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点评必吃榜
icon
搜索文档
高德攻入美团腹地 电商“三国杀”持续加码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16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对标美团大众点评的"必吃榜" 美团立即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回应 双方同步开启高额补贴 本地生活到店与到家业务竞争全面升级 [1][5] - 到店业务佣金率显著高于外卖业务 美团佣金率为6% 抖音为2.5% 平台通过榜单构建消费信任 最终目标为提升商家团购转化率与平台心智沉淀 [6] - 高德凭借导航场景优势日均产生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 覆盖700万餐厅点位 通过AI+信用体系强化榜单真实性 但面临用户隐私担忧与数据真实性挑战 [7][8][9] - 京东外卖通过免佣等措施3个月内实现日均2500万订单 带动40%电商主站销售 阿里旗下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月活买家达3亿 美团以1.5亿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维持领先 [15][16] - 抖音本地生活2024年交易目标达6000亿元 与高德开展地图导流合作 快手与美团升级战略合作 互联网巨头通过生态协同加剧本地生活多维竞争 [19][20][21] 竞争态势 - 高德"扫街榜"覆盖300多城市160万商家 含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5万个景区 强调用户导航行为与芝麻信用数据结合的真实性 [5][8] - 美团大众点评"品质外卖"接入1400家必吃榜餐厅30家黑珍珠餐厅1500家高星酒店 通过AI大模型过滤虚假评论 [5] - 高德发放超10亿元用户补贴 每日5000万流量曝光投入3000万元激励小店 美团同步发放2500万张大额消费券 [6] - 到店业务免除配送履约成本 平台通过流量吸引商家入驻赚取佣金 火锅商家披露美团佣金率6% 抖音2.5% [6] - 京东外卖通过为骑手交社保、商家免佣等措施 3个月内日均订单量达2500万单 带动电商主站40%销售 [15] 业务数据 - 高德地图日均生活服务搜索1.2亿次 导航请求超1亿次 覆盖700万餐厅点位 [9] - 阿里即时零售二季度收入147.78亿元 同比增长12% [10]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1.2亿单 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 [15]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纪录达1.5亿单 [16] - 抖音本地生活2024年交易目标6000亿元 [19] 战略布局 - 高德2015年启动"导航+到店消费"闭环 2020年接入口碑饿了么 2023年合并口碑加码团购业务 [9] - 阿里将饿了么飞猪纳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向蒋凡汇报 全力推进淘宝闪购 [15] - 抖音在高德地图测试团购链接导流 订单数据实时同步 [19] - 快手与美团升级"百城万店"合作 开放外卖入口接入美团供应链 [20][21] 行业挑战 - 商家反映平台投流成本高昂但效果有限 部分榜单存在付费上榜现象 [6] - 高德需解决用户隐私担忧 本地人老店无需导航导致数据偏差 婚宴餐厅数据干扰真实性判断 [7] - 榜单公信力依赖复购率、本地老客占比等指标 需构建消费点评激励体系 [11] - AI识别虚假信息存在误判风险 需结合人工审核与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 [12][13] - 美团线下运营优势显著 驻店员工精细化指导商家使用平台工具 [14] 市场影响 - 二季度京东美团阿里利润均出现明显下滑 反映补贴竞争对盈利能力的冲击 [16] - 用户增量见顶背景下 本地生活高频服务成为提升平台停留时间与消费频率的关键 [19] - 平台承诺永不商业化存在变数 互联网公司历史上多次出现服务收费承诺反转 [23] - 阿里曾因口碑支付宝饿了么等多入口协同问题导致业务反复重启 [24] - 监管部门针对恶性补贴与恶意竞争进行指导 但不干预正常商业竞争 [24]
高德「扫街」,能另起一条新路吗?
36氪· 2025-09-10 20:31
「核心提示」 高德想做到的:别再问我怎么走了,请直接问我哪家好吃。 外卖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战火又烧到了本地生活到店团购业务。 9月10日,高德高调宣布推出新功能"高德扫街榜",对商家进行综合评分,对标美团旗下大众点评的榜 单。消息发布时间特意选在阿里巴巴公司周年庆这天,可见阿里内部的重视程度。 同一天,美团官网也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全面覆盖必吃榜、黑珍珠及高星酒店等各类优质 餐厅。火药味浓厚。 《晚点LatePost》报道称,高德"扫街榜"项目在6月底正式立项,由高德CEO郭宁直接领导,不到100人 的项目组进驻了此前一直没有启用的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C区4号楼,项目保密程度很高,其他员工 无法刷卡进入。 不过,阿里通过高德在到店战场的动作其实称不上"密谋"已久。2020年起,以地图场景切入的高德,开 始探索包括餐饮团购在内的本地生活业务。在此期间,曾经承载阿里到店部分的"口碑"经历了不断合 并、领头人轮换在内的多重变动,最终失去了姓名,在2023年3月成了高德的一部分,又在2024年高德 与抖音的合作中再次失去"踪迹"。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起起落落中,口碑没有复活,但到店业务阿里还是想要再放一 ...
