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60天账期支付”,比亚迪等车企集体表态!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6:38
行业倡议与响应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要求严格执行60天内账期支付原则并规范供应商款项结算流程[1] - 倡议明确货物交付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且合同签订有效期不少于1年[1] - 工信部认为这些规定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传统车企执行情况 - 上汽集团2025年6月已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且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2] - 广汽集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不超过60天供应商账期原则已严格执行28年[4] - 长安汽车通过创新实施"按交付日起算+十日归集支付"方案全面兑现60天账期承诺[7] 新能源车企承诺 - 比亚迪承诺聚焦订单确认、交付验收等关键环节构建协作共赢发展生态[12] - 小米汽车和理想汽车完全赞同协会倡议承诺履行60天以内支付账期[14] - 蔚来汽车致力于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小鹏汽车承诺严格执行及时验收和准时结算[16]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东风汽车承诺在关键环节落实倡议要求增强产业链韧性[9] - 赛力斯集团强调企业应加强自律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7] - 多家车企表态将保障供应商权益稳定供应商预期[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坚决支持商务部反歧视立案调查
财经网· 2025-09-15 15:23
2025年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自美国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就美国对华集 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此高度关注,坚决支持商务部依法采取 必要措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汽 车工业协会呼吁国内外企业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深化在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开放合 作,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 调查,坚定维护公平贸易和产业合法权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支持商务部对美相关产品及措施发起调查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5:0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支持商务部对美相关产品及措施发起调查 中新网9月15日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5日在其官网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商务部对美相关产品及措施发起 调查。 声明表示,2025年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自美国进口的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就 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此高度关注,坚决支持商务 部依法采取必要措施。 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呼吁国内外企业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深化在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开放合作,共同推动 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调查,坚定维护公平贸易和产业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 ...
事关电力装备行业,三部门印发!
格隆汇· 2025-09-12 10:20
推动绿色智能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装备绿色化升级改造,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引导电力装备领域企业加快全流 程数字化转型;结合算力中心建设等新需求,进一步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在电力装备领 域应用。提高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备等能效水平;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备循环,鼓励企业开展退役叶片、光伏组件等再利用,稳妥推进发电机、 齿轮箱等高附加值产品再制造。 加强产业链协同。支持电力装备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落实好培育提升行动,加快向世界级迈进,发挥重点集群带动作用,稳定行业增长。鼓励符合条件的电 力装备领域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电力装备领域开展产业链共链行动,发挥链主引领作用,推动将配套中小企业纳入重要供应链,培育认定一批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其中指出,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积极推进 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推进新 ...
智驱未来,重载前行:中国重汽如何以技术创新引领商用车产业变革?
新浪财经· 2025-09-11 14:40
核心观点 - 中国重汽通过智能工厂建设、全场景产品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生态协同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创新引领 成为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的核心支撑力量 [1][2][3][4] 智造升级 - 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实现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生产 应用行业首个AGV柔性总装线和100%自动化驾驶室焊接工艺 [1] - 引入杜尔涂装线 新能源车型从零部件到完整车头下线仅需两个半小时 [1] 产品革新 - 覆盖重、中、轻、微、客、特全系列商用车 充电、换电、插电混动、燃料电池技术全面布局 [2] - 豪沃TX中央驱动牵引车电量达600kWh 续航突破450km HOWO轻卡实现20%至80%电量快充仅需18分钟 [2] - 黄河重卡风阻系数降至0.349 创满载49吨一箱油行驶4871.18公里纪录 氢内燃机牵引车风阻进一步降至0.286Cd 节能效果提升15% [2] 生态协同 - 整合上下游资源 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突破高压电控系统、高效电驱系统等核心技术 [3] - 与魏桥汽车铝轻量化技术、丰元锂能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特来电智能充电网防护体系实现深度技术耦合 [3]
共筑食品健康与产业链协同新生态 雪天盐业与唐人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0 21:09
公司战略合作 - 雪天盐业与唐人神集团于9月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共同推进减钠产品研发、品牌联合推广、新市场拓展及食品包装合作 [4] - 合作旨在打通从原料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链条并构建产业链协同新生态 [4] 雪天盐业业务概况 - 公司形成盐及食品、盐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 [3] - 盐化工板块拥有百万吨级产能 新能源材料板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3] - 食用盐全国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 持续研发生态盐、低钠盐等创新产品 [3] 唐人神集团发展历程 - 集团38年来从小型饲料厂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024年实现产值308亿元 [3] - 坚持聚焦农业主业 以工业思维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3] - 面向未来万亿级食品市场 以生态健康原料生产高质量食品 [3] 合作基础与目标 - 合作基于雪天盐业健康减盐技术、产业链资源优势和唐人神质量管控、食品开发经验 [4] - 响应湖南省"湘智兴湘"战略 服务民生健康并实现共享共赢共生 [4] - 双方同属民生基础行业 合作基于共同理念和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 [3]
别只盯着AI了,下一个“硬科技”风口:工业母机
36氪· 2025-09-08 07:47
