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攻坚战

搜索文档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调度会议召开
长沙晚报· 2025-09-17 10:57
9月16日下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调度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华松出席会议 并讲话。他强调,全市上下要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 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工作要求上来,补短板、破难点,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翻身仗。副 市长郑平主持会议,市政府秘书长许凡参加。 彭华松指出,当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标发展要求、对照目标任务、对比工作成效,仍存在短板差 距。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使命感,深刻警醒,看清形势压力和问题实质。要以高度的责任 感,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群众,严明纪律作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细落实。要以高度的紧迫 感,聚焦重点攻坚,坚决推进问题整改到位,举一反三,防止问题反弹;坚决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持续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加强隐患排查,强化宣传教育,严格监管 执法,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成绩。 ...
专家:建议生态环境部门与海关部门联合调研评估 杜绝干磨纸浆“带病”进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3:17
每经北京9月16日电(记者张宏)9月16日,在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的干磨纸浆进口政策法律问题研讨会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常纪文表示,2018年中国政府实施禁止洋垃圾进口令,正值推进污染防治攻 坚战之时,目的是既防止国外污染对中国进行转嫁,又防止病原体进入中国对人民健康造成危害。这一决策科学、公平、合 理,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禁令实施后,效果很好,对于改善中国的环境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人钻起了空子,把发达国家的废纸等洋垃圾送到东 南亚国家简单研磨之后不高温蒸煮、不细分拣即出口到中国,如重金属、灰分、危险废物、病原体、放射性等指标超标,这是 变相的洋垃圾进口行为,既污染中国环境,又危害我国人民健康,还对合规造纸企业经营造成不公平竞争。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凤介绍,正规的废纸浆生产需要在液态下进行除渣、筛选等净化工序,再经过浓缩加 蒸汽处理(如热分散),高温干燥最终形成废纸浆。经过这些工序生产的再生浆板,纤维含量可达91.5%以上(含水分8%), 几乎没有杂质,而且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实现了杀菌,符合卫生标准要求。而干磨纸浆 ...
“十四五”收官在即,多省党政“一把手”调研部署生态环保工作释放哪些信号?
中国环境报· 2025-09-12 07:19
近半个月来,多省党政"一把手"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通过集体约谈、召开重点工作点评会、实 地调研等方式,压实各级责任。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时期,这些党政领导"一把手"针对生态 环保工作进行的密集且高规格的工作部署,既可以看做是一次针对短板弱项的"摸底考试",也传达出了 必须全力以赴打好收官战的明确信号。对于各地来说,在剩下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务必找准短板、全 力攻坚,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梳理党政"一把手"的关注方向,可以看出一个共性,即都是当前各地污染防治攻坚中面临的难点。 河南省委书记主持召开全省污染防治重点省辖市片区会,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要求坚决摆脱传统 路径依赖;安徽省委书记9月4日赴巢湖开展调研,强调要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 决防止治理后再污染;湖南省委书记、省长连续两日聚焦治污攻坚,要求对照"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 划30项指标任务,看清目标差距和问题短板。无论哪种方式,都释放出有关省份对生态环保工作高度重 视、要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强烈信号,也体现出三省"一把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方 法。 "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各项约束性指标是各地必须达成的硬 ...
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郑州日报· 2025-08-20 08:54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全省优良天数248.1天同比持平 重污染天数7.9天同比减少2.9天[1] - 国家考核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86.1%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 黄河干流出省断面持续保持Ⅱ类水质[1] -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1] 污染物减排成效 - 氮氧化物重点工程累计减排147190吨 挥发性有机物减排54163吨[1] - 化学需氧量累计减排252922吨 氨氮减排24696吨 全部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1] 污水处理基础设施 - 新建改造排水管网2141公里(污水管网772公里+雨水管网1369公里)[2] - 新建14座污水厂新增处理能力42.75万吨/日 建成2座污泥处理厂新增规模1060吨/日[2] 垃圾处理能力建设 - 新增生活垃圾焚烧设施1座 新增处理能力750吨/日[2] - 全省72座在用焚烧厂设计处理能力达7.225万吨/日[2] - 新建4座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新增能力410吨/日 总处理能力达3574吨/日[2]
天蓝、水清、山绿、城美!“数”看中国生态答卷
央视新闻· 2025-08-13 09:27
水质改善 - 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 首次超过90% [4] - 长江干流连续5年 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II类 [6] -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7% [6] 森林资源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 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 [8] - 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 [8] - 近20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 中国贡献占比达25% 居全球首位 [8] 碳排放控制 - 2012年以来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 [12] - "十四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15] - 减少排放量接近欧盟2024年碳排放总量的50% [15] 可再生能源 - 构建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7] - 全国每3度电中有1度为绿电 [17] 新能源汽车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较"十三五"末492万辆增长5倍多 [22] - 新能源公交车占比从10年前不足20%提升至2024年80%以上 [22] 生态经济效益 - 2024年全国旅游景点接待游客67.6亿人次 总收入4814.2亿元 [20]
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会召开
苏州日报· 2025-07-27 08:28
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 - 市委市政府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及环保督察整改推进会 强调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打好"十四五"治污攻坚收官战 [1] - 重点推进太湖生态清淤工程 确保61项年度治太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1] - 强化控源截污措施 包括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农业面源治理 实施严格"肥药两制" 加强尾水治理 [1] 水生态环境治理 - 深化长江大保护 目标2025年长江干流水质达Ⅱ类 通江河道水质达Ⅲ类及以上 [2] - 从严管控大运河沿岸及水域 执行最严保护标准 [2] - 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与蓝藻防控 确保饮用水安全 [2] 固废治理与整改工作 - 推进固废治理体系建设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全面排查并打击非法利益链 [2] - 加快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压实责任 科学推进 力争早完成早见效 [2] - 市领导实地调研东山退圩还湖 庙港水源地等重点项目现场 [2]
今年上半年广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7-23 16:40
空气质量表现 - 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5天 占比92.3% 在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 [1] - 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 以控制PM2.5为主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1][3] - 实施国Ⅲ柴油货车限行措施 完成115个储罐改造以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减排 [1] 水环境治理成果 - 20个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优良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 [1] - 获得中央财政12亿元和省配套4亿元资金支持美丽河湖建设项目 全国评审第3名 [2] - 推进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 实施陆海统筹河海共治的系统治水思路 [2] 土壤与固废管理 - 土壤环境质量稳定 完成79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审 [2] - 医疗废物100%安全处置 全面推进源头减量资源再生无害处置五大行动 [1] - 更新公布2025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 [2] 未来工作重点 - 编制《美丽广州建设规划纲要》 推动南沙等地美丽单元投融资项目签约落地 [3] - 全域推进珠江水系整治 探索超大城市美丽河湖建设实践模式和实施路径 [3] - 推广无人机无人船等新质生产力应用 健全"天空地海"立体物联感知网络 [4]
