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点评必吃榜
icon
搜索文档
长假出行、餐饮数据出炉,“鸡排哥”摊位周边打车需求上涨616%
第一财经· 2025-10-09 22:07
餐饮消费 - 大众点评“必吃榜”假期流量环比上月增幅接近180%,美食小城榜单流量涨幅超217% [1] - 汕头非遗美食品牌苏南勤记卤鹅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假期日均客流量为平日的10倍以上 [1] - 苏南勤记在假期卖出上千只卤鹅,门店增加超50张桌子,营业时间延长5个小时 [1] - 地方特色餐饮受益,消费水平及人均消费均高于往年 [1] 出行趋势 - 假期日均打车需求同比去年上涨14%,异地打车需求相比节前上涨89% [3] - 异地出行需求中68%来自省外用户,常住地与目的地相距800公里以上的长线游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2% [3] - 00后和95后贡献了47%的长线出行需求 [3] - 新疆喀什、甘肃武威、黑龙江齐齐哈尔用车需求同比分别上涨87%、78%和74% [3] 旅游目的地偏好 - 年轻人选择“逆向出行”前往县城与小镇,如山西应县木塔、广东博罗县罗浮山等成为热门选择 [3] - 景德镇“鸡排哥”摊位周边打车需求同比去年上涨616%,其周边中国陶瓷博物馆打车需求相比节前上涨263% [4] - 前往景德镇景点的用车需求中,95后与90后占比约1/3 [4] 跨境旅游 - 假期入境用户滴滴打车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9%,主要来自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游客 [4] - 海外出行需求爆发,滴滴打车日均需求较暑期上涨超100%,峰值出现在10月4日 [4] - 首尔、济州、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东京等城市成为热门海外目的地 [4]
双节餐饮消费新意浓,“味蕾游”带火小城小店
搜狐财经· 2025-10-09 21:31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味蕾游”成为文旅消费新动能,线上美食榜单(如大众点评“必吃榜”)是驱动游客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显著提升了上榜餐厅的客流和线上流量 [1] - “必吃榜”效应强劲,不仅体现在热门大城市,更催生了众多“味蕾游黑马”小城,小城小店流量与订单增长幅度远超全国大盘 [1][4] - 消费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外卖味蕾游”成为新潮流,为上榜餐厅开辟了新的增长渠道 [5][8] 假期消费趋势 - “必吃榜”榜单流量在“十一”假期整体环比上月增幅接近180% [1] - “味蕾游”热门城市TOP10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苏州、天津、南京、深圳、武汉 [1][7] - 众多美食小城成为“味蕾游黑马”,其“必吃榜”榜单流量环比涨超217% [1][4] 小城与小店表现 - 小城上榜小店订单量涨超222%,上榜老店订单量涨超248% [4] - 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超200%,其中近半数为收录10年及以上的市井老店 [3] - 典型案例:南京三百碗宝应长鱼面假期生意火爆,需增加外摆桌子;南昌恒茂汤店假期客流翻倍,日售上千罐汤,其线上流量环比增幅超过272% [3][4] 外卖新趋势 - “外卖味蕾游”兴起,覆盖高分堂食餐厅的“品质外卖”异地用户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近165% [8] - “外卖味蕾游”热门城市TOP10为:广州、深圳、上海、杭州、武汉、北京、南京、苏州、重庆、成都 [8] - 假期送往酒店的外卖单量占比超过六成,其中“必吃榜”餐厅外卖单居多 [8] 平台与榜单价值 - 线上美食榜单有效提升了街角小店和市井老店的知名度,实现“酒香不怕巷子深” [3] - 上榜餐厅通过平台获得巨大曝光,例如广州梁新记小食店假期游客占比达七成,并收获大量酒店地址的外卖订单 [8] - 平台数据显示,榜单对收录超过10年的老店带动作用尤为显著 [3][8]
国庆长假“活力大湾区”线上消费“领涨”全国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31
