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贷
搜索文档
微粒贷失速、腾讯“转身”,黄黎明如何开启微众银行的新10年
凤凰网财经· 2025-11-21 21:05
以下文章来源于风财眼 ,作者银行财眼 风财眼 . 风财眼致力于银行领域的原创报道,旨在履行媒体监督职责,以期共营健康的金融环境。 近日,深圳金融监管局一纸批复,正式核准黄黎明担任微众银行行长任职资格。这位参与筹建并深耕十年的元老级高管,将正式接过李南青手中的"帅 印",成为这家民营银行开业11年来的第三任行长。 作为微众银行的核心盈利支柱,微粒贷的成功模式也正在遭遇增长瓶颈。一方面,个人有效客户数量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新增个人有效客户仅2500万, 较2021年近乎腰斩;另一方面,在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降至3%甚至以下的大环境下,"微粒贷"7.2%的优惠年利率,竞争力不足。其笔均贷款额度也从2021 年的约8000元降至2024年的7200元。2024年末,微众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降至2027.75亿元,降幅5.53%。 | | | | (货币单位:人民币千元) | | --- | --- | --- | --- | | 项目 | 2024年12月31日 | 2023 年 12 月 31 日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 企业贷款 | 215,533,024 | 182,369,784 | 18.18% | ...
腾讯后撤,微粒贷有流量焦虑吗?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11-19 21:02
文章核心观点 - 微粒贷作为微众银行的核心产品,在度过依赖腾讯流量红利的十年高增长后,正面临流量见顶、竞争加剧、增长停滞及风险上升等多重挑战,其未来发展需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 [2][8][32] 微粒贷的发展历程与早期成功 - 微粒贷于2015年5月上线,是微众银行首款产品,依托腾讯的微信和QQ两大入口及大数据征信体系,采用“白名单邀请制”和“10秒出额,1分钟到账”的全线上模式迅速崛起 [9][11][12] - 产品上线一周年累计发放贷款达400亿元,主动授信客户超3000万;至2019年末,累计贷款额飙升至3.7万亿元,四年增长900倍 [12] - 微众银行营收从2015年的2.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48.7亿元,增长65倍;资产规模从96亿元增长至2912亿元,增长30倍;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突破7000亿元,迈入中型银行行列 [12]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 微信和QQ用户红利消退:2020年微信月活用户增速放缓至5.2%,QQ月活连续两年负增长,导致微粒贷新增客户获取难度加大 [16] - 监管政策变化:2020年《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对联合贷加强限额和集中度管理,为依赖此模式快速扩张的微粒贷踩下刹车 [16] - 行业竞争加剧: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如阳光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及互联网平台借贷产品(如借呗、京东白条、度小满)纷纷入局,微粒贷在贷款利率和消费场景嵌入上缺乏竞争优势 [17][19][20] - 腾讯内部竞争显现:腾讯孵化自有借贷平台(如微信分付、融亿借),并增资财付通小贷至105.26亿元,资金实力超过微众银行;2025年初微信分付上线借款功能,可能分流微粒贷流量 [15][31] 业务数据下滑与风险暴露 - 个人有效客户数增长逐年递减:2021年至2024年分别增长4900万、4100万、3700万和2500万人 [23] - 微粒贷笔均贷款额度持续下滑:从2021年的8000元降至2024年的7200元,约71%客户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 [24] - 个人贷款余额在2024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为2166.84亿元,同比下降4.76% [24] - 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从2015年的0.12%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7%,信用风险加大 [24] - 客户投诉量激增:截至11月19日,黑猫投诉平台投诉量约5.6万条,较2024年中增长近2万条,主要问题为暴力催收、信息泄露和恶意骚扰 [26] - 2024年9月微众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被罚款1387万元,创成立以来最高罚单纪录 [24] 战略调整与未来方向 - 微众银行启动“新十年”战略,从“规模优先”转向“风险优先、盈利次之、规模最后” [29] - 微粒贷将自身入口升级为“精选贷”,从自营产品变为贷款超市,将高风险客群导流给第三方机构以收紧自身风控标准并赚取导流费 [29] - 加大在腾讯生态外的投放力度,如在抖音、番茄小说、爱奇艺等平台采量投放,并推出小鹅花钱、周转金、微众钱包等多款产品尝试多渠道获客,但市场反响不一且未能阻止个贷增长停滞 [21][23] - 公司贷款业务占比显著提升,从2021年末的37.19%增长至2024年末的49.44,基本与个人贷款业务并驾齐驱,被寄予成为下一个增长点的希望 [30]
