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朝阳三间房金秋文化消费季之“有好‘柿’”活动启幕
新京报· 2025-10-30 15:49
新京报讯(记者左琳)10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地区"金秋文化消费季"系列活动之"第三届懋隆 柿子节"在懋隆文创园开幕。活动以"有好'柿'"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场融合生态美学、人文关怀与消费 活力的高品质文化盛宴,彰显地区文化软实力与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据悉,三间房地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打造"金秋文化消费季"品牌,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影响力, 今年的活动包括"第二届漫展游园会"、仲林市集、"这个'京'秋去哪里"校园市集、白杨市集、"集秋计 划"以及"共朝美好·三间四邻"社区邻里节等,展示了地区文化特色,促进了消费和服务升级,使"金秋 文化消费季"成为提升区域影响力和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平台。而本届柿子节主题活动作为三间房地区推 动文旅融合、赋能辖区企业的重要举措,聚焦于助力懋隆文化创意产业园构建多元、互动、体验式的文 化消费场景,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辖区文化消费。 今年,三间房地区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实举措,对活动进行系统性战略升维,着力构建一个集生 态观光、文化体验、创意消费、政企协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届柿子节活动突破传统框架,活动内容丰富、互动性强、体验感佳。 "柿 ...
66.85亿元!杭州文博会创意不落幕
杭州日报· 2025-10-30 10:27
e @ ® 0 3/ el ct: l ha 0 2224 今年杭州文博会的人气有多火爆?埃及的纸莎草画和手绘书签售出一箱又一箱;来自格鲁吉亚的展 商排队体验拓铜画,把中国的"福"字带回家;复刻"大自然声音"的杭州植物园果壳摇铃大受追捧,一货 难求……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热潮中,今年文博会主会场现场签约及成交额达66.85亿元。其中,开幕式 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金额达62.35亿元,现场文化消费金额约4.5亿元,再次创下新高。 眼下,杭州文博会已经成为激发杭州文化消费力和新质生产力汩汩而涌的"泉眼"之一。 本届杭州文博会不仅办出了质量、办出了后劲,更实现了"五个突破"—— 国际化程度再突破,文明交流形式更多元。今年文博会共吸引26个国际组织及法国、意大利、英国 等66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余家文创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主题展区占总展览面积的50%以上,其中75% 的国际品牌为首次参展。此外,7个主题展中展和35个首展首秀首发活动中,国际化活动超半数。 消费带动再突破,文化消费体验更新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主、分会场现场成交金额超4.5亿 元。同时,首次推出的"文博惠民消费季"发放了超万张"文博惠游卡",联动 ...
菜百股份(605599):三季度业绩+23%,毛利率修复
财通证券· 2025-10-29 20:4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并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9%至5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9%至1.9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48个百分点至9.2% [7] - 黄金珠宝销售业务是增长核心驱动力,第三季度该业务营收达51.9亿元,同比增长20.0% [7] - 公司积极拓展渠道,采取“大店+小店”双线并行策略,打造文化消费新场域并聚焦差异化产品 [7] - 基于业绩增长和渠道拓展,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分别达到8.6亿元、9.1亿元和10.1亿元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7亿元,同比增长33.4%,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6.7% [7] - 盈利预测显示,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的202.3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34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观 [6] - 归母净利润预计从2024年的7.2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10.1亿元,每股收益(EPS)相应从0.92元提升至1.30元 [6] - 盈利能力指标方面,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4年的18.1%稳步提升至2027年的21.5% [6] 业务与战略分析 - 分地区看,华北地区是公司营收主要来源,第三季度营收41.9亿元,同比增长23.7%,华中地区增速最快,达47.7% [7] - 公司渠道持续扩张,第三季度直营店净增3家,预计第四季度再新增2家 [7] - 公司通过祥云小镇旗舰店等大店模型以及“菜百传世”子品牌店,深化“非遗工艺+国潮叙事”的产品差异化战略 [7]
名创优品:再开100家泰国门店,并逐步拓展至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0: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婧汐 曼谷报道 在最近大火的对话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中,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对罗永浩表示,他认为中国IP 才刚刚开始爆发,出海潜力巨大,未来会带领名创优品"All in"文化消费。 这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泰国曼谷看到的情况一致。 10月25日,名创优品海外首家MINISO LAND在泰国曼谷Siam Square步行街正式开业,在这个容纳了超 8000个SKU的三层独栋建筑内,有泰国本地消费者告诉记者:"名创优品在泰国很'famous'"。 名创优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刘晓彬向记者表示,自2015年年底出海以来,名创优品始终将东南亚 视作海外"大本营"。"泰国人口年轻化程度高,对时尚、IP接受度高,消费潜力大。加之'一带一路'政策 红利及中泰友好建交背景,经营成本相对较低,文化习惯与中国相近,使泰国成为重点拓展区域。"他 说。 而曼谷只是一个开始。据名创优品相关人士透露,目前泰国曼谷MINISO LAND店的收入超出了公司预 期,在未来的3-5年内会再开100家泰国门店,以直营店为主。同时,也会进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安的主要城市,并逐步拓展至全球 ...
