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衰老

搜索文档
颠覆性发现:Nature Aging论文证实,衰老相关炎症并非普遍存在
生物世界· 2025-07-07 15:24
炎症性衰老研究 - 核心观点:炎症性衰老(inflammaging)在不同人群中并不具有普遍性,生活方式工业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可能不会经历炎症性衰老,这表明炎症性衰老可能是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副产物[1][7] 研究背景 - 短期炎症对治愈感染至关重要,但长期炎症暴露(炎症性衰老)会增加生物学衰老和年龄相关性疾病的风险,此前不确定其对所有人群的影响是否一致[4] 研究方法 - 研究团队比较了工业化人群(意大利InCHIANTI数据集和新加坡纵向老龄化研究)和非工业化人群(玻利维亚Tsimane人和马来西亚Orang Asli人)的19种细胞因子炎症性衰老轴[5] - 评估了细胞因子轴结构的相似性、与年龄增长的关系以及与健康结果的关联[5] 研究结果 - 工业化人群中炎症随年龄增加且与慢性疾病(如卒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相关[7] - 非工业化人群(Tsimane人和Orang Asli人)的细胞因子轴结构明显不同,与年龄几乎没有关联,也未发现炎症随年龄增加[5][7] - 约66%的Tsimane人至少感染一种肠道寄生虫,超过70%的Orang Asli人有常见感染,但炎症基础水平不随年龄上升,且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极少见或几乎不存在[6] 研究意义 - 挑战了炎症性衰老的现有范式,强调在研究衰老时需考虑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8] - 进一步探索特定环境条件如何调节炎症性衰老及其对健康结局的影响,可能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预防年龄相关性疾病[8]
Nature:炎症是衰老之源
36氪· 2025-05-09 08:40
衰老与慢性炎症机制 - 巨噬细胞线粒体随年龄增长丧失钙离子摄取能力,导致钙信号功能下降并引发免疫系统慢性激活[1] - 线粒体钙信号障碍引发NF-κB炎症通路持续开启,形成"线粒体钙信号障碍→免疫系统慢性激活→炎症性衰老"链条[2][3] - 慢性炎症系统性损害大脑神经元(增加阿尔茨海默症风险)、肌肉组织(IL-6升高致肌无力)及代谢功能(诱导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5] 抗炎饮食策略 - 核心抗炎食物包括深色绿叶蔬菜(菠菜、羽衣甘蓝)、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浆果(蓝莓)及富含Omega-3的深海鱼(每周2-3次)[9][10] - 需限制精制碳水、反式脂肪(油炸食品)、加工肉类及红肉,避免高温烹饪产生的AGEs[14][15][16][17] - 特级初榨橄榄油、全谷物(糙米、燕麦)、香料(姜黄、肉桂)及镁(坚果、绿叶菜)具有显著抗炎效果[10][11][12][13] 运动与炎症调控 - 规律运动通过释放抗炎肌细胞因子(如IL-10、BDNF)和减少内脏脂肪降低炎症[21][22] - 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结合力量训练(每周2-3次)可产生协同抗炎效应[23][24] - 需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炎症反弹,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需注意强度控制[25][26] 生活方式多维干预 - 睡眠不足(<7小时)会升高CRP、IL-6等炎症标志物,建议维持7-9小时高质量睡眠[27][28] - 慢性压力通过HPA轴激活和肠道菌群紊乱加剧炎症,需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29][30][31] - 需控制体重(尤其腹部脂肪)、戒烟限酒、减少PM2.5等环境暴露以阻断炎症源[32][33][34] 补充剂辅助方案 - Omega-3鱼油、姜黄素、维生素D(缺乏时)和益生菌具有临床验证的抗炎潜力[37] - 辅酶Q10、白藜芦醇、NAD+前体(如NMN)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间接调控炎症[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