腾讯金融,藏不住的“赚钱巨兽”
新浪财经· 2025-11-19 19: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达1,928.6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31.33亿元,同比增长19% [1] -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收入581.74亿元,同比增长10%,占营收总额的30% [1][4] - 增值服务收入958.60亿元,同比增长16%,占营收总额的50% [4] - 网络广告业务收入362.42亿元,同比增长21%,占营收总额的19% [4] 金融科技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微信支付全球月活账户数突破14亿,日均使用频次约2.7次 [6] - 2025年一季度微信支付市场份额达59.7%,反超支付宝的36.2% [6] - 微众银行2024年净利润109.03亿元,超过18家民营银行净利润总和 [9] - 微粒贷累计服务用户超7000万,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上万亿元 [10] - 截至2025年6月,微信“分付”贷款余额达1125.88亿元,较2024年6月增长超8倍 [11] - 2018年至2024年,“金科及企服”收入从731.38亿元增长至2119.56亿元,复合增速接近20% [17] - 券商测算金融科技在“金科及企服”板块中创造约70%至80%的收入 [20] - 腾讯金融科技2020年收入1026亿元,在“金科及企服”板块占比80% [21] 金融生态布局与战略 - 腾讯金融生态由支付、银行、信贷、保险、理财五大核心板块构成 [6][8] - 通过财付通平台构建金融生态底层支撑,微信支付作为“超级入口”兼具数据采集和场景连接功能 [7] - 在银行领域控股微众银行(持股30%),其为全国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 [9] - 在保险领域创办微民保险代理(腾讯微保),并参股众安保险、三星财险、英杰华等多家险企 [12] - 理财通平台连接上百家持牌金融机构,上架数千只公募基金产品,零钱通解决小额现金管理需求 [12] - 业务版图延伸至证券、征信、汽车金融等领域,投资中金、富途证券、易鑫等公司 [15] - 海外金融布局遍及英国、巴西、南非等国,投资Nubank、Monzo、Airwallex等数字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 [15][16] - 公司采用“连接器”哲学和“联邦制”生态模式,通过微信支付将用户需求连接给众多盟友,较少寻求绝对控制 [26][27] 管理层理念与业务风格 - 管理层强调金融业务核心是稳定和稳健,注重合规和风险控制,秉持长期发展理念 [25] - 公司有意控制金融业务发展节奏,主动放缓步履,保持谨慎克制的态度 [23][24] - 腾讯金融业务至今没有分拆上市,认为其与平台结合紧密,没有必要为了分拆而分拆 [28]
黄黎明将任微众银行行长
深圳商报· 2025-11-17 14:37
黄黎明此前担任微众银行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常务副行长,自2014年参与微众银行筹建以来长期担 任核心管理职务,主要负责消费金融业务,分管微粒贷等核心产品线,是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推动者。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谢惠茜)深圳金融监管局官网11月14日晚发布《关于黄黎明深圳前海微众 银行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简称《批复》)。《批复》显示,深圳金融监管局已核准黄黎明深圳前海 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的任职资格。 微众银行方面向深圳商报记者证实了该消息,并回复称:"我行新任行长任职资格已获监管部门批准。 此次为我行管理层正常的有序调整,后续将按照监管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
轻资本模式受冲击,互联网银行“一哥”微众银行新帅的新挑战
北京商报· 2025-11-16 22:01
人事任命 - 黄黎明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成为微众银行第三任行长 [1] - 黄黎明为微众银行创始团队成员,曾任筹备组组长、副行长,是拳头产品“微粒贷”的主要负责人 [2] - 此次人事变动被公司定义为管理层正常有序调整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达7147.2亿元,但营业收入189.63亿元同比减少3.44%,净利润55.66亿元同比下滑11.86%,为近年来首次业绩“双降” [4]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359.76亿元,同比增长5.18%,其中企业贷款增长18.18%,个人消费贷款减少5.53% [4]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88亿元,同比下降17.96%,贷款平台费收入同比下降14.31% [4] - 利息收入占营收比重达79.2% [6] 业务结构变化 - 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下降,企业贷款规模在2024年末首次超越消费贷 [4][7] - 