“榜单”带动城市消费扩容,本地生活平台为餐饮数字化进一步赋能
广州日报· 2025-07-09 14:27
行业趋势 - 消费者更倾向于探索地道美食,常用"从小吃到大""十年守一味""坚守烟火气"等评价餐厅[1] - 粤、琼、闽三地消费者对"地道味道"需求显著,老街巷弄小店和老字号成为热门探访对象[1] - 餐饮行业线上与线下融合趋势明显,通过创新营销活动(如跨界合作、打车优惠)吸引年轻消费者[2] - 本地特色风味成为"味蕾游"首要选择,粤菜、海南菜等菜系在异地用户订单中占比高[5] 平台数据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共3091家餐厅上榜[2] - 广东省上榜商户数达396家,为全国第一,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汕头为TOP5城市[2] - 揭阳、阳江首次发榜,分别有9家、5家商户上榜[2] - 广州上榜商户数83家,全国排名第六,其中70%为烟火小店,45%为10年以上老店[3] - 广东省上榜商户中,烟火小店占比超70%,10年以上老店占比近35%,首次上榜商户占比55%[2] 商户案例 - 集财牛肉通过引入奶茶品牌和打车优惠等创新方式吸引流量[2] - 广州梁新记小食店坚持现烹鲜制,拒绝第三方配送食材,28年口碑沉淀[3] - 辉记烧鸡入选榜单后客流量翻番,吸引香港及内地游客,计划扩大经营[4] 平台赋能 -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粤琼闽三地异地用户餐饮订单增速高于大盘[5] - 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解决市井小店流量分散问题,将本地消费转化为全国共享[5] - 大众点评将启动第三届"必吃节",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推动城市消费[6]
助推地方美食文化弘扬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正成“城市美食名片”
证券日报· 2025-06-30 19:15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颁奖盛典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共3091家餐厅上榜,新增25座美食城市发榜 [1] - 榜单中近80%为烟火小店,超40%为10年以上老店 [1] - 北京分会场覆盖四省市422家上榜餐厅,烟火小店占比超70%,10年以上老店占比近50% [1] - 山东临沂、日照首次进入榜单 [1] 用户行为与平台数据 - 用户过去一年主动搜索美食达78亿人次 [2] - 平台累计有3.63亿条真实评价 [2] - 用户常用"从小吃到大""十年守一味"等评价老店 [1] - 消费决策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发现" [2] 上榜商户特征 - 北京新上榜商户满福楼为34年老店,首创手切羊肉和小铜锅涮肉 [1] - 四省市榜单中"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50% [2] - 老店通过坚守本地味道获得口碑与流量 [1] 平台战略与行业影响 - 7月将启动第三届"必吃节",覆盖所有发榜城市 [3] - 未来一个月将在武汉等五城市举办分会场颁奖盛典 [3] - 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串联市井小店,使其从"本地私藏"变为"全国共享" [2] - 榜单链接市井风味与用户,促进餐饮行业发展与城市美食文化弘扬 [2] 城市发展与美食文化 - 北京市海淀区表示活动展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赋能 [3] - 美食文化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 [3] - 平台使命为"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3]
“点评不需要一定要成交”,非商业化的大众点评不是美团的影子
钛媒体APP· 2025-06-29 14:10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榜单分析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2] - 榜单中超半数商户为首次入围,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超1200家为10年以上老店,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热门城市 [3] - 榜单近八成为烟火小店,超四成为10年以上老店,六成以上发榜城市的异地用户占比超五成,"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六成且同比增长近三成 [3] - 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的异地用户流量占比均超四成,餐饮商户日均新增评价量最高增长120% [3] 大众点评平台运营特点 - 平台累计有3.63亿条真实评价,强调用户体验而非商业化,与美团偏重消费的气质不同 [3] - 平台没有任何部门背负商业化指标,核心是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保持独立业务属性 [4] - 