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搜索文档
天津: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中国发展网· 2025-06-04 17:15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天津市六项大气污染物指标全部实现同比改善,PM2 5年均浓度38 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 [2] - 优良天数268天,同比增加36天,重污染天数3天,同比减少5天 [2] - 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占比52 8%,无劣V类水体,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72 6%,同比提升1 7个百分点 [2] 绿色低碳发展 -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市煤炭消费同比减少194 23万吨 [4] - 新能源重卡充换电站52座、加氢站17座,两条跨津冀晋长距离零排放货运场景试点运行 [4] - 碳市场连续九年履约率100%,近两年绿电碳减排收益5300余万元 [4] 污染防治攻坚 - 新增206家环境绩效A、B级或引领性企业,较2023年翻一番 [5] - 淘汰老旧车6 6万辆,新增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3872台、重型货车2175辆 [5] - 累计完成1861处"无废细胞"建设 [5] 生态保护修复 - 打造临港湿地公园等6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宁河区获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5] - 推进"两山"转化,打造生态+研学文旅多产融合模式 [5] - 废旧放射源收贮率100%,南港工业区新污染物治理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试点 [5] 环境治理体系 - 检查企业3 3万家次,立案1108起,对首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依法免罚347件 [6] - 创建国家级智能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实验特色基地 [6] - 天津生态屏障站、天津城市站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6]
乐山“微”字当头 破立并举
中国环境报· 2025-05-22 09:40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强调以"微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问题导向探索创新[2] -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内容,需通过"微改革"实现点上突破撬动面上提升[3] - 乐山市形成"1+N"横向协同机制,20余个市级部门参与改革,颁布9部地方性法规,推广"生态+司法"协作机制[4] 空气质量改善 - 乐山市2024年第一季度PM2 5浓度同比下降14 7%,空气质量全省排名提升9位,2月优良天数达100%[5] - 聚焦重点企业实施"清单式+责任制+时限制"管理,重污染天气预警指令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知晓率提升至98%[5] - 2024年冬季攻坚期间污染天数量同比减少16天,降幅42 5%,全市11个区县空气质量排位100%进位[6] 农村污水治理 - 乐山市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覆盖79 5%行政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 41%[10] - 建立四级责任分工机制,统筹9 33亿元资金,分类实施山区"一户一池"、丘区"多户并联"、坝区"集中处理"模式[9] - 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640个,占比57 8%,居四川省首位[10] 固废资源化利用 - 乐山市医疗废物回收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垃圾收运覆盖率均达10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98%[11] - 组建"无废城市"建设专班,引进46个资源化利用项目总投资23 2亿元,福华通达化学获评"绿色工厂"[11] - 成立全国首个"无废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油基岩屑中温无氧蒸馏技术,建成8座国省级绿色矿山[12]
赵一德在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抓得更紧更实更有成效坚决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
陕西日报· 2025-05-20 08:45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核心内容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1] - 要求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扛牢政治责任、历史责任 [1] - 目标是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抓得更紧更实更有成效,守护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 [1] 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 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牵引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 [2] - 推进条例护山、规划控山、智慧管山、系统治山 [2] - 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2] 问题整改与风险管控 - 打好问题整改硬仗,巩固"五乱"、尾矿库等问题整治成果 [2] - 强化民宿、农家乐等规范管理,动态排查重点领域风险隐患 [2] - 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强化警示震慑 [3] 生态保护治理具体措施 - 开展秦岭区域矿山整治三年行动 [2] - 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涵养、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 [2] - 谋划"十五五"储备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2] 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统筹 - 严把产业准入关口,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 [2] - 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2] - 从严落实法律规划政策,明晰开发边界和管控要求 [3] 责任落实与监督机制 -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法治保障、数字赋能、监督问效 [2] - 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2] - 省领导及相关部门、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会部署 [3]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部署生态环保工作 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中国环境报· 2025-05-12 12:59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方向 -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 [1] - 紧盯目标 聚焦短板 全力攻坚 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2] - 科学谋划"十五五"生态环保工作 坚持实事求是又适度超前 [2]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措施 -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精准治污 [2] -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 [2] - 推进清洁生产 加快产业 能源 运输等结构调整 [2] 生态安全与监管强化 - 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全面梳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确保真改实改 [2] - 加大环境风险隐患问题排查整治预防 加强各行业领域监管执法 [2] -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完善基础体制 优化治理体系 健全市场体系 [2] 组织与执行机制 - 加强组织领导 树牢正确政绩观 全面压实责任 [2] - 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营造人人有责任 人人作贡献的氛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