合金、铂力特等增材制造、华秦科技等隐身材料、北摩高科等碳碳复材相关企业 [17][55]
受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 抚顺特钢上半年净利润预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8:59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亿元至-2.6亿元,同比减少214.06%至231.60%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非净利润为-3亿元至-2.6亿元,同比减少217.24%至235.27% [1] - 上年同期净利润2.28亿元,扣非净利润2.22亿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部分产品订单及价格较上期下降 [1] - 新建项目转固投产后实际产量低于预期,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上升 [1] - 提升产品质量管控导致质量成本升高 [1] 2024年经营数据 - 钢产量60.39万吨,同比减少10.91% [2] - 钢材产量44.05万吨,同比减少13.04% [2] - "三高一特"产品入库8.68万吨,同比提升14.25% [2] - 营业收入84.84亿元,同比降低1.06% [2] - 净利润1.12亿元,同比降低69.18% [2]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净利润-1.25亿元,上年同期为1.15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1.23亿元,上年同期为1.06亿元 [2] 产品结构调整 - 2024年持续进行品种结构调整,高附加值产品技改项目投产 [2] - 高端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保证收入稳定 [2] - 未来将继续调整品种结构,高端产品产量持续提高 [2] 产品价格与订单 - 高端产品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售价较前期降低 [2] - 继续降价空间有限,2025年3月起超高强度钢订单增长 [2] 产能与成本 - 部分项目投产后未完全达产达效,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上升 [3] - 需求恢复后新产能完全达产达效,收益预计大于折旧成本上升 [3] 出口业务 - 出口以工模具钢、汽车钢为主,出口地包括欧美、南美、亚洲等 [3] - 出口韩国汽车钢大幅降低,出口欧洲、东南亚工模具钢、不锈钢持续增长 [3] - 每年出口收入约3000万美元 [3]
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专题论坛举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12:50
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专题论坛 - 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聚焦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 [1] - 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的近60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与论坛 [1] - 4位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1] 专题报告内容 - 哈尔滨工业大学陈瑞润教授报告《超高强韧钛合金的组织构筑及性能》 [3] - 北京工业大学李洪义教授报告《钛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固载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 [5]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金国研究员报告《增材制造高温合金材料与工艺研发》 [5] - 北京理工大学王俊升教授报告《航空航天铝锂、镁锂合金智能设计与加工》 [7] 研讨主题 - 新型高强度铝合金在航空航天结构件中的应用研究 [7] - 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长期服役性能研究 [7] -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 [7] -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隐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7] - 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的表面防护与涂层技术研究 [7]
深海科技:国家战略新引擎驱动,深海产业迎1-10跨越式发展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海上风电 - **公司**:中国海防、极致股份、中科海讯、长盈通、西部材料、西部超导、宝钛、金天钛业、中船防务、中国动力、湘电股份、王子新材、中船科技、蛟龙船艇、中集集团、东方电缆、中天科技、振华重工、海兰信、中国移动、吉智股份、帝听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行情**:2025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引发市场关注,3 月相关个股迎来第一波行情,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深度探讨深海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方向,引发第二波行情,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的新方向通常当年至少有两波以上行情[2] 2. **产业特点**:深海产业具备持续性、爆发性和军民融合性,政策规划瞄准 2027 年、2035 年甚至更远,2023 - 2025 年实验论证后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并拓展到民用领域[3][10] 3. **政策影响**:中央与地方政策协同推进,广东、上海、厦门等地发布相关文件或召开会议强调深海发展,现代海洋城市可能出台地方政策和资金支持,国家队孵化技术推动产业发展[11] 4. **产业链结构**:分为上游材料和装备、中游平台和设施、下游应用领域,下游攻防体系建设是重点,还有油气开采、深水勘探和深海养殖等[12] 5. **海上风电潜力**:全球可用海上风电资源超 710 亿千瓦,70%以上位于深远海,开发利用率不足 0.5%,中国可开发量超 12 亿千瓦,相关企业将受益[14] 6. **中游关键要素**:包括舰船、水下基础设施和无人平台,舰船承担指挥中心角色,无人平台将大规模发展[15] 7. **海底监听网与空间站**:上海计划建造 100 个海底监听网站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已在广州启动建设,相关项目涉及环节将受益[16] 8. **水下数据中心**:以 100 个数据舱为例,相较陆地传统数据中心每年节省 1.22 亿千瓦时电量及 10.5 万吨淡水,海南计划分三期建设 137 个数据仓,有望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推广[17][18] 9. **材料推荐**:钛合金具备多种优异性能,能满足深水极端环境要求,应用于耐压壳和关键结构件,推荐西部材料、金天钛业和西部超导[19][20] 10. **声呐技术**:是水下唯一远距离传输介质,在侦察、通信、导航定位等环节广泛应用,推荐中国海防、中科海讯、吉智股份子公司帝听和长盈通[21] 11.