企业贷款聚焦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高端制造等战略性行业,探索数字供应链金融 [7] - 积极发展财富管理等非息业务,已与超百家机构合作,代销产品超9000只 [8]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助贷新规压缩联合贷款杠杆空间,要求银行承担更多风险资本,冲击“轻资本”运营模式 [5][6] - 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退导致获客成本上升,经济下行期共债风险暴露,2025年上半年不良率升至1.57% [5] - 消费贷整体增速放缓、利率下行,产品面临与国有大行的价格竞争压力 [5][6] 战略转型与应对措施 - 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49个部门重组为四大事业群,并单独设立国际发展部 [8] - 构建AI系统化能力,从数字银行迈向“AI原生银行” [8] - 成立全资科技子公司微众科技,致力于科技输出和金融科技出海 [8] - 未来战略将围绕“降本增效、结构优化、科技驱动”展开,发展高附加值业务并探索新赛道 [9]
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迎来第三任行长
观察者网· 2025-11-15 16:18
核心人事变动 - 金监总局深圳金融监管局于11月12日正式核准黄黎明担任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1] - 黄黎明此前为微众银行常务副行长,是银行筹备组成员及核心产品“微粒贷”的主要负责人[1][3] - 黄黎明拥有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正高级经济师,加入微众银行前曾在中国平安集团多个部门及陆金所任职多年[1] 新任行长背景与评价 - 市场人士及内部员工评价黄黎明“善于创新及开拓”、“非常专业、务实,做事高效”[1][4] - 黄黎明被评价为“一个有情怀的银行人”,曾带领团队针对无障碍群体推出无障碍服务[4] - 其负责的“微粒贷”产品风控思路独特,旨在实现广泛普惠客群覆盖,依据“大数法则”管理风险[3] 微众银行发展历程与业务亮点 - 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首批试点民营银行之一[3] - 核心产品“微粒贷”于2015年5月上线,预授信用户已上亿,累计发放贷款金额上万亿元[3] - 截至2024年末,“微粒贷”客群中约18%的客户为无央行信贷征信记录的“首贷户”[3] 银行历史高管与经营业绩 - 微众银行首任行长曹彤履职未满一年即卸任,由时任监事长李南青接任[6][8] - 李南青在行长职位上任职长达10年,直至此次黄黎明接任[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微众银行资产总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达7147.2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9.63亿元,净利润55.66亿元[8] 当前高管团队构成 - 除新任行长黄黎明外,微众银行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顾敏、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副行长陈峭等多位成员[4]
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将迎来新任行长!
证券时报· 2025-11-14 21:12
管理层变动 - 深圳金融监管局核准黄黎明担任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 [1] - 此次变动为管理层正常有序调整 后续将按照监管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1] - 黄黎明将成为微众银行继曹彤、李南青之后第三任行长 [4] 新任行长背景 - 黄黎明早年在中国平安工作 曾任职于集团发展改革中心、陆金所等多个部门 [3] - 2014年7月微众银行获批筹建时 黄黎明出任筹备组组长 [4] - 微众银行正式开业后 黄黎明担任副行长并分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推出拳头产品微粒贷 [4] - 黄黎明现任微众银行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常务副行长 [4] 核心业务与产品表现 - 截至2023年末 微粒贷累计服务超7000万借款客户 年内日均发放贷款超93万笔 [4] - 2024年该行完成新一轮组织架构升级 整合为四大事业群并单独增设国际发展部 [5] - 微众科技由微众银行在香港发起成立 为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科技公司首个案例 [5] - 微众科技已拓展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 累计洽谈合作机构超20家 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超数亿美元 [5] 财务与经营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末 微众银行资产规模达7147.25亿元 较年初增长9.7% [6] - 2024年上半年 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89.6亿元 净利润55.7亿元 [6]
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将迎来新任行长!