平台信息结构化程度高,精准定位数千万商家地址并实时更新营业时间等信息,依托美团基建团队和地图自建能力 [6] - 平台不强制商家开通外卖服务,榜单评选过程独立,内部其他部门不知晓上榜商户名单 [5] "必吃榜"评选机制 - 评选基于用户真实评价,无"人为提名",不牵扯任何经济利益和商业行为 [5] - 评选团队由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组成,综合五大维度,历时六个月完成建模分析、公信力核查等流程 [5] - 2025年榜单基于3.63亿条评价从600多万商户中选出3091家,近三成商户因不满足"评价真实可信"在核查阶段被淘汰 [5] - 平台设有独立公信力团队,通过线上数据抽查、异常好评监测及线下暗访等方式强力监管刷好评行为 [5] 大众点评与美团的协同效应 - 点评事业部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虽无商业化指标但对美团本地化业务有明显推动作用 [7] - 美团到店消费业务同比增长率远高于仅美团一家做本地生活时的水平 [7] - 大众点评侧重发现、种草和分享,美团APP偏效率导向和交易,两者形成互补 [7] - 平台与美团在到餐、服务零售、酒店旅行三大核心业务上实现协同,利用美团基建能力和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8] 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将结合文旅热度推出必住榜、必玩榜,结合酒旅、票务等服务提供更多榜单信息 [3] - 计划强化下沉区域的城市在地化运营,成立海外团队拓展海外市场 [9] - 将继续挖掘新消费需求,如利用美团基建能力开发垂钓等多样化线下生活场景 [8]
3年翻倍增长 大众点评“必吃榜”大幅扩容
中国经营报· 2025-06-27 22:35
必吃榜榜单数据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上榜餐厅达3091家,城市数量和餐厅数量均创历史纪录 [1] - 2025年榜单中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超1200家为10年以上老店 [1] - 2017年首次发榜时城市数为77座,餐厅1062家,2018年餐厅数降至863家,2023年前餐厅数未突破1500家 [1] - 2023年上榜城市61座(首次突破60座),餐厅2062家(首次突破2000家),2024年城市119座(+95% YoY),餐厅2797家(+36% YoY) [1] - 2025年城市数较2024年增长25%(144 vs 119),较2023年增长136% [1] 城市分布与国际化 - 2025年新增25座城市中,10座为内地小城(如揭阳、衢州、株洲),15座为港澳台及海外目的地 [1] - 2024年已有10座港澳台及海外城市上榜,反映出境游需求回升带动平台海外使用增长 [1] - 公司计划通过设立海外团队加速拓展国际服务,并优化翻译页面以吸引外国游客 [1] - "144小时"政策推动外国游客涌入中国,上海、南京等城市必吃榜餐厅出现外国游客激增现象 [1] 运营策略调整 - 公司承认部分城市在地化运营不足,未来将加强城市本地化运营能力 [1] - 平台针对外国游客上线翻译功能,并筛选有接待经验的商户补充至必吃榜沿线 [1]
深圳84家餐厅登必吃榜
深圳商报· 2025-06-27 14:33
榜单概况 -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 [1] - 深圳以84家上榜餐厅位列全国前五 [1][2] - 福田区、南山区进入全国行政区上榜数量前十 [1][2] - 梅林商圈上榜商户数跻身全国商圈前列 [2] 榜单结构特征 - 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热门城市 [1] - 近80%为烟火小店 超40%为10年以上老店 [1] - 超半数商户首次入围 含2400家烟火小店和1200家市井老店 [1] - 广东省以396家上榜商户居全国首位 [1] 区域表现 - 广东省内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汕头上榜数量居前五 [1] - 广东省上榜商户中70%为烟火小店 35%为10年以上老店 [1] - 深圳上榜商户中55%为烟火小店 35%为10年以上老店 [2] 用户行为趋势 - 新增味蕾小城的异地用户流量占比均超40% [1] - 餐饮商户日均新增评价量最高增长120% [1] - 平台累计产生3.63亿条真实评价 [2] 商户特征 - 深圳47%上榜商户为首次入围 [2] - 43%深圳上榜餐厅为城市特色餐厅 其中近半数新上榜 [2] - 荔园小馆、好好味面家等市井风味新晋上榜 [2]
144城3091家餐厅登上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公信力铸就餐饮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06-27 11:33
