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电新能源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盘江股份拟9.62亿布局风光电 持续推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
长江商报· 2025-06-09 07:24
新能源电力布局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9.62亿元建设风电与光伏项目,新增装机规模170MW [1][2] - 具体项目包括盘州市落喜河风电场(投资7.21亿元,装机120MW)和盘州市响水镇大龙潭一期农业光伏电站(投资2.41亿元,装机50MW) [2] - 采用"风光储一体化"模式降低配套成本,共享110kV升压站 [2] - 截至2025年5月30日,公司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达377万千瓦,已并网296万千瓦 [1][2] - 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188万千瓦 [2] - 新能源发电板块2025年一季度贡献营业收入3.2亿元,毛利率达45.6% [2] 煤电一体化发展 - 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炼焦煤企业,拥有煤炭资源储量81.43亿吨,可采储量39.49亿吨 [3] - 2024年原煤产量1446万吨,商品煤产量945万吨,销量784万吨 [3] - 2023年12月拟投资66.7亿元建设2×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 [3] - 已建成4×66万千瓦火电机组,年消耗自产低卡混煤和无烟煤超800万吨 [3] - 采用"坑口电厂"模式使煤炭业务利润率较纯贸易模式高出8-10个百分点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9.0亿元,同比下降5.4%;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85.8%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82亿元,同比增长27.33%;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元 [4] - 亏损原因包括煤炭开采成本上涨、精煤均价下降和新并网光伏项目爬坡期 [4]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290.7%至9029万元 [4] - 资产负债率74.89%,较年初上升1.33个百分点 [4]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0: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以煤炭生产、先进煤电及新能源发电一体化发展为主导的综合型能源企业,业务涉及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以及电力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煤炭和电力 [5] - 2024年生产商品煤944.73万吨,销售商品煤784.19万吨,发电量651,472.40万度,上网电量608,201.59万度(其中新能源发电110,768.46万度),平均上网电价0.3671元/度(不含税) [8]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89,973.49万元,利润总额19,785.3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415.94万元 [8]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40元人民币(含税),共派发现金股利8,586.50万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82.44% [4] - 分配以总股本2,146,624,894股为基数,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4][27] 发展战略 - 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战略定位,坚定煤电主业发展方向,深入推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 [10] - 稳步发展煤炭产业,全面摸清资源底数,推动煤炭开采技术创新,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途径 [11] - 以盘江新光和盘江普定两个火电厂为中心,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项目,建成盘州和安顺两个多能互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12] 经营计划 - 2025年计划生产原煤1,561万吨,生产商品煤1,020万吨,发电量144.21亿千瓦时,营业总收入117.74亿元,利润总额5亿元 [13] - 重点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和环保风险,筑牢安全基础,抓好风险防范 [14][15][16] - 统筹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稳步发展煤炭产业,推动煤电一体化发展,优化电力项目投资 [17][18][19] - 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和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价值创造水平 [21][22][23] - 统筹生产与经营,稳住生产提升质量,抓好经营管控,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4][25] 行业背景 - 2024年我国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稳步上升 [5] - 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具有主体地位和压舱石作用,公司立足深厚的煤炭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禀赋,着力做好"富矿精开" [11] - 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需充分发挥煤电新能源多能互补优势,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深度融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