券商中国· 2025-11-14 20:15
核心人事变动 - 深圳金融监管局已批复核准黄黎明担任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 [1] - 此次变动为公司管理层正常有序调整,后续将按照监管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3] - 黄黎明将成为继曹彤、李南青之后,公司第三任行长 [5] 新任行长背景 - 黄黎明早年在中国平安工作,曾任职于集团发展改革中心、陆金所等多个部门 [4] - 2014年7月公司获批筹建时,黄黎明即出任筹备组组长 [5] - 公司正式开业后,黄黎明担任副行长,分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并于次年5月推出核心产品“微粒贷” [5] - 黄黎明现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常务副行长 [5] 核心业务表现 - 公司核心信贷产品“微粒贷”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服务超7000万借款客户,年内日均发放贷款超93万笔 [5] -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7147.25亿元,较年初增长9.7% [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6亿元,净利润55.7亿元 [7] 组织架构与战略发展 - 2024年公司围绕战略发展重点与核心能力建设进行资源整合,推动完成新一轮组织架构升级 [6] - 公司整合为四大事业群:企业及机构金融事业群、个人金融事业群、科技及智能事业群、资源管理及管控职能群,并单独增设国际发展部 [6] - 公司在香港发起成立的微众科技,是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科技公司的首个案例,已拓展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 [6] - 微众科技累计洽谈合作机构超过20家,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超数亿美元,其香港总部将建成服务全球的销售、交付和创新中心 [6]
微粒贷最低利息是多少?2025年最新消息看这篇
财富在线· 2025-11-04 11:38
产品特点 - 产品为银行旗下小额贷款产品,具有安全正规和利率透明的特点 [2] - 产品采用官方邀请制,用户通过微信和手机QQ入口使用,无独立APP [2] - 借款流程无需抵押担保和纸质材料,实现全线上操作 [2] - 审批速度极快,通常在10秒内出额度,资金最快1分钟到账 [2] 利息与定价 - 利息按日计算,公式为剩余未还本金×日利率×借款天数 [4] - 2025年最新年化利率范围为3%至23.76%,对应日利率范围为0.0083%至0.066% [4] - 最低利息由系统根据用户信用状况综合评估确定,无法人工更改 [4][7] 还款方式 - 提供自动还款功能,系统在还款日自动扣款,用户需确保银行卡余额充足 [5] - 支持手动还款,用于处理自动扣款失败的情况 [5] - 允许提前还款且不收取手续费,利息计算至结清前一日,但需全额结清不支持部分还款 [5] 用户策略 - 按时还款维护良好信用记录有助于获得更低利率 [5] - 建议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优惠活动 [5] - 合理规划借款金额与期限,避免因过度借贷增加成本 [5] 安全与合规 - 强调任何付费开通或强制提额行为均为诈骗,需通过官方邀请制使用 [7] - 借款资金仅支持转入本人借记卡,用户需注意账户安全 [7]
微众银行资产突破70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21:41
财务业绩 - 资产总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达到7147.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6% [1] - 营业收入189.63亿元,同比下降3.44% [1] - 净利润55.66亿元,同比下降11.87% [1] - 税前利润68.07亿元,同比增长8.03% [1]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率1.57%,较上年末增加13个基点 [1] - 拨备覆盖率292.86%,较上年末下降约10个百分点 [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81% [1] 管理层变动 - 行长李南青新增兼任首席合规官 [2] - 李南青的行内职务包括行长、首席合规官及微众科技董事长 [3] 消费贷业务 - 消费贷余额为2027.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53% [3] - 微众银行是消费贷财政贴息方案23家指定机构中唯一入选的民营银行 [3] 互联网贷款合作业务 - 贷款平台费收入114.95亿元,同比下降14.31% [5] - 合作金融机构超过60家,联合贷款模式被形容为“共同出资、风险共担、独立审批,规模可控” [5] - 合作银行以城商行、农商行居多,亦有部分外资银行 [3][4] - 合作方包括平安银行、招联金融、深圳农商行等,但招商银行合作机构名单中无微众银行 [5] 监管政策影响 - 金融监管部门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对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方实行名单制管理 [3] - 新规已于10月1日正式生效 [3] 第三方合作机构 - 披露382家信贷业务第三方合作机构名单,其中18家为营销获客,44家为担保增信,320家为催收服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