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降低燃料消耗,提高推进效率,为舰船提供充足电力,符合安静性要求,受益企业有湘电股份和中国动力[22] 12. **电磁发射技术**:具有发射速度高、启动时间短等优势,是大浅深发射最佳解决方案,推荐湘电股份和王子新材[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发展目标**:中国发展深海外洋资源集中于国家安全防护、资源探测与开发,水下防护是重中之重,目标是建立全域综合侦查及对抗能力,解决国内资源短缺问题,提升大国竞争力[1][9] 2. **与其他产业关系**: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同级,与传统蓝色经济相互包含,是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关系中的关键部分[1][5][8] 3. **近期资金流向**:近期政策频出,短期资金可能向海工、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民用方向延伸,但长期特种方向需求更具持续性[1][6]
联合解读海洋经济&深海科技
2025-07-01 08: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海洋经济、深海科技、海上风电、海缆、海洋科学观测和资源开发、海底数据中心、深海机械、海洋装备、建筑建材、油气开采、深水油气开采 - **公司**:中天科技、亨通光电、通光光电、微光股份、迪威尔、亚星锚链、威光股份、季博链、中国海防、湘电股份、图南股份、海南华铁、中材科技、时代新材、范亚威图公司、中海万泰、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利伯顿 [1][2][7][10][12][14][17][19][20][21][27][28][2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海洋经济和深海科技投资机会大** - 2025 年是重要投资主题,反映高层战略意图,2024 年海洋经济突破 10 万亿元,占 GDP 比重接近 8%,拉动经济超百十个点 [2] - 政府首次将深海科技列入工作报告,后续政策支持力度将提升,全国将建多个海洋经济示范区 [1][2] - 深海科技行业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达 9200 亿元以上,2025 - 2030 年年均增长率 11%左右,深水油气、水下无人机和沿海风电推进最快 [2][11] 2. **海上风电前景广阔** - 是 2025 年国家核心战略,中国沿岸线有 6000GW 以上容量潜力,远超目前六七十 GW [1][4] - 向深远海发展带来设备制造、安装维护及配套服务等投资机会,利好通信行业 [1][4] 3. **海上风电推动海缆产业增长** - 深远海风电项目使海底电缆长度和电压等级增加,单价显著提升,1GW 风电项目投资从 15 亿增至 25 亿 [1][5][6] - 2025 年海上风电建设加速抢装,大规模招标频繁,行业公司业绩预计全面向好 [1][6] 4. **海洋科学观测和资源开发影响相关产业** - 增加对高质量海底光电复合缆需求,主要生产商为中天科技和亨通光电 [7] - 中国在全球跨洋通信领域占比仅约 5%,亨通光电表现突出,有很大发展空间 [7] 5. **海底数据中心有良好成长性** - 处于试点阶段,可应对服务器功耗和散热问题,未来可能需大量海底电缆和光缆 [8] 6. **国防海洋监测与保护重要** - 小目标雷达等技术应用有助于监测战略目标和保护国家领土,关注中天科技、通光光电等公司产品,估值低且增长潜力好 [1][9] 7. **深海机械行业投资机会多** - 包括深潜器与机器人、深水油气开发等装备,微光股份、迪威尔、亚星锚链等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 30%,估值低 [2][10] 8. **海洋装备领域发展快** - 技术成型、路径明确,短期内有公开变化,27 年前建军百年目标前有实质性进展,关注基建、材料、水下通信和动力系统方向 [17] 9. **深海科技在建筑建材领域有应用** - 海底数据中心可满足数据出海需求,海南华铁计划建设离岸数据中心,今年算力租赁交付订单 13 亿,传统设备租赁业务 260 亿资产完成上链 [21][23] - 深海风电产业链关注风电叶片和风电涂料领域,中材科技 2025 年和 2026 年业绩预计分别达 16 亿和 20 亿以上 [21] 10. **油气开采领域受益于深海科技发展** - 与政策匹配,解决战略资源安全问题,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 70%,天然气依存度 40%,海上产量增量贡献大,中海油产量增速 6% [22] - 中海油技术突破,深水作业能力达 1500 米水深,95%探矿权在其手中,聚焦中海油系油服标的 [22][24] 11. **深水油气开采产业链情况** - 包括勘探、开发和生产三个环节,周期 3 - 5 年,勘探先受益,其次开发,最后生产 [25] - 资本开支中,勘探占比约 20%,开发占比约 60%,生产占比约 20% [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威光股份在深海科技领域关注深海技术和机器人业务,全年预计收入约 3.5 亿元,市盈率约 20 倍 [12] - 迪威尔 2025 年 1 - 5 月订单同比增速 17.4%,四月份订单金额 1.7 亿元,同比增长 70%,五月份订单金额 1.3 亿元,同比增长 18%,深海断件占整体订单比例超 60% [13] - 季博链公司核心产品是 ROV(遥控潜水器),在国内市场稀缺,是行业领先者 [14]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写入,地方和中央政策将加码 [15][16] - 钛合金是水下建设重要材料,西部材料和宝钛股份是重要企业 [18] - 水下通信设备核心是声呐系统,中国海防是唯一专注声呐设备制造企业 [19] - 动力系统发展趋势包括全电推进、电力弹射和综合电力系统,湘电股份处于历史底部,图南股份在航发改推进系统有优势 [20] - 范亚威图公司的 TRT 电缆在行业内领先,参与可控核聚变项目 [21] - 中海万泰公司从事钻完井工具装备智能工厂建设,承担国家深水油气装备项目 [27] - 全球美国三大石油服务公司在深水领域技术垄断,中海油服是第四家突破并提升国产化替代率的公司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