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电力
icon
搜索文档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3:42
核心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板块,重点布局津冀、长江经济带及珠三角等中东南地区[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准装机规模7.85GW,同比增长12.85%;并网装机规模5.91GW,同比增长23.98%[4] - 报告期内累计发电4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0%;实现营业收入约19.22亿元,同比增长2.07%[4] 战略布局与项目进展 - 提出构建"清洁电力、低碳产品、电算协同"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以应对限电和电价波动风险[5] - 自主研发的天津西青区120MW渔光互补项目获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及质量管理成果奖2项[5] - 广西贵港150MW光伏项目获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及工法4项;河北满城300MW光伏项目获质量管理成果奖6项[5] - 金开伊吾一期算力集群项目在供需紧张环境下有序推进并完成开机点亮[6] 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项目固定资产台账管理系统"获发明专利1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7] - 主编团体标准《风电场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并建立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体系[7] - 发布两项大模型训练平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参与国际标准《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资源管理》编制[7] - 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国家能源局中期评估[8] - 联合南开大学开展甲醇发动机技术研究,成功应用于中石油陕西榆林甲醇代油供电项目[8]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控股股东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累计增持62,823,519股(占总股本3.15%),增持金额3.57亿元[9] - 部分董高及核心骨干自愿增持1,424,800股,增持金额773.52万元[9] - 2024年度累计分红金额达5.42亿元(含半年度分红1.97亿元及回购金额1.48亿元),占年度净利润67.51%[10] - 拟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派1元,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97亿元,占上半年净利润44.77%[1][10]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报告期内披露公告及文件共91份,上证e互动回复率100%,接待投资者热线220余次[12] - 修订《公司章程》等20项制度,发布主题文章33篇,部分获新华社及天津国资转载[12] - 通过三次非公开发行引入央国企战略投资人,优化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13] 财务与资金状况 - 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26.72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投项目25.33亿元[26][3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48亿元(含利息)[29] - 部分募投项目出现亏损,主要因区域限电及电价调整影响发电收入[34]
金开新能: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12
核心观点 公司积极落实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通过聚焦新能源主业、构建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强化股东回报机制、优化信息披露和治理结构等措施 推动业务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增长 [1][2][9]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 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 重点布局津冀、长江经济带及珠三角等中东南地区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45.8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00% 实现营业收入约19.22亿元 同比增长2.07% [1] - 提出"清洁电力、低碳产品、电算协同"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 应对限电提升和电价波动风险 [2] - 清洁电力方面定向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新疆、西藏等地区 开发优质风电和消纳保障性强的光伏项目 报告期内获得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电力建设工法4项及中电建协质量管理成果奖8项 [2] - 低碳产品方面围绕"绿电+"产业融合 与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用户合作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及绿电直供业务 同时推进新型绿色化工、绿色冶炼及高端合金制造一体化项目 [3] - 电算协同方面建设高端算力基础设施及管理平台 探索AI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 金开伊吾一期算力集群项目已完成开机点亮 [3] 科技创新 - 通过深化产研协同构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创新闭环 [3] - 生产运营创新方面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项目固定资产台账管理系统获发明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1项 主编团体标准《风电场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发布 [4] - 数字化创新方面发布《AIIAPG0146-2024大模型训练平台技术要求》和《AIIAPG0147-2024大模型推理平台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 深度参与国际标准《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资源管理》编制 [4][5] - 产学研用方面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国家能源局中期评估 联合南开大学开展甲醇发动机设备及技术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中石油项目 [5] 股东回报 - 控股股东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股份至399,502,592股 