大众点评"必吃榜"2025年榜单亮点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 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2] - 超半数商户为首次入围 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占总上榜数近八成) 超1200家为10年以上老店(占比超四成) [2] - 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热门城市 用户"寻味版图"持续扩张 [2] 用户行为与平台数据 - 平台累计3.63亿条真实评价 过去一年用户主动搜索美食达78亿人次 [2] - 10年及以上老店新增评价量同比增长约五成 用户常用"从小吃到大"等评价 [3] - 一季度六成以上发榜城市的榜单异地用户占比超五成 [5] 文旅消费与餐饮趋势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同比+26.4%) 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同比+18.6%) [5] - "味蕾游"理念盛行 揭阳、岳阳等新增城市满足异地寻味需求 [5] - 境内"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六成(同比+近三成) 展现多元美食文化 [7] 评选机制与行业影响 - 基于3.63亿条评价从600多万商户中遴选 近三成商户因"评价不真实"被淘汰 [8] - 评选坚持无商业行为 中小商户如夏记早餐、勇贤小吃意外获选 [9] - 2024年新上榜商户异地流量+"必吃节"交易规模均增长50% [11] 商户经营与行业导向 - 建立人工服务通道指导流量暴增商户 如武汉肖大侠烧烤提前扩招团队 [12] - 引导行业"反流量内卷" 南门涮肉等强调应注重餐品口味而非虚高评分 [12] - 上榜商户如马文章胖子甑糕(40年街头摊)获新客流 验证"回归本心"价值 [9][12]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点评App会跟美团App越长越不同
36氪· 2025-06-27 10:31
大众点评业务发展 - 2025年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 过去一年平台美食订单量达9亿人次[2] - 点评事业部2025年4月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由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兼任负责人[2] - 到店业务同比增长率(yoy)显著高于美团单独运营本地生活时期 竞争推动行业整体规模扩大[2] 平台竞争策略 - 坚持"信息密度"核心价值 避免内容泛化导致用户体验迷失[3][10] - 拥有数百人专业地图团队 实现全国上千万商家信息的精准结构化[8] - 与内容平台形成差异化定位 用户主动使用行为占比更高[2] 必吃榜运营机制 - 榜单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算法团队通过线下抽查+用户访谈保障公信力[11] - 2024年新增50多座城市覆盖 2025年扩展至更多海外地区[12] - 上榜餐厅线上套餐销售额平均提升近50% 即将推出"必吃榜套餐"营销活动[16] 美团生态协同 - 共享美团700人地图团队资源 提升商家信息准确度[4][8] - 利用美团线下BD网络强化商家服务能力[22] - 保持App独立性 美团侧重效率导向 点评专注体验发现[24][25] 下沉市场拓展 - 成立专门海外团队 瞄准疫后6亿人次出境游餐饮需求[21] - 通过在地化运营挖掘三四线城市"正式餐厅"盲区[20] - 垂钓点等新业态POI借助美团基建能力加速挖掘[23] 产品定位演进 - 模糊工具与内容平台界限 根据用户行为动态定义属性[9] - 收录非商业化POI(如拍照点) 与美团形成场景互补[25][26] - 开发AI找店功能 优化餐厅搜索效率[27] 商业化原则 - 事业部不背负商业化指标 核心目标为提升用户体验[17] - 榜单评审严格独立 其他部门无法提前获知结果[15] - 酒旅业务通过"必住榜"等衍生榜单实现自然协同[18][19]
烟火小店、市井老店集体冒头,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更懂“本地味”
每日商报· 2025-06-26 07:08
榜单概况 -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 上海 北京 成都 重庆 深圳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1] - 榜单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热门城市 体现用户"寻味版图"扩张 [1] - 近八成上榜商户为烟火小店 超四成为10年以上老店 凸显市井美食价值 [1] 用户行为与商户特征 - 新增境内味蕾小城2024年异地用户流量占比均超四成 餐饮商户日均新增评价量最高增长120% [2] - 2025年榜单中超半数商户为首次入围 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 超1200家为市井老店 [2] - 境内"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六成 同比增长近三成 展现多元美食文化 [2] 平台机制与评选标准 - 平台累计3.63亿条真实评价 服务数亿人次美食选择需求 [2] - 评选坚持万里挑一 无"人为提名" 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不涉及商业利益 [3] 典型案例 - 衢州首次发榜 上榜商户老裴鸭头以"三头一掌"特色和独特卤料工艺著称 [2] - 南京夏记早点为三十余年社区早餐档 每日凌晨一点备餐 [2] - 广州贵州餐厅(20年老店)和杭州勇贤小吃(14年家常小馆)等体现时间沉淀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