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评价

搜索文档
“点评不需要一定要成交”,非商业化的大众点评不是美团的影子
钛媒体APP· 2025-06-29 14:10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榜单分析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2] - 榜单中超半数商户为首次入围,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超1200家为10年以上老店,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热门城市 [3] - 榜单近八成为烟火小店,超四成为10年以上老店,六成以上发榜城市的异地用户占比超五成,"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六成且同比增长近三成 [3] - 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的异地用户流量占比均超四成,餐饮商户日均新增评价量最高增长120% [3] 大众点评平台运营特点 - 平台累计有3.63亿条真实评价,强调用户体验而非商业化,与美团偏重消费的气质不同 [3] - 平台没有任何部门背负商业化指标,核心是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保持独立业务属性 [4] - 平台信息结构化程度高,精准定位数千万商家地址并实时更新营业时间等信息,依托美团基建团队和地图自建能力 [6] - 平台不强制商家开通外卖服务,榜单评选过程独立,内部其他部门不知晓上榜商户名单 [5] "必吃榜"评选机制 - 评选基于用户真实评价,无"人为提名",不牵扯任何经济利益和商业行为 [5] - 评选团队由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组成,综合五大维度,历时六个月完成建模分析、公信力核查等流程 [5] - 2025年榜单基于3.63亿条评价从600多万商户中选出3091家,近三成商户因不满足"评价真实可信"在核查阶段被淘汰 [5] - 平台设有独立公信力团队,通过线上数据抽查、异常好评监测及线下暗访等方式强力监管刷好评行为 [5] 大众点评与美团的协同效应 - 点评事业部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虽无商业化指标但对美团本地化业务有明显推动作用 [7] - 美团到店消费业务同比增长率远高于仅美团一家做本地生活时的水平 [7] - 大众点评侧重发现、种草和分享,美团APP偏效率导向和交易,两者形成互补 [7] - 平台与美团在到餐、服务零售、酒店旅行三大核心业务上实现协同,利用美团基建能力和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8] 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将结合文旅热度推出必住榜、必玩榜,结合酒旅、票务等服务提供更多榜单信息 [3] - 计划强化下沉区域的城市在地化运营,成立海外团队拓展海外市场 [9] - 将继续挖掘新消费需求,如利用美团基建能力开发垂钓等多样化线下生活场景 [8]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正式揭晓:44城3091家餐厅上榜
新浪科技· 2025-06-25 16:36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核心数据与趋势 - 榜单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 上海 北京 成都 重庆 深圳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2] - 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城市 新增境内小城异地用户流量占比均超40% [2][3] - 近80%为烟火小店 超40%为10年以上老店 10年及以上老店新增评价量同比增长约50% [2][3] 用户行为与平台生态 - 平台累计3.63亿条真实评价 过去一年美食商户真实评价规模同比增近60% [2][4] - 用户主动搜索美食达78亿人次 60%以上发榜城市的榜单异地用户占比超50% [3] - 用户形成"三角验证"决策模型 从兴趣种草到真实评价核验再到多维度对比 [3] 商户结构与文化价值 - 超50%商户为首次入围 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 超1200家为市井老店 [3] - 境内"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60% 同比增长近30% [3] - 2024年新上榜商户异地流量和"必吃节"交易规模均增长50% [4] 评选机制与商业影响 - 从600多万商户中基于五大维度历时六个月选出3091家 近30%商户因评价真实性在核查阶段被淘汰 [4] - 第三届"必吃节"将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 覆盖所有发榜城市 [4] - 评选过程无商业行为干预 对诱导好评零容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