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产业链转型

搜索文档
环氧丙烷破局:向高附加值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6-10 10:59
环氧丙烷产业现状 - 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全球领先,2024年达747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近三分之一,自给率提升至96% [2] - 2024年国内PO表观消费量约为590万吨,产能增速快于需求,被列为高风险预警产品 [2] - 行业面临产能与需求的阶段性矛盾,向高附加值转型成为突围核心方向 [1][2]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工信部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2] -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支持超高纯化学试剂等关键战略材料,为PO产业链提供政策导向 [3] - 行业应采取"增量创新"和"存量优化"策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实现差异化竞争 [3] 存量优化:聚醚多元醇升级 - 聚醚多元醇是PO重要下游应用,行业需开发高端产品如高性能、环保型聚醚多元醇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建筑需求 [4] -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合成聚碳酸酯二元醇(PPCDL)技术实现绿色转型,成本仅为传统光气法的1/3~1/4,并拓展至光伏胶膜、锂电池黏结剂等领域 [4] - 滨化集团规划128亿元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延长PO-聚醚多元醇-聚氨酯产业链,发挥一体化优势 [4] 增量创新:高附加值衍生物 - 非聚氨酯产品如高纯度丙二醇、电子级溶液等电子级PO衍生物是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的重要切入点 [3] - 丙二醇甲醚(PM)、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PMA)等电子级纯度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加工、光刻胶生产等高端领域 [5] - 四大核心技术(高效固定床催化剂、非均相催化精馏、热耦合节能、热泵精馏)显著降低能耗与成本,节能达45%-55% [5]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王荷芳团队获6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50余篇SCI论文,技术覆盖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工艺 [6] - 反应精馏、热泵等技术推动工业装置向绿色化、节能化发展,为PO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6] - PO基可降解材料虽规模较小,但被视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需积极开发差异化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