旅游出行市场趋势 - 美团旅行平台出行订单量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超30% [2] - 飞猪平台包车游预订量同比增长331%,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8% [6] - 内地游客在香港通过滴滴、高德、Uber等线上平台打车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倍 [6] - 香港市民北上内地消费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120% [10] - 中国用户在新西兰的微信支付笔数同比增长131%,在意大利同比翻一番 [10] - 境外小程序交通行业的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2.5倍 [10] - 假期在欧洲用高德规划导航"厕所"的次数同比增长220% [14] 区域旅游热度 - 深圳华发冰雪热雪奇迹、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入选"00后"热选Top10黑马景区 [2] - 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是广东省内最热门旅游城市 [6] - 港澳是内地游客出境游首选目的地,跨境支付交易笔数排名第一 [6][10] - 每2个出境游客中就有1个使用支付宝付款 [14] - 日韩东南亚消费火热,欧洲冷门目的地如希腊等成消费新宠 [14] 餐饮消费新动能 - 大众点评"必吃榜"榜单流量整体环比增幅接近180% [21] - 高德扫街榜本地生活餐饮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50%,"烟火小店"整体增长达300% [21] - 美食小城榜单流量涨超217%,带动上榜小店订单量涨超222%、上榜老店订单量涨超248% [21] - 广州和深圳进入全国"味蕾游"热门城市TOP10,也是"外卖味蕾游"热门城市前两位 [21][25] - 广州"奉座泥炉烤肉·烤活鳗"成为现象级爆款,飙升率达310% [21] - 覆盖"必吃榜"等高分餐厅的"品质外卖"异地用户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近165% [25] 主题景点与消费刺激 - 受广东消费券刺激,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的"00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3% [2] - 观看娱乐演出及赛事成为香港市民北上休闲娱乐消费增速最快的项目 [10] - 珠海、汕头进入热门美食小城TOP10 [21] - 广州的顺德菜馆"滋粥楼"在用餐高峰期叫号可达500桌,深圳"金牌陶陶居"指数位列第一 [21]
大众点评黄金周寻味数据:美食小城烟火小店订单量涨超222%
北京商报· 2025-10-09 11:57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味蕾游”成为消费热点,带动餐饮行业流量和订单量显著增长,尤其体现在热门城市、街角小店及外卖新趋势上 [1][2] 平台数据表现 - “十一”假期大众点评“必吃榜”榜单流量整体环比上月增幅接近180% [1] - 双节假期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超200% [1] - 10月1-8日众多美食小城“必吃榜”榜单流量涨超217% [1] 区域与城市表现 - 上海、北京、广州等成为“味蕾游”热门城市TOP10 [1] - 广州、深圳、上海、杭州、武汉、北京、南京、苏州、重庆、成都为“外卖味蕾游”热门城市TOP10 [2] 小店与老店表现 - 全国超7成“必吃榜”烟火小店中近半数为收录10年及以上的市井老店 [1] - 美食小城的上榜小店订单量涨超222% [1] - 美食小城的上榜老店订单量涨超248%,远超全国大盘 [1] 新兴消费趋势 - “外卖味蕾游”成为新趋势,游客通过点外卖打卡本地特色美食 [2] - 10月1-8日覆盖“必吃榜”等高分堂食餐厅的“品质外卖”异地用户流量环比节前增长近165% [2] - 更多元的“味蕾游”玩法为各地“必吃榜”餐厅生意带来新增长 [2]
高德攻入美团腹地 电商“三国杀”持续加码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16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对标美团大众点评的"必吃榜" 美团立即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回应 双方同步开启高额补贴 本地生活到店与到家业务竞争全面升级 [1][5] - 到店业务佣金率显著高于外卖业务 美团佣金率为6% 抖音为2.5% 平台通过榜单构建消费信任 最终目标为提升商家团购转化率与平台心智沉淀 [6] - 高德凭借导航场景优势日均产生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 覆盖700万餐厅点位 通过AI+信用体系强化榜单真实性 但面临用户隐私担忧与数据真实性挑战 [7][8][9] - 京东外卖通过免佣等措施3个月内实现日均2500万订单 带动40%电商主站销售 阿里旗下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月活买家达3亿 