占总股本的20.00% [5] - 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自愿承诺增持公司股份合计不低于1,080万元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合计增持1,424,800股 [6] - 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约1.97亿元 结合半年度分红1.97亿元及年度回购金额1.48亿元 累计分红金额达5.42亿元 占2024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7.51% [6] - 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97亿元 占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4.77% [7]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 报告期内披露公告及各类文件共91份 保持上证e互动有效回复率100% 完成220余次投资者热线沟通 举办年度及季度业绩说明会 [7] - 修订《公司章程》等20项制度 发布各类主题文章共计33篇 部分获新华社和天津国资转载 [7] - 通过投资者热线、电子邮件、E互动、业绩说明会、券商策略会、路演等活动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注重与行业协会和媒体单位的协同 [8] 公司治理 -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与产业机构的协同效应加强 [9] - 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和天津国资委"央地协同"混改典范及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改革试点企业 拥有先进高效的治理结构和专业领先的董事会 [9] - 持续修订完善公司治理相关制度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董事会建设 [9]
阳光电源(300274.SZ)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0:37
公司战略举措 - 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并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1] - 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2025年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报告.pdf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45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领跑世界。截至 2025 年 6 月,国家电网 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中,新能源接入节点达 5600 个,总规模突破 16 亿千瓦,部分地区新能源占比超过 70%。这一深刻变革重塑了电网形态,也对短路电流计算这一核心技术提出了颠覆性挑战。《2025 年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报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一、技术变革的时代背景 传统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计算基于同步发电机的物理特性,采用等效电压源法即可精准求解。但新能源场站通过电力电子变流器并网,其短路电流特性 由控制算法决定,不同厂商的设备响应差异显著。例如双馈风机在电压跌落时会切换运行模式:电压高于阈值时表现为受控电流源,电压过低则切换为阻 抗模型。这种特性使得传统计算方法误差率高达 31.1%,而新方法通过分类建模将误差降低至 14.4%。 在 26 节点电网测试中,新方法计算值与电磁暂态仿真结果的偏差较传统方法降低 18.4%,显著提升设备选型安全性。 三、电力电子化电网的应对之道 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接入彻底改变了短路电流的生成机制。报告提出的 ...
宝新能源上半年净利增长53%,58岁董事长邹锦开去年卸任总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7亿元,同比增长17.3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亿元,同比增长52.62%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2.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96亿元,同比上涨44.63% [1]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邹锦开2024年薪酬234万元,较2023年210万元上涨11.43% [3] - 2022至2024年薪酬分别为180万元、210万元及234万元,实现连续两年涨薪 [3] - 2024年行业平均薪酬90.23万元,公司董事长薪酬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邹锦开自2021年4月起担任董事会董事长,2024年5月连任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 [2] - 现任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及子公司广东宝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 - 兼任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具有高级建筑师和一级注册建筑师专业资格 [2]
韩政府公布新能源电力输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商务部网站· 2025-08-20 23:37
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 - 韩国计划到2030年建设以西海岸为中心的全国高压直流电力输送网络(HVDC)并扩大至2040年覆盖全国 [1]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从35.1GW扩大至2030年78GW 增幅达122% [1] - 输电线路将从37169 c-km扩展至2030年48592 c-km 增加30.7% [1] 多元化发电设施建设 - 将扩大农业 产业园区和水上光伏基地的发电设施规模 [1] - 计划建设海上风电园区及配套专用港口设施 [1] - 在全罗南道和京畿道东南部规划建设"RE100"产业园区 [1] 企业碳管理服务 - 为出口型企业提供碳排放量计算及碳减排帮扶一站式服务 [1]
卧龙新能召开上半年业绩说明会 新能源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69%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15:45
