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养生

搜索文档
白露时节如何养生更健康?
每日商报· 2025-09-08 10:45
饮食养生 - 白露节气后需重点遵循润燥养阴原则 通过食用银耳 百合 梨 蜂蜜 莲子 麦冬等食物应对秋燥 [1] - 中医认为肺主秋 秋燥易伤肺 建议通过山药 莲藕 白萝卜 杏仁 白果等食物进行调理 [1] - 秋季宜补充酸味食物如山楂 葡萄 柚子 橙子 乌梅等 同时需避免辛辣刺激物(辣椒 生姜 花椒 白酒)及生冷食物(冷饮 生鱼片 凉拌菜 西瓜)以防止加重干燥或导致腹泻 [1] 生活作息与运动 - 建议适当提前入睡并早起以规避秋困现象 同时需加强腹部保暖(如夜间盖薄被)防止脾胃虚寒引发腹泻或消化不良 [2] - 运动方面需避免剧烈活动(如快跑) 推荐温和锻炼方式包括散步 慢跑 太极拳 八段锦 且运动时段应避开清晨夜晚 优选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 [2] - 运动后需及时擦汗并更换干衣 避免吹风受凉 建议饮用温水替代冰饮以维持体温平衡 [2]
白露至,秋意浓!润燥健脾正当时
人民网· 2025-09-07 09:42
白露节气养生要点 - 白露节气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重要时段 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增大[1] - 秋季阳气由盛泄转向收敛闭藏 需早睡以敛肺气顺应阳气之收[6] - 保持充足睡眠时间 建议每晚10点前入睡[8] 保暖防护措施 - 遵循"自露身不露 寒露脚不露"原则 注意关键部位保暖[11] - 起床后适当添薄衣 重点保护腹部 后背 脚部和肩膀[13] - 避免清晨露水较重或夜晚气温较低时运动 防止受寒[14] 运动养生方式 -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以柔和为主避免过度劳累[15] - 老年人适宜散步 打太极 自我按摩等活动[15] - 中青年人可选择跑步 打球 爬山等运动 配合深呼吸 闭目冥想等静功[16] 饮食调理方案 - 白露时节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咽燥 皮肤干裂 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16] - 饮食以健脾润燥为主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平补食品[16][17] - 宜食用山药 红枣 桂圆 糯米等健脾养胃食物 推荐山药粥 红枣桂圆汤[18] - 少食辛辣食物避免耗气伤阴 进食不宜过饱以防胃肠疾病[17][18] 脾胃调养要诀 - 人体津液生成依赖脾胃运化 脾胃强健才能化生水谷精微输布津液[17] - 脾胃功能良好可滋润肺脏并濡养全身[17]
白露养生重在润燥、保暖、调畅情志
新华网· 2025-09-06 16:02
白露节气健康影响 - 白露时节气温下降明显且昼夜温差增大 易诱发呼吸系统 心血管 皮肤和关节疾病 [1] - 北方呈现"一场秋雨一场寒"特点 南方闷热感大幅减弱但空气整体趋于干燥 [1] - 干燥气候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 引发感冒 咳嗽 哮喘等病症 [1] - 气候干燥同时引发皮肤瘙痒和关节疼痛问题 [1] - 该时期人群易出现悲秋 抑郁 焦虑等情绪波动 [1] 养生防病措施 - 饮食方面多吃梨 百合 银耳等润肺食物 适量进补红枣 山药等温性食物 [2] - 需少食辛辣和生冷食物 保持早睡早起并保证充足睡眠 [2] - 推荐健走 太极拳 八段锦 五禽戏等轻缓运动 避免过度劳累 [2] - 通过深呼吸 听音乐 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以保持心情舒畅 [2] - 衣物增加以"身体略微有点凉意"为度 注意"午热晚凉"特征 [4] - 重点保护腹 胸背 脖颈 关节 脚部以免寒邪侵袭 [4] - 老年人 小孩及体质虚弱 有心肺与免疫系统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防护 [4] 传统养生方法 - 每晚用40℃水加艾叶或生姜泡脚15分钟 促进血液循环并驱散寒湿 [4] - 足浴可预防关节冷痛和脾胃虚寒腹泻等问题 [4] - 轻叩或热敷肺俞穴可提升肺卫之气 [4] - 按压太冲穴能调畅气机并缓解秋季情绪抑郁 [4]
白露:秋凉渐至,正宜润补
人民日报· 2025-09-05 15:25
9月7日,我们迎来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 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谢皛介绍,白露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清晨时常见 露水凝结,"白露"因此得名。中医认为,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以干燥为主要特 征,燥邪易伤肺脏。因此,此时的养生重点在于防燥润肺、滋阴保暖,同时注意健脾益胃,以提高机体 适应季节转换的能力。 谢皛提醒,在饮食方面,应遵循"减辛增酸"的原则,多食用滋润生津的食物。例如梨、蜂蜜、银耳、百 合、芝麻和糯米等,还可选用沙参、麦冬、山药等药材煲汤,以润肺养阴。同时,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 C的果蔬,如柑橘、葡萄,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此外,应尽量避免辛辣、烧烤、油炸及生冷食品,如辣 椒、冰饮等,以免助燥伤阴,影响肺脾功能。 "白露是秋冬进补的重要过渡期,防燥之余,需兼顾健脾与保暖,以达到身心调和、健康入秋。"谢皛 说。 (责任编辑:李安宁) "起居宜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之势。"谢皛介绍,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应及时添衣,特别 注意腹部、关节和脚部保暖。民间素有"白露勿露身,着凉易泻肚"之说,夜间睡眠时应关窗盖被,防止 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