美团以1.5亿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维持领先 [15][16] - 抖音本地生活2024年交易目标达6000亿元 与高德开展地图导流合作 快手与美团升级战略合作 互联网巨头通过生态协同加剧本地生活多维竞争 [19][20][21] 竞争态势 - 高德"扫街榜"覆盖300多城市160万商家 含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5万个景区 强调用户导航行为与芝麻信用数据结合的真实性 [5][8] - 美团大众点评"品质外卖"接入1400家必吃榜餐厅30家黑珍珠餐厅1500家高星酒店 通过AI大模型过滤虚假评论 [5] - 高德发放超10亿元用户补贴 每日5000万流量曝光投入3000万元激励小店 美团同步发放2500万张大额消费券 [6] - 到店业务免除配送履约成本 平台通过流量吸引商家入驻赚取佣金 火锅商家披露美团佣金率6% 抖音2.5% [6] - 京东外卖通过为骑手交社保、商家免佣等措施 3个月内日均订单量达2500万单 带动电商主站40%销售 [15] 业务数据 - 高德地图日均生活服务搜索1.2亿次 导航请求超1亿次 覆盖700万餐厅点位 [9] - 阿里即时零售二季度收入147.78亿元 同比增长12% [10]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1.2亿单 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 [15]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纪录达1.5亿单 [16] - 抖音本地生活2024年交易目标6000亿元 [19] 战略布局 - 高德2015年启动"导航+到店消费"闭环 2020年接入口碑饿了么 2023年合并口碑加码团购业务 [9] - 阿里将饿了么飞猪纳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向蒋凡汇报 全力推进淘宝闪购 [15] - 抖音在高德地图测试团购链接导流 订单数据实时同步 [19] - 快手与美团升级"百城万店"合作 开放外卖入口接入美团供应链 [20][21] 行业挑战 - 商家反映平台投流成本高昂但效果有限 部分榜单存在付费上榜现象 [6] - 高德需解决用户隐私担忧 本地人老店无需导航导致数据偏差 婚宴餐厅数据干扰真实性判断 [7] - 榜单公信力依赖复购率、本地老客占比等指标 需构建消费点评激励体系 [11] - AI识别虚假信息存在误判风险 需结合人工审核与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 [12][13] - 美团线下运营优势显著 驻店员工精细化指导商家使用平台工具 [14] 市场影响 - 二季度京东美团阿里利润均出现明显下滑 反映补贴竞争对盈利能力的冲击 [16] - 用户增量见顶背景下 本地生活高频服务成为提升平台停留时间与消费频率的关键 [19] - 平台承诺永不商业化存在变数 互联网公司历史上多次出现服务收费承诺反转 [23] - 阿里曾因口碑支付宝饿了么等多入口协同问题导致业务反复重启 [24] - 监管部门针对恶性补贴与恶意竞争进行指导 但不干预正常商业竞争 [24]
高德「扫街」,能另起一条新路吗?
36氪· 2025-09-10 20:31
竞争态势与战略布局 - 阿里巴巴通过高德地图高调进军本地生活到店团购业务,于9月10日推出“高德扫街榜”,直接对标美团旗下大众点评的榜单 [2] - 美团在同日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全面覆盖必吃榜、黑珍珠及高星酒店等各类优质餐厅,形成两线作战局面 [2][3] - 高德“扫街榜”项目由高德CEO郭宁直接领导,项目组不足100人,保密程度高,于6月底正式立项 [2] - 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领域持续调整,口碑业务在2023年3月并入高德,成为其一部分 [2] - 京东也尝试进入到店团购市场,但品类有限且存在入驻门槛 [13] 产品功能与技术赋能 - “高德扫街榜”旨在打造真实可信的评价榜单,核心关键词是“真实”,依据导航到店人数、复购率、专程前往、人群宽度等维度进行评分 [4][5] - 高德利用其每天1.7亿用户使用所沉淀的数据,并引入AI技术和Qwen大模型来赋能榜单的真实性 [5][7] - 高德引入了芝麻信用体系,信用高的用户对店铺的评价权重更高,并且顾客打分依据会完全公开 [7] - 美团同样强调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决策,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分析海量真实评价数据 [7] - 美团在8月上线了新孵化的美食社区APP“鸭觅”,通过官方筛选的“推荐官”机制打造真实的美食爱好者社区 [8] 业务演进与组织整合 - 高德自2020年9月上线“高德指南”开始,从纯粹的地图导航APP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型 [4] - 阿里巴巴在2021年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三大业务合并,组成生活服务板块(飞猪、高德、饿了么+口碑),由俞永福分管 [10] - 高德与口碑的整合过程漫长,直到2023年2月才正式合并,但高德的商户运营能力仍未出现实质性提升 [11][12]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有机会通过AI技术让高德成为生活服务的入口 [12] 市场挑战与合作动态 - 高德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改变用户习惯,从工具型应用向服务型平台跃迁,因为用户使用导航APP的目标非常明确单一 [7] - 高德在商户运营和服务团队搭建方面存在短板,曾有商家反映购买营销工具后店铺“没人管” [12] - 高德在2024年末与抖音展开合作,在高德地图中搜索商家地址会显示抖音团购链接,但目前已显示为“高德团购” [12][13] - 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发展迅速,2024年其业务已覆盖370多个城市、超610万个商家线下门店,年交易额同比提升81% [13] - 饿了么正在一些城市内测到店业务,其下一步策略可能会参考高德榜单的进展,但目前高德业务尚未与饿了么、淘宝闪购联动 [9][12]
“榜单”带动城市消费扩容,本地生活平台为餐饮数字化进一步赋能
广州日报· 2025-07-09 14:27
行业趋势 - 消费者更倾向于探索地道美食,常用"从小吃到大""十年守一味""坚守烟火气"等评价餐厅[1] - 粤、琼、闽三地消费者对"地道味道"需求显著,老街巷弄小店和老字号成为热门探访对象[1] - 餐饮行业线上与线下融合趋势明显,通过创新营销活动(如跨界合作、打车优惠)吸引年轻消费者[2] - 本地特色风味成为"味蕾游"首要选择,粤菜、海南菜等菜系在异地用户订单中占比高[5] 平台数据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共3091家餐厅上榜[2] - 广东省上榜商户数达396家,为全国第一,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汕头为TOP5城市[2] - 揭阳、阳江首次发榜,分别有9家、5家商户上榜[2] - 广州上榜商户数83家,全国排名第六,其中70%为烟火小店,45%为10年以上老店[3] - 广东省上榜商户中,烟火小店占比超70%,10年以上老店占比近35%,首次上榜商户占比55%[2] 商户案例 - 集财牛肉通过引入奶茶品牌和打车优惠等创新方式吸引流量[2] - 广州梁新记小食店坚持现烹鲜制,拒绝第三方配送食材,28年口碑沉淀[3] - 辉记烧鸡入选榜单后客流量翻番,吸引香港及内地游客,计划扩大经营[4] 平台赋能 -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粤琼闽三地异地用户餐饮订单增速高于大盘[5] - 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解决市井小店流量分散问题,将本地消费转化为全国共享[5] - 大众点评将启动第三届"必吃节",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推动城市消费[6]
助推地方美食文化弘扬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正成“城市美食名片”
证券日报· 2025-06-30 19:15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颁奖盛典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共3091家餐厅上榜,新增25座美食城市发榜 [1] - 榜单中近80%为烟火小店,超40%为10年以上老店 [1] - 北京分会场覆盖四省市422家上榜餐厅,烟火小店占比超70%,10年以上老店占比近50% [1] - 山东临沂、日照首次进入榜单 [1] 用户行为与平台数据 - 用户过去一年主动搜索美食达78亿人次 [2] - 平台累计有3.63亿条真实评价 [2] - 用户常用"从小吃到大""十年守一味"等评价老店 [1] - 消费决策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发现" [2] 上榜商户特征 - 北京新上榜商户满福楼为34年老店,首创手切羊肉和小铜锅涮肉 [1] - 四省市榜单中"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50% [2] - 老店通过坚守本地味道获得口碑与流量 [1] 平台战略与行业影响 - 7月将启动第三届"必吃节",覆盖所有发榜城市 [3] - 未来一个月将在武汉等五城市举办分会场颁奖盛典 [3] - 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串联市井小店,使其从"本地私藏"变为"全国共享" [2] - 榜单链接市井风味与用户,促进餐饮行业发展与城市美食文化弘扬 [2] 城市发展与美食文化 - 北京市海淀区表示活动展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赋能 [3] - 美食文化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 [3] - 平台使命为"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3]