新能源业务整合与协同发展 - 公司2025年新能源板块实现净利润1638万元,同比增长169% [2] - 新能源板块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6247.12万元 [2] - 公司围绕光伏、风电、氢储能等优质新能源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2] - 未来公司将融合风光储氢业务优势,搭建产业生态,拉长生产链 [3] -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电化学技术、工程及电气化技术的结合强化新能源技术优势 [3] - 计划通过市场融合、产品融合及运营融合打造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 [3] 龙能电力光伏业务表现 - 龙能电力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2.77% [3] - 龙能电力持有电站规模新增35MW [3] - 国内业务覆盖14个省份,海外业务主要在东南亚及北美等区域 [3] - 主要客户包括牧原股份、双胞胎集团、通威新能源等企业 [3]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公司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3] - 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接待日和股东会等形式提供更多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的机会 [3] - 开通多种沟通渠道保障投资者知情权,实现公司与投资者的良性互动 [3]
峰潮投资创始人高朝:从沙特财团高管到千亿级中东出海摆渡人
搜狐财经· 2025-08-15 18:26
对当下在出海全球化路上的中国企业来说,中东市场正书写新的叙事。峰潮投资及高朝的名字,恰似其商业哲学的精髓:"潮"领变革,"朝"向曙光。 2025年6月末的苏州,在峰潮投资创始人高朝的推动下,两场签约折射出中沙能源合作的新范式。 先是苏州工业园区和沙特ACWA Power的政企协同。在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见证下,全球能源巨头ACWA Power落子中国区运营总部,双方将在新能源电 力、绿氢等领域共建产业集群,强化江苏"一带一路"新能源桥头堡地位。紧随其后的是协鑫集团和沙电投资的产融共舞。双方携手启动风电、光伏、储能 等新型电力系统合作,打造跨国零碳技术同盟。 两场签约如同绿电丝路上的双子星轨,折射出高朝主张的"先Give再Take"的出海中东市场商业哲学。水到渠成的背后,是高朝对中东市场及中国企业出海 全球化浪潮十年经验积累的精准洞察。在汇丰银行工作期间,高朝曾服务诸多中东大家族企业,也因此作为中国区首位员工加入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 2023年创立峰潮投资资本(Sinarab Investment)后,他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优秀企业出海,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投资顾问和融资等服务,通过投资孵化赋 能绿地项目,双向助力中东 ...
卧龙新能: 卧龙新能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08 22: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代码为600173 简称卧龙新能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A股 [1] - 董事会秘书宋燕 证券事务代表朱贞瑾 联系方式0575-89289212 办公地址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复兴西路555号 [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1.98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5.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未披露具体数值 [1]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1.50亿元 同比增长36.38% 利润总额1.31亿元 同比下降20.48%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0.49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未披露具体数值 [1]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户数20,397户 前10名股东持股比例合计65.66% [2] - 第一大股东浙江卧龙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4.84% 质押3000万股 第二大股东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93% [2] - 控股股东卧龙置业与一致行动人卧龙控股合计持股46.01% 其他股东持股分散 无关联关系 [2] 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 - 2025年1-3月完成对龙能电力 卧龙储能 卧龙氢能及舜丰电力四家新能源公司的收购 切入光伏 风电 氢储能领域 [3] - 2025年6月出售上海矿业90%股份 退出铜精矿贸易业务 解决与浙江矿业的同业竞争问题 [3] - 通过资产出售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业务 响应国家双碳政策 寻求可持续增长点 [3] - 战略转型聚焦光伏 风电 氢储能领域 加强核心技术建设 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增强核心竞争力 [3]
新能源项目补贴回款受影响,立新能源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超90%
华夏时报· 2025-08-08 15: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亿元,同比下滑6.02% [1] - 归母净利润895.17万元,同比下滑90.17% [1] - 扣非净利润421.47万元,同比下滑95.40% [1] - 业绩下滑主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4841.04万元,外送项目发电收入同比下降4297万元,毛利率下降6.32% [1] 应收账款与补贴情况 - 应收账款从2022年14.84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1.89亿元 [4] - 账龄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从11.07亿元增至13.44亿元,五年以上从2.67亿元增至4.43亿元 [4]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收到补贴19.41亿元,尚有26.77亿元未收回,补贴占应收账款比例98.29% [6] - 15个享有补贴项目中5个已纳入第一批合规清单,10个尚未纳入 [4] 业务布局与资源禀赋 - 主营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主要位于新疆 [2] - 新疆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8亿千瓦,占全国15.4%,居全国第二 [2] - 新疆年日照时数2550-3500小时,年辐射总量全国第二 [2] - 已投产装机规模2734MW(含160MW独立储能),在建风光电1100MW、独立储能1200MW [3]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68.67%升至2025年上半年80.83% [7] - 短期借款从2022年1.25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6.35亿元 [8] - 新能源项目建设资金中自有资金占比20%,借款占比80% [7] 储能与外送项目 - 投资17.76亿元建设和田县300MW/1200MWh、皮山县200MW/800MWh独立储能项目 [9] - 拥有多个"天中直流"和"吉泉直流"外送配套电源项目 [9] - 2025年上半年因电网检修导致外送项目限电率上升,影响发电收入4297万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