郭伊均:扎实开展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中国环境报· 2025-07-08 07:15
专项整治行动背景 - 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涉及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个部门,计划通过3年左右时间有效遏制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的频发态势 [1] - 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侵占耕地林地草地资源,容易导致"破窗效应",衍生成为有毒有害甚至危险废物倾倒的温床 [2] -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不足的短板凸显,非法倾倒处置行为屡禁不止,需对标对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 [2] 专项整治行动目的 - 推动解决一批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突出问题,及时清理或妥善处置非法倾倒的固体废物,有效消除污染隐患 [4] - 倒逼地方履行监管责任,通过专项整治及时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传导压力,避免清理处置非法倾倒固体废物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4] - 对非法倾倒处置行为形成强大震慑,督促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和个人履行主体责任,调动社会广泛参与 [5] 专项整治行动重点 - 以非法倾倒填埋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和非法拆解处置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为重点 [6] - 整治范围聚焦路网交织、城乡接合、拆迁地块、行政交界等区域和山边、水边、岸边等"三边地带" [6] - 到2025年底完成非法倾倒固体废物问题排查,建立台账,2026年底整改完成率达90%以上,2027年底前全面开展整改"回头看" [7] 专项整治行动措施 - 依法及时查处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的产废单位、运输单位(个人),严肃处理倾倒地的"地接"人员 [8] - 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排查,采用"遥感+人工智能"方式建立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快速识别和排查系统 [9] - 生态环境部在门户网站设置公开征集问题线索专栏,各地开设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线索征集专栏 [9]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等跨省区域加强联防联控,加大跨区域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力度 [9] 长效机制建设 - 从固体废物产生的第一环节入手,强化规范管理,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 [10] - 积极推进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补齐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基础设施短板 [10] - 将固体废物产生、转运、处置等各环节全部纳入监管,及时发现非法倾倒处置行为和问题 [1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安日报· 2025-06-27 10: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 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战略 [1] - 建立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推动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与创新融合发展 [2] - 科学规划城市功能空间布局 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同效应 [2] 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 强化秦岭生态保护 推进整改档案化、巡查常态化、保护社会化、监管智能化四维机制 [2] - 挖掘秦岭生态文化价值 提升保护整体效能 [2] -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 重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 [2]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以蓝天保卫战为核心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 - 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治理 加快重点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同步排查汛期隐患 [2] - 推动"双碳"西安行动 发展清洁生产与绿色技术应用 构建绿色竞争力 [2] 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 清单化、系统化推进中央及省级反馈问题整改 深挖根源并举一反三 [2] - 通过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效 实现标本兼治 [2]
福建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首次达到10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6 07:14
生态环境质量 -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9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 3% PM10和PM2 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福州市和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的第5和第3位 [1] - 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主要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Ⅰ~Ⅲ类)比例首次达到100% 其中优质水(Ⅰ~Ⅱ类)比例77 1% 闽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98% 九龙江全流域优质水比例57 1% 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标 [1] - 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稳中有升 优良(一、二类)海水面积比例92 6% 首次达到90%以上 [2] 生态保护与修复 - 生态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生态质量指数(EQI)75 06 稳定为优 同比提升0 04 森林覆盖率65 12% 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 [2] - 统筹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厦门获评联合国第二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敖江(福州市段)、南平市崇阳溪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厦门同安湾、泉州大港湾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4] - 全省已获国家命名5条美丽河湖、5个美丽海湾、4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数量居全国前列 [4]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连续第5年优秀 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 持续推进大气"十百千"工程 加快钢铁、水泥、玻璃、陶瓷等废气深度治理和小型燃煤锅炉转型、升级、退出 [3] - 深化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治理 全面清退闽江水口库区网箱水产养殖 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率 治理黑臭水体 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 [3] - 持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 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加快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降碳 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 环境监管与执法 - 有效整治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连续十年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 坚决打击恶意排污、监测数据造假、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成为国家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成效考评以来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三的唯一省份 [4] - 联合开展餐饮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努力解决群众"家门口"污染问题 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坚决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 [4] - 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严格核与辐射监管 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核与辐射安全底线 [5]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制修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实施细则、裁量规则 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强化与绿色金融联动 信用修复线上办 环境管理类指标即改即修 [5] - 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碳排放权、排污权、林权、水权等交易 [5] - 持续实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工作法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不断拓宽"两山"转化的实践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