“点评不需要一定要成交”,非商业化的大众点评不是美团的影子
钛媒体APP· 2025-06-29 14:10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榜单分析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 [2] - 榜单中超半数商户为首次入围,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超1200家为10年以上老店,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和15座港澳台及海外热门城市 [3] - 榜单近八成为烟火小店,超四成为10年以上老店,六成以上发榜城市的异地用户占比超五成,"城市特色商户"占比近六成且同比增长近三成 [3] - 新增10座境内味蕾小城的异地用户流量占比均超四成,餐饮商户日均新增评价量最高增长120% [3] 大众点评平台运营特点 - 平台累计有3.63亿条真实评价,强调用户体验而非商业化,与美团偏重消费的气质不同 [3] - 平台没有任何部门背负商业化指标,核心是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保持独立业务属性 [4] - 平台信息结构化程度高,精准定位数千万商家地址并实时更新营业时间等信息,依托美团基建团队和地图自建能力 [6] - 平台不强制商家开通外卖服务,榜单评选过程独立,内部其他部门不知晓上榜商户名单 [5] "必吃榜"评选机制 - 评选基于用户真实评价,无"人为提名",不牵扯任何经济利益和商业行为 [5] - 评选团队由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组成,综合五大维度,历时六个月完成建模分析、公信力核查等流程 [5] - 2025年榜单基于3.63亿条评价从600多万商户中选出3091家,近三成商户因不满足"评价真实可信"在核查阶段被淘汰 [5] - 平台设有独立公信力团队,通过线上数据抽查、异常好评监测及线下暗访等方式强力监管刷好评行为 [5] 大众点评与美团的协同效应 - 点评事业部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虽无商业化指标但对美团本地化业务有明显推动作用 [7] - 美团到店消费业务同比增长率远高于仅美团一家做本地生活时的水平 [7] - 大众点评侧重发现、种草和分享,美团APP偏效率导向和交易,两者形成互补 [7] - 平台与美团在到餐、服务零售、酒店旅行三大核心业务上实现协同,利用美团基建能力和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8] 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将结合文旅热度推出必住榜、必玩榜,结合酒旅、票务等服务提供更多榜单信息 [3] - 计划强化下沉区域的城市在地化运营,成立海外团队拓展海外市场 [9] - 将继续挖掘新消费需求,如利用美团基建能力开发垂钓等多样化线下生活场景 [8]
3年翻倍增长 大众点评“必吃榜”大幅扩容
中国经营报· 2025-06-27 22:35
必吃榜榜单数据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上榜餐厅达3091家,城市数量和餐厅数量均创历史纪录 [1] - 2025年榜单中超2400家为烟火小店,超1200家为10年以上老店 [1] - 2017年首次发榜时城市数为77座,餐厅1062家,2018年餐厅数降至863家,2023年前餐厅数未突破1500家 [1] - 2023年上榜城市61座(首次突破60座),餐厅2062家(首次突破2000家),2024年城市119座(+95% YoY),餐厅2797家(+36% YoY) [1] - 2025年城市数较2024年增长25%(144 vs 119),较2023年增长136% [1] 城市分布与国际化 - 2025年新增25座城市中,10座为内地小城(如揭阳、衢州、株洲),15座为港澳台及海外目的地 [1] - 2024年已有10座港澳台及海外城市上榜,反映出境游需求回升带动平台海外使用增长 [1] - 公司计划通过设立海外团队加速拓展国际服务,并优化翻译页面以吸引外国游客 [1] - "144小时"政策推动外国游客涌入中国,上海、南京等城市必吃榜餐厅出现外国游客激增现象 [1] 运营策略调整 - 公司承认部分城市在地化运营不足,未来将加强城市本地化运营能力 [1] - 平台针对外国游客上线翻译功能,并筛选有接待经验的商户补充至必吃榜沿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