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出海

搜索文档
Labubu背后:玩具出海如何撕掉“代工”标签
虎嗅· 2025-06-12 12:2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玩具行业品牌化转型初显成效,2024年自主品牌为主的一般贸易玩具出口占比达65.51% [2] - 外贸代工工厂仍占行业多数,受订单波动与低附加值生产模式制约,利润微薄且缺乏议价权 [2] - 2022年9月起中国玩具出口结束26个月增长神话,2024年连续两年负增长后2025年又遭遇高关税冲击 [3] - 多家玩具企业反馈利润率下滑,人工、原材料、海运费等成本上涨但客户对价格敏感度提高 [7] 美国市场依赖与应对 - 美国是中国玩具出口第一大市场,2024年对美出口105.5亿美元(占总额26.46%),同比增长4.24% [5] - 美国市场约75%的玩偶、三轮车等玩具产自中国,美泰/孩之宝约40%在美产品来自中国 [6] - 美国订单占部分厂商总订单量超50%,回款周期短(2个月内)优于其他市场(半年以上) [4] - 关税波动导致部分工厂关停生产线,企业被动观望但寄望美国市场恢复 [3] 新兴市场拓展策略 - 企业积极开拓中东(沙特/阿联酋等2024年进口超亿美元)、东南亚、欧洲等新兴市场分散风险 [11][13] - 通过本地化策略(如阿拉伯语对话娃娃)和参加当地展会打入新兴市场 [11][12] - 针对不同市场反馈调整投入力度,政策波动大的市场会慎重考虑持续深耕 [11] 国内市场与潮玩转型 - 2024年中国传统玩具市场规模774.19亿元(增速4.6%),潮玩市场规模727亿元(增速26%) [14] - 东莞2023年原创IP产值占比达53%,超过代工业务 [14] - 潮玩企业通过IP溢价抵御成本压力(如5美元供货价终端可售25美元) [16][17] - 部分IP出海遇文化差异问题(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美国市场反馈不佳) [18][19] 高端创意产品突破 - 高仿真模型玩具(如6000元手掌大小车辆模型)通过手工工艺实现高溢价 [21] - 军事/科技类微缩情景模型订单从欧美日转向中国工作室,利润率远超传统玩具 [21] - 创意产品消费者愿为独特性支付溢价,受关税影响较小 [21]
布鲁可的隐忧:去年下半年现增长乏力信号
界面新闻· 2025-03-24 21: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22.41亿元 同比增长155.6% 经调整年度利润5.85亿元 同比增长702.1% [3] - 2024年Q1至Q4单季度营收分别为4.66亿元、5.80亿元、5.83亿元和6.12亿元 下半年增速显著放缓 [4] - 2024年下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0.76% 较上半年237.6%的增速大幅回落 环比上半年仅微增14.24% [4] 核心IP贡献与变动 - 奥特曼/变形金刚/英雄无限三大IP分别贡献营收10.96亿元(占比48.9%)、4.54亿元(占比20.26%)、3.1亿元(占比13.8%) [5] - 奥特曼IP下半年收入4.96亿元 较上半年6亿元环比下滑17.3% 英雄无限下半年收入1.4亿元 较上半年1.7亿元环比下滑17.6% [5] - 变形金刚成为前三大IP中唯一增长品类 下半年收入2.59亿元 较上半年1.95亿元环比增长32.8% [8] 产品策略与渠道优势 - 产品平均售价从2021年89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19元 并推出9.9元变形金刚星辰版盲盒进一步下探单价 [8] - 拥有广泛分销渠道包括玩具反斗城/孩子王/沃尔玛等 并深入下沉市场 被称为"玩具界蜜雪冰城" [8] - 授权IP数量从2023年底27个扩充至2024年底50个 新增DC/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等知名IP [7]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0.64亿元 仅占总收入2.9% 但同比增长518.2% [9] - 在英国/印尼/新加坡设立附属公司 并参加新加坡动漫展 亚洲(除中国)和北美地区增长较快 [9] - 海外IP授权优势明显(奥特曼/变形金刚/漫威等) 但面临万代等国际玩具公司竞争 [9] 行业环境影响因素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上半年同比增3.7% Q3增2.7% Q4增3.8% [6] - 拼搭玩具类产品不具备刚需属性 与政策刺激消费关联度低 更依赖自身产品运营能力 [6] - 下半年含暑假/双11/年末等促销节点 通常为消费旺季 但公司未延续高增长表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