行业概述与市场现状 - 工业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基础和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体现 被称为工业品制造"心脏"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和消费国 2024年市场规模达7128.86亿元 较2019年6313.62亿元实现增长 预计2029年将突破8000亿元 [1] 政策催化与标准建设 - 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设定2026年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和国际标准转化率90%的目标 [2] - 构建覆盖6大层次34大类的全产业链标准框架 包括基础通用、设计配套、制造装备等环节 [2] - 采用"标准前置"模式 要求国家重大专项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立项时同步布局标准研制 [3] - 首次将碳排放核算、能效等级和工控安全纳入强制要求 [3] 市场表现与企业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 利润总额增长9.4% 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3] -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5% 行业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3] - 多家企业净利润增速超30% 其中华东数控净利润同比暴涨140.53% 乔锋智能、创世纪、国盛智科分别增长56.43%、47.38%和32% [3] 投资逻辑一:国产替代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20% 预计2030年将跃升至60% 存在巨大替代空间 [4] - 国产设备价格比进口设备低30-50% 具备明显价格优势 [4] - 科德数控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达纳米级 华中数控9型AI数控系统实现全空间精度补偿 秦川机床磨齿机精度达0.001毫米 [4] 投资逻辑二:新兴需求爆发 -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带动大型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需求 电池、电机壳体等零部件加工成为新增长点 [5]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 精密减速器、丝杠等零部件加工需要微米级精度设备 预计2029年带动相关设备需求超100亿元 [5] - 低空经济领域eVTOL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带动增减材复合加工装备需求 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5800亿元 [6] 技术发展与产业链协同 - 工业母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技术深度融合 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4][5] - 整机企业与部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科德数控与昊志机电在电主轴领域合作 汉江机床与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领域协同创新 [4] 重点关注方向与趋势 - 五轴联动等高端数控机床厂商技术壁垒高且替代空间大 [7] - 数控系统、主轴等核心部件企业突破卡脖子环节且盈利能力增强 [7] - 专注新能源、航空航天领域的专用设备商受益新兴需求爆发 [7] - 智能制造与工业母机深度融合 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 [7] - 新材料加工带来设备升级需求 包括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 [7] - 国产设备出海机遇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市场拓展 [7] 关键节点监测 - 政策落地节奏:专项贷款、税收优惠是否在Q4集中出台 [8] - 产能释放:科德、海天等新产线2025年投产后业绩弹性 [8] - 出口拓展:人民币汇率低位下性价比优势推动出口增长 [8] 企业筛选标准 - 研发投入占比超过5% 拥有核心专利技术 [8] - 下游客户优质 现金流健康 管理层专业专注 [8] - 订单饱满且业绩确定性强 [8]
广东发布10条措施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
政策核心内容 - 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打造吸引工业投资引力场 [1][4] 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 巩固传统优势产业投资 包括电子信息 石化化工 家电 汽车 机械 材料 轻工纺织 食品饮料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稳链 [2] - 加快发展新赛道产业 包括人工智能 机器人 集成电路 新型显示 先进装备 新材料 新型储能 生物医药 生物制造 低空经济 智能终端 [2] - 实施场景示范领航工程 开展场景创新 标杆示范 成果推广行动 建设若干应用综合示范区域 [3] 创新支持机制 - 综合运用公开择优 揭榜挂帅方式加快组织化工新材料 先进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攻坚 [3] - 构建新型技术转移转化体系 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 就地转化机制 [3] - 省市人才政策重点向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新赛道领域倾斜 支持企业精准靶向引进培育高精尖缺人才 [1][5] 资金与资源保障 - 升级组建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争取国家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在粤设立子基金 [4] - 引导天使投资 风险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等社会资本加大新赛道项目投入 [4] - 打造工业发展集聚区 新赛道产业策源地 新质生产力引领区 通过园中园方式建设运营新赛道特色园区 [4] 产业治理体系 - 构建群链一体化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 [4] - 推动企业加强公司治理 构建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 [4]
宁夏启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七大攻坚行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9:47
核心观点 - 宁夏启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七大攻坚行动 总投资额近3500亿元的96个重点项目为牵引 旨在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2][3] 化工园区扩容提质行动 - 至2026年6月完成9个园区扩区调位或认定 推动96个拟建项目落地 总投资3490亿元 建成后新增产值1200亿元以上[1] - 实行一园一策一台账机制 同步配套专项债及低成本化改造资金支持[1] 园区改革创新发展行动 - 剥离社会事务 深化管理模式 推动1+4+7改革政策落地 2025年目标园区工业总产值达6000亿元[1] - 建立月度推进 双月汇报 年度考评机制 安排1.2亿元资金激励先进[1] 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 - 聚焦10条重点产业链 2025年产值目标2000亿元[2] - 建立链长+专班+链主机制 每年突破30项卡脖子技术 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奖励[2] 数字信息产业提速行动 - 2025年服务器制造产值目标50亿元 2026年突破200亿元[2] - 推动芯怡科技 新华三等项目落地 开展30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 配套5亿元数字经济基金[2] 重大项目招引攻坚行动 - 全年目标招引50个高技术 高成长 高附加值合作项目 确保招商引资金额突破1000亿元[2] - 创新招商模式 对成效突出地市最高奖励500万元[2] 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行动 - 重点项目实行三级包抓机制 确保2025年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2] - 力争2025年入园项目总体开工率达到90%以上 拟投产项目全部如期建成[2] 中小微企业服务提升行动 - 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规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3] - 扩大惠企助企政策覆盖面和人才引进力度[3]
镇洋发展(603213.SH):浙江沪杭甬拟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9月3日起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0:48
交易结构 - 浙江沪杭甬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浙江沪杭甬为吸收合并方 镇洋发展为被吸收合并方[1] - 换股比例为1:1.0800 即每1股镇洋发展股票可换得1.0800股浙江沪杭甬A股股票[1] 业务整合 - 交易完成后浙江沪杭甬主营业务将拓展至化工行业 并承接镇洋发展现有业务[1] - 双方将凭借氢能制备及应用场景优势 在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形成深度协同[1] - 通过资产、人员和管理整合增强综合实力 深化交能融合 提升绿色转型能力[1] 战略价值 - 业务与资源全面整合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1] -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实现全产业链协同效应[1] - 借助"A+H"双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1] 交易时间 - 公司A股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及转股将于2025年9月3日开市时起复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