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店倒闭潮
搜索文档
全国眼镜店陷入倒闭潮,明明没有电商冲击,为啥还会自己干到黄?
新浪财经· 2025-10-03 14:2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2至2025三年间,全国有6万家眼镜店关闭,平均每天关闭55家 [1] - 行业面临严重冲击,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1] 成本与价格结构 - 江苏省丹阳市的产业园区承担全国70%、全球50%的镜片产能 [3] - 丹阳镜片生产成本极低,国际大牌A型眼镜在当地200元即可买到 [4] - 博士眼镜2016年单片镜片进价28元,门店标价达280元 [8] - 明月眼镜成本6.7元,零售价敢标998元 [8] 传统盈利模式与套路 - 利用信息差,消费者过去难以分辨“非球面”“渐进多”等专业名词,被动接受高价 [8] - 渠道垄断,特别是在学校、医院附近的眼镜店坐地起价,镜片至少千元起步 [10] - 以“伪专业”服务抬高价格,如验光,全国真正有专业资格的验光师仅3万人,眼镜店人员多为简单培训的销售员 [13] 市场变革驱动因素 - 零零后消费者信息获取能力强,通过上网查攻略了解镜片出厂价、阿贝数、折射率等参数,打破信息差 [14] - 价格信息透明化,社交媒体出现“59元丹阳直发”“蔡司镜片只要299元还送镜框”的广告 [15] - “云配镜”模式兴起,医院验光数据上传手机,使用APP测瞳距,线上发货,价格比街边店便宜一半 [17] - 零零后消费观清醒,注重关键参数而非模糊的“进口镀膜”“设计师联名”等概念 [19] 转型成功案例与新出路 - 宝岛眼镜转型“视健康服务”,聚焦儿童近视防控,为孩子建立专属视力档案并提供每月免费复查,防控镜片卖1200元一副,家长认可其服务价值 [20] - 目仓眼镜主打性价比,通过优化供应链、压缩中间环节,镜片价格直接砍掉三分之一,靠走量盈利,年流水高达千万 [23]
倒闭6万家的“暴利”眼镜店,苦日子来了
商业洞察· 2025-08-28 18:0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眼镜店行业正经历严重倒闭潮 2022年至2025年经营异常门店超过6万家[11] - 传统眼镜店暴利模式受冲击 镜框溢价最高超300% 镜片成本占比不足15%[23] - 头部品牌加速扩张 博士眼镜 宝岛眼镜在深圳单城开出200家门店[20] 消费者行为变革 - 线上渠道快速增长 2024年线上眼镜销售额同比增长67%[41] - 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 东亚地区青少年近视率超80%[47] - 消费者拒绝为信息差买单 更倾向医院验光(价格更准确)和线上配镜(价格更低)[42] 传统商业模式痛点 - 验光专业壁垒被打破 在线验光服务价格降至9.9元 手机APP可实现30秒瞳距测量[36][38] - 价格体系崩溃 电商平台推出59元镜片+镜框包邮套餐 价格仅为传统门店十分之一[36] - 产品质量信任危机 存在验光单造假 劣质镜片以次充好等现象[27] 新兴生存策略 - 小众差异化路线 提供奥山清行等国际小众品牌及大牌平替(价格为正品1/10)[53][55] - 体验场景创新 出现眼镜集合店 书店轻验光区等融合打卡 定制刻字功能的消费场景[57][59] - 服务模式转型 门店功能从销售转向镜片清洗 视力矫正等综合服务[10] 巨头业绩表现 - 行业龙头面临压力 2023年部分镜片巨头净利润暴跌42% 关闭15%低效门店[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