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代销

搜索文档
兴银理财、招行:7月9日代销数据亮眼,200家将清零理财
和讯网· 2025-07-11 10:21
【理财代销白热化,银行与理财公司各展策略】 理财代销竞争激烈,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截至2025年7 月9日,658家银行代销理财产品,较去年底增加96家,平均每家银行代销253只。 银行理财代销呈现四 大特征:代销布局加速,渠道建设分化;股份行代销渠道广且下沉;国有行代销机构少;城商行深耕本 地客户。股份行代销理财最积极,产品数量表现亮眼。 多数理财公司打通母行外销售渠道。浙银理财 除母行代销,已与几家银行签协议,产品将落地。代销合作需先机构准入再产品准入,签协议后还需系 统对接等。 兴银理财代销渠道铺设最全面,被代销产品1154只,代销机构526家,除村镇银行外均有涉 及。2022年后拓展头部银行代销,与其同业脉络有关。 11家股份行理财公司外拓积极,信银、平安等 代销数据亮眼。浦银、光大理财渠道拓展偏保守,以头部为主,未与农信社合作。 8家城商行理财子平 均合作97家外部银行,被代销产品近300只,主要与城农商行合作。杭银理财拓展积极,苏银、南银理 财持续发力,徽银理财进度慢。 国有大行理财子拓展代销渠道保守,中银理财最积极,合作108家,对 接农信社,拓展下沉市场,其他5家合作机构不超30家。 理财公司合 ...
2024年民营银行业绩:营收普增 利润分化
金融时报· 2025-05-20 11:1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民营银行业绩分化明显,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4500亿元,营收超过200亿元,两家合计资产规模超万亿元,超过其余17家银行资产总和[1] - 19家民营银行总资产规模达2.1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但分化态势显著[2] - 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66%,较2023年上涨0.11个百分点,4家银行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6] 头部机构分析 - 微众银行2024年总资产6517.76亿元,营收381.28亿元,净利润109.03亿元[2] - 网商银行2024年资产总额4710.35亿元,营收213.14亿元,净利润31.66亿元[2] - 两家银行利润差异源于客群不同:网商银行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微众银行以个人信贷"微粒贷"为主[2] - 网商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小微客户超6800万户,理财代销规模居行业第二[3] 业绩压力与分化 - 多家机构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网商银行营收增13.71%但净利润降24.67%,新网银行营收增16.07%但净利润降19.7%[4] - 5家民营银行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其中三湘银行净利润降幅达59.88%[4] - 苏商银行等少数机构实现"双增长",营收50.06亿元(+11.22%),净利润11.58亿元(+10.18%)[5] 转型与创新方向 - 头部机构积极转型:微众银行在香港设立科技子公司,网商银行发展理财等综合金融业务[2] - 民营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以优化资产负债管理[7] - 加速布局财富管理与理财代销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或成新增长点[7] - 股东结构变化:裕民银行和新安银行引入国资股东,可能带来监管规则突破[7][8] 行业竞争环境 - 2024年四季度民营银行净利润188亿元(-7.84%),净息差4.11%(-0.28个百分点)[7] - 2025年面临存贷款重定价复杂环境,需通过差异化竞争突破瓶颈[7]
互联网型银行2024年业绩分化明显,头部谋转型,腰部助贷业务“上压力”
北京商报· 2025-05-06 22:30
行业概况 - 2024年多家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发布年报,微众银行盈利能力持续领跑,网商银行稳居第一梯队但净利润下滑,另有3家银行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 - 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监管收紧压力,头部机构转型发力出海和综合金融,中小机构因"助贷新规"迎来挑战 [1] - 互联网型银行普遍营收增长但净利分化,微众银行营收381.28亿元(-3.13%),净利109.03亿元(+1%),网商银行营收213.14亿元(+13.71%),净利31.66亿元(-24.67%) [3] 公司表现 微众银行 - 资产规模6517.76亿元(+21.7%),贷款余额4360亿元,企业贷款占比从44%升至49.44%,个人消费贷占比从51.78%降至46.51% [2][4] - 信贷业务利息收入382.04亿元(+1.66%),占总利息收入93.82%,管理资产余额32439亿元(+26%),代销产品超9000只 [4][1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88亿元(-17.96%),贷款平台费收入同比下降14.31% [8] 网商银行 - 资产规模4710.35亿元(+4.18%),贷款余额2984.54亿元,不良率2.30%(+0.02%),信用减值损失120.6亿元(+20亿元) [2][5] - 数字交易银行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代销理财规模行业第二,AUM突破万亿,全域粉丝超1200万 [9][11] 其他银行 - 新网银行资产1036.29亿元(+0.68%),营收63.7亿元(+16.07%),净利8.11亿元(-19.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8.12亿元(+4.79%) [2][6] - 苏商银行营收50.01亿元(+11.11%),净利11.59亿元(+10.34%),为6家中唯一双增长机构 [2][5] - 百信银行营收46.26亿元(+2.02%),净利6.52亿元(-23.74%),产业金融业务余额超200亿元(+37%) [2][12] - 亿联银行不良率2.77%(上年1.61%),净亏损5.9亿元(-520%),已公示助贷合作机构名单 [2][10] 业务转型 - 信贷结构优化:微众银行企业贷款增长18.18%,小微企业贷款增加,C端向B端倾斜以应对信用风险 [4] - 财富管理发力:微众银行代销业务带动代理手续费收入139.93亿元(+22.32%),网商银行与23家理财子公司合作 [11] - 联合贷规模缩减:监管收紧下银行加强自营渠道建设,微众银行贷款平台费收入下降14.31% [8][9] 监管与创新 - "助贷新规"10月施行,推动银行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要求加强合作机构管理和信息披露 [9][10] - 创新方向包括:金融科技输出(微众香港科技子公司)、产业金融(百信银行+37%)、综合服务(网商银行数字化工具) [12]
中小银行代销业务迎强监管
经济日报· 2025-04-27 05:5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中小银行理财代销业务迎来强监管。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对代 销理财业务的信息披露、销售匹配、风险提示等环节提出新要求。新规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将为商业银行代销业务发展划定清晰规范的轨道。 我国中小银行总数约4000家,包含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在 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后持续规范发展,行业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理财公司过去一年持续拓展业务版图,持续发力母行 以外的代销渠道建设。在已开业的31家理财公司中,仅有2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全由母行代销,其他 29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除通过母行代销外,还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 由于多数中小银行未获得理财牌照,代销理财业务成为其增加非息收入、契合理财公司展业需求的重要 途径。比如,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瑞安农商银行在这方面开展了积极实践。该行行长连正杰介绍,目 前瑞安农商银行已与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8家理财子公司开展代销理财业务,累计销售达81.5亿元。 相较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