科技赋能舞台 产业链接文旅 多维新消费场景为文化消费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 2025-10-29 12:07
央视网消息:当传统叙事遇上科技赋能,当舞台艺术融入文旅经济,中国舞剧市场迎来品质与活力并进的黄金期。从《只此青 绿》掀起的文化热潮到原创舞剧走向国际,中国舞台艺术正在释放新的消费潜能与产业动力。 与此同时,《咏春》《只此青绿》等原创舞剧的海外巡演持续升温,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名片。专家表示,现在的舞剧市 场一方面在不断提升审美水平,另一方面也在用创意突破打造更有中国味儿的艺术表达。舞剧热起来以后,不光带火了文创产品、主 题展览这些新消费场景,也让编创、舞美、文旅融合等整个产业链都动了起来。观众能更近距离地感受艺术魅力,更为文化消费注入 了新动能。 如今,舞剧正从单一的舞台艺术形式转向融合文化、旅游与商业的多维消费场景,成为文化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以《只此青绿》 为例,自2021年首演以来,累计演出超800场,票房突破5亿元。围绕核心IP衍生出的百余款文创产品,与30多个品牌展开跨界合作, 带动商务赞助与联动经济效益超过4000万元,并衍生出音乐诗画《江山竞秀》《只此青绿》交响音乐会等系列作品,形成了完整的艺 术产业链。 在北京顺义大剧院,全新改版的舞剧《唯我青白》以突破性的舞台呈现惊艳亮相。该剧打破传统线 ...
盛树资产管理公司落地海南,打造链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制度优势的双向枢纽
搜狐网· 2025-10-26 16:25
盛树资产管理公司计划于2025年12月28日在海南三亚海棠湾举办成立仪式,正式宣布其中国区总部—— 盛树投资(海南)有限公司的设立。这一举措不仅体现出盛树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高度信心,也标志着 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吸引力日益增强,国际资本正加速向中国市场回流。作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 力量,盛树资产管理公司此番落子海南,无疑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了重要的国际资源与战略支撑。 盛树资产管理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是一家深耕国际资本市场的多元化资产管理机构,长期服务于全球 高净值客户、主权财富基金、保险集团和大型家族办公室。公司业务覆盖亚洲、欧洲、中东和北美,在 结构化投资、跨境基金管理、绿色金融、基础设施资产运营和ESG投研体系建设等领域均处于行业前 沿。近年来,随着全球资本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盛树逐渐将战略重心从传统成熟市场,转移至以中国为 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尤其关注拥有明确政策红利和制度创新能力的新兴自由港区域。 为保障该计划在合规、财务、法律等方面顺利推进,盛树已与金杜律师事务所与普华永道(PwC)达成全 面战略合作。金杜将提供从公司注册、基金设立到跨境法律咨询的全流程服务,确保公司在中国市场运 行的合法性与监管 ...
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收官
人民网· 2025-10-26 09:20
近日,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收官。自5月18日启幕以来,本届"北京博物馆季"以"文脉传承·创新融 合"为主题,联动全市百余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历时5个月,充分发挥了 北京在文化资源、场馆和传播上的优势,形成了持续性的系统化布局。据统计,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活 动期间共呈现300余场展览,线上影响力超过656.8亿,已成为全民参与、全城共赏的现象级文化活动。 收官仪式上,主办方评选出了"2025北京博物馆季热度展览""2025北京博物馆季畅销文创""2025北 京博物馆季特色研学"等多类奖项,对过去5个月在公共服务、文化创新和社会传播方面表现突出的项目 予以表彰。(赖志凯) 来源:工人日报 从5月到9月,"北京博物馆季"以主题月形式层层递进,串联展览展示、科技创新、文创设计、研学 教育等多个方向,呈现了全景式的文化体验。 在一系列主题活动中,多个亮点项目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文博"破圈"的鲜活案例。如"智探文博·企 业行""创享科技·文博行"促进了文博机构与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让高新科技为文化传播注入活 力;"文化中国行·博物馆看不停"系列直播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全国观众"云端逛展",扩大了首 ...
