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治理
搜索文档
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在济宁举行
大众日报· 2025-10-15 08:59
据介绍,全国现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354支8.8万余人,涵盖矿山、危化、隧道、油气等专业 领域。其中,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23支、3万余人。应急管理部组建七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 救援队伍参与事故灾害救援1.8万余起,抢救遇险人员8000多人。 10月14日,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在济宁开幕。竞赛由应急管理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 青团中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为期四天,设置 矿山、隧道、钻探、排水4个组,19个比赛项目。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部委直属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的64支代表队700余名队员参赛,规模创历届之最。竞赛期间, 还同步举办矿山救援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展。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山数量众多,其中,煤矿80余处,非煤矿山600余处。近年来,省应急 厅、省煤田地质局加快推进区域性普查治理,提升科技兴安水平,督促矿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应 急救援装备与队伍支撑,积极主办、协办、承办多场演练、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安,助力地方加快 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转型。(记者 杨成) ...
“十四五”时期我国矿山事故起数、遇难人数明显下降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10:24
矿山安全治理成效 - "十四五"期间矿山安全生产坚持全链条治理,推进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1] - 2021-2024年平均每年矿山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分别比"十三五"时期下降29.7%和29.1% [1] 地质先行与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强力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作为事前预防的基础保障 [1] - 出台普查规范,推动各地普查矿山7081矿次 [1] - 22个省份134处连片矿区启动区域性普查,初步实现"一张图"信息化管理 [1] 重大灾害治理与技术突破 - 重大灾害治理是事前预防的重中之重,建立技术支撑工作机制 [1] - 分灾种公开发布防控重点,稳步开展煤炭深部安全开采工程试验 [1] - 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狠抓瓦斯超前治理、区域治理、地面治理、工程治理 [1] - 340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实施保护层开采,95处实现地面井瓦斯抽采 [1] 风险管控机制 - 强力推进重大安全风险超前研判、监测预警、闭环管理 [2]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施行 立规明矩强化矿山安全治理
经济日报· 2025-09-16 08:26
新《煤矿安全规程》核心修订 - 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近期公开发布,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施行,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具有主体规章地位 [1] - 此次修订是自1951年首次颁布以来的第16次修订,与上版相比新增56条,实质性修改353条,被描述为一次全面、系统、彻底的修订 [1] - 修订深入总结煤矿安全生产经验教训,吸收技术进步和装备升级新成果,旨在解决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1] 强化重大灾害防治要求 - 严格灾害等级鉴定,将瓦斯等级、冲击地压、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露天煤矿滑坡危险性等鉴定纳入安全检测、检验范围 [2] - 严格瓦斯防治,更突出瓦斯超前治理、区域治理、地面治理,规定开采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必须先抽后建 [2] - 严格水害防治,明确老空水害防治"查全、探清、放净、验准"四步工作法要求 [2] - 严格火灾防治,规范危险性较大的火区密闭、启封等环节 [2] - 严格冲击地压防治,从区域防治、局部防治、巷道支护与安全防护等层面提出具体要求 [2]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与智能化应用 - 区分"煤矿企业"和"煤矿",要求煤矿企业必须配备技术负责人,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煤矿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五职矿长",不同灾害类型煤矿应配备相应副总工程师 [3] - 煤矿企业必须根据灾害类型、程度、生产能力等因素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门灾害防治机构 [3] - 从地质勘查、井下作业、监测监控到露天开采等多个环节,明确智能化技术应用方向和要求,为煤矿"无人则安、少人则安"和智能化发展注入政策动力 [3] 规程历史作用与后续配套工作 -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生产活动和高质发展的"根",是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的"魂",保护340万矿工,所有煤炭从业人员基本做到"人手一册" [4] - 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3243万吨增长到去年的47.8亿吨,增长146倍,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煤矿安全规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 - 新版规程发布后,监管监察执法自由裁量基准、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矿山安全培训规定等相关配套文件需跟进修改,相关工作已在推进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