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首开高铁研学专列
新华社· 2025-11-22 22:15
记者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1月22日,随着D4905次列车从太原南站启程驶向晋城东 站,556名师生开启了为期3天的研学之旅。这是山西首次开行高铁研学专列。 D4905次列车的列车长杜婷说:"在做好服务和安全保障的同时,我们乘务人员还兼任导游员、宣传 员,在车内举办'穿梭三晋,感知中国速度'公开课,讲沿线风光、交通发展,让研学专列成为移动的课 堂。" 为更好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区域发展策略和资源禀赋,今年以来,国铁太原局已开行多趟歌 迷、旅游专列,推出一系列个性化客运服务产品,后续还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行包括研学专列在内 的定制化旅客列车。 (文章来源:新华社) 此次研学,师生们将走进晋豫两省历史文化地标、"智造"产业园区,近距离感受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蕴和 现代科技的创新成果。 随着近年来研学经济的火热,太原铁路部门聚焦山西丰富的研学资源,专门推出了此趟专列,为研学出 行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支持。 为保障专列顺利开行,国铁太原局相关部门定制化设计了开行方案,专门调配一列编组8辆的动车组列 车担当专列任务。针对此次研学专列学生多的特点,铁路部门提前入校开展乘车安全宣传;太原南站开 辟进站绿色 ...
山东省邹城市召开“提振文旅消费 丰富文化供给”新闻发布会
搜狐财经· 2025-10-13 06:31
文旅项目投资与建设 - 成功招引恒力孟子湖文旅度假项目,建设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7] - 招引全球第七座、中国第一座以专业越野为主题的福特纵横户外主题乐园,引入纵横户外全球体验中心、直升机体 验、热气球观光等一系列户外生活新体验[7] - 以绿鑫春东方乐园等项目为抓手,探索"农业+文旅+研学"发展模式,绿鑫春项目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多种业态共生的"一站式"度假集群[7][13] - 全新打造中屿体育公园项目,以"体育+"融合文化、商业、科技、餐饮等于一体[7] 消费场景激活与活动经济 - 利用节假日消费热点,精心策划开展御珑湾梦幻雪乡花灯节、峄山二月二古庙会等120余场系列特色活动[8] - "浩瀚星光·燃动邹城"群星演唱会将于2025年11月22日在邹城市新体育中心举办,拟邀请孙楠、田震等艺人参演[8][22] - 8月29日举办的"2025相聚邹城 爱在七夕"群星演唱会吸引观众2.3万余人,有力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升级[13] - 以承办中乙联赛山东泰山队主场赛事为契机,推出"赛事+民宿"等消费套餐,总观众数在全国24个场地中进入前三[14] 公共服务与品牌建设 - 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点",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升级公共文化云平台[6] - 城前镇越峰村入选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为济宁市唯一[6] - 打造"孟子故里·中国儒乡"国际研学品牌,完成首批32家市级研学基地挂牌、第一期50名"研学指导师"培训、10条精品路线设计[9] - 推出"礼遇邹城计划"提振旅游消费,整合景区、酒店、餐饮等文旅资源,通过提供专属优惠礼遇吸引消费[14] 企业运营与资源整合 - 圣城文旅集团核心产业覆盖文旅项目开发、基础教育服务、政德教育培训等领域,2025年已累计服务现场观众超16万人次[17] - 针对群星演唱会,公司将复用体育中心大型赛事成熟运营体系,从舞台搭建、安保服务、现场服务三个维度确保品质[18] - 福特纵横户外主题乐园将深度参与邹城城市发展,后续将联动演唱会推出户外文旅惠民活动[25] - 富诚体育产业公司作为演唱会执行平台,正在进行场地搭建方案优化、安全保障预案制定等前期工作[22]
暑期北京文化消费好戏连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05:56
文化消费新业态 - 北京启动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时尚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1] - 谭家班入驻百年戏楼天乐园,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通过"会馆有戏"品牌将非遗艺术融入当代消费场景 [1] - 多元融合的演艺新空间以"小而精、新而活"特色成为京城文化消费新时尚 [1] 文博IP创新应用 - 石景山Re睿·国际创忆馆运用AI、VR技术将工业筒仓改造为时光舱 [1] -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通过数字技术展示壁画瑰宝,红色电力展馆、石刻博物馆等提供历史沉浸体验 [1] - 延庆"妫河夜画"项目打造夜间乘船游览的奇幻体验 [1] 非遗与文创发展 - 王府井工美大厦"予寻空间"举办非遗大展,集结11位新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品 [1] - 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运用VR/AR/MR技术重现老北京场景,成为网红打卡地 [2] - 百年瑞蚨祥开放国风美学文化体验空间,展示中国丝织工艺 [2] 研学经济新趋势 - 北京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融合化石展览与研学实践,开创自然科学教育新模式 [2] - 平谷区峪口镇推出"本草奇遇记"体验活动,结合中药香囊、养生茶等产品 [2] - "前门国风节"活动包含汉服巡游、乐舞表演、国风市集等丰富内容 [2]
研学经济成文旅产业新支柱?2025年市场规模或突破2132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6-24 23:3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 [1][2] - 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突破2132亿元,增速超15% [1][2] - 2025年"五一"期间研学市场规模达180亿-220亿元,占同期文旅消费总量8%-10% [2] 政策与需求驱动 - 教育部将研学活动纳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中央财政每年提供200亿元专项补贴 [3] - 海南省配套补贴最高可覆盖项目成本的50%,为全国最高 [3] - 家庭对教育投入持续增加,研学被视为"刚需型教育投资" [3] 区域市场表现 - 湖北红色研学线路客流激增,安徽宏村定制化研学项目吸引年轻客群 [3] - 县域研学订单同比增长36%,贵州乌江寨等地订单增速超200% [3] - 亲子研学订单暑期前夕同比激增70%,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单日接待研学游客近万人次 [3] 产品创新与转型 - 涞源·七山滑雪旅游景区将传统参观转变为沉浸式学习,文创收入占比跃升至15% [4] - 扬州·京甘泉生态农业科技园推出"军农结合研学"项目,带动当地订单量增长 [4] - 传统景区加速向"教育综合体"转型,如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开发十大特色课程,年接待研学团队8万人次 [5] 行业特征与挑战 - 资源整合深度化,地域特色被系统转化为课程内容 [7] - 课程设计专业化,构建覆盖历史人文、自然科学、工艺美学的多元课程体系 [7] - 技术融合纵深化,如广汉三星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升体验 [7] - 课程同质化导致30%项目陷入低水平竞争 [7] - 安全机制缺位,仅12省份建立专项安全标准,动态应急预案覆盖率不足60% [7] - 复合型导师缺口达20万人,文化艺术等领域师资尤为紧缺 [7] 发展建议 - 推动高校开设"研学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建立导师分级认证制度 [8] - 制定专项研学安全操作规范,引入质量追溯区块链系统 [8] - 开发跨学科课程,如"文物+数字建模""冰雪+流体力学"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