姜天骄:文化消费增速加快 你贡献了多少
经济日报· 2025-10-23 19:3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文档仅包含时间戳和责任编辑信息,未包含任何关于公司或行业的实质性新闻内容 因此无法进行关键要点总结
“谷子”穰穰酝佳酿
人民日报· 2025-10-23 17:52
行业定义与市场表现 - “谷子经济”指以文化IP衍生品为核心的经济形态,产品包括徽章、玩偶、卡牌、AI手办和3D打印盲盒等 [1] - 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将超过3000亿元 [1] - 行业通过将虚拟IP形象转化为实体商品,满足年轻人的情感价值与社交需求,成为其社交货币与社群标识 [1] 驱动因素与成功关键 - 行业增长潜力源于以高品质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创意和商品品质的高要求 [1] - 企业通过匠心开发形神兼备的衍生品,并利用产业联动(如3D打印)实现高效生产,提升流程效率 [1] - “谷子经济”促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次消费和跨界交融,通过延长IP价值链和强化长尾效应来提升市场韧性 [2] 业态融合与发展趋势 - 行业价值链条正向旅游、体育等领域延展,例如三星堆文创、敦煌服饰体验等,催生新业态和新活力 [2] - 案例显示,北京一家商场通过转型聚焦文化潮流业态,构建主题式、体验式消费生态,显著提升了客流、停留时长和营业额 [3] - 行业持续吸引力根植于文化生命力,并通过与文化及各行业的叠加交融不断释放发展潜力 [2]
江苏盐城的“出圈秘籍”:比风景更动人的是人文
第一财经· 2025-10-21 12:18
盐城文旅整体发展态势 - 盐城文旅产业在多个旅行App平台获得“宝藏城市”、“超值”、“被严重低估”、“亲子游天花板”等积极标签 [1] - 盐城通过深挖城市记忆与老文脉,将红色精神、非遗传说、老盐城故事转化为可感、可触、可体验的消费场景,区别于过度商业化的项目 [1] - 新一代文化消费更注重“情绪价值”和“故事共鸣”,盐城借此赢得了年轻一代喜爱,并为不同年龄段游客提供了情感出口 [1] - 独特的文化场景塑造了盐城文旅的高辨识度,使“盐城故事”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和传播 [2] 红色文化的创新表达 - 新四军纪念馆通过视觉设计升级、社交体验优化、文创开发等手段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性,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意 [3][4] - 纪念馆开设“新火文创空间”,集潮流文创与咖啡茶饮为一体,成为红色文化互动空间 [4] - 推出首款毛绒文创玩具“Jelly Weapon”,其原型是开国少将罗有荣在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勃朗宁手枪,设计团队由“00后”年轻人组成 [6] - 文创产品包括以粟裕大将公文包为原型的笔记本、印着烈士王海纹旗袍纹样的丝巾、以新四军军号为灵感的金属书签等,每件商品背后都有历史故事 [7] - 推出“N咖啡”,其中“铁军出山”(黑咖啡)售价19.37元,寓意1937年“铁军”诞生;“浴火重生”(咖啡拿铁)定价19.41元,寓意1941年新四军军部重建 [11] - 通过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创、咖啡茶饮结合,成功吸引大量“Z世代”游客主动了解历史,并带动更多人产生兴趣 [11] 古镇文旅的差异化路径 - 东台西溪天仙缘景区去年全年到访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 [12] - 全国已有超过2000座古城镇,近半数沦为“空城”;全国27000余家古城镇相关旅游企业中,近四成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12] - 东台西溪天仙缘景区选择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打造独特IP,景区内有50多处相关遗迹 [13] - 打造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天仙缘》,该演出入选首批“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运用大型威亚矩阵、水火特效、高精度投影等技术 [14] - 演出成功有效拉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夜游消费;去年天仙缘演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24%,并拉动了非遗文创集市、特色街区等业态增长 [16] - 景区内婚姻登记处每年登记新人超过3000对,穿汉服游景区成为特色项目 [18] 怀旧场景与城市记忆复刻 - 竹林大饭店在盐城市中心重新开张,复刻上世纪市井民俗,假期日均客流量超过1.2万人次,其中超过30%为外地游客 [19][21][24] - 饭店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盐城的建筑、市井和街巷生活,为60后至90后提供了寻找过去的怀旧场域 [21][24] - 竹林大饭店所在处过去70多年是盐城美食与商业地标,其重生既满足了市民的“味觉乡愁”,也吸引了年轻人“探店打卡” [24] 文化驱动的经济效益 - 利用经济手段将文化从抽象精神形态转化为物质生活中的具象表达,可以将文化作为支点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5] - 对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能够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延续,并释放出实际的经济效益 [25] - 文化消费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的现实路径,游客更关注旅行的体验感、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6] - 盐城通过文化空间更新、历史文脉激活、夜经济焕新,让城市成为文化体验与身份认同的载体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