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磁暴
icon
搜索文档
地磁暴不是真的“爆”(唠“科”)
人民日报· 2025-06-14 06:01
地磁暴的定义与形成机制 - 地磁暴是太阳高能粒子轰击地球磁场导致的地磁场快速变化现象,并非物理爆炸[1] - 太阳黑子爆发时释放的粒子速度可达每秒数百至上千公里,携带太阳磁场能量冲击地球[1] - 地磁场变化量级为纳特级,强度低于家用磁铁,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1] 地磁暴的影响范围 - 改变地球高层大气粒子状态,影响电离层和热层结构[2] - 干扰卫星运行、星地通信及导航定位系统[2] - 产生极光现象,例如2025年6月初在我国多地观测到的极光秀[2] 地磁暴监测与预报技术 - 通过卫星和地面望远镜组成的立体监测网24小时跟踪太阳活动[3] -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在耀斑爆发8分钟内即获取位置和强度数据[3] - 预报需综合太阳物质传输速度、磁场参数及1.5亿公里行星际空间数据[3] - 采用人工经验结合数值模拟技术,2025年6月1-3日地磁暴预报准确[3] 中国空间监测能力建设 - 风云、羲和、夸父系列卫星实现空间太阳观测数据自主可控[4] - 监测体系显著提升空间天气事件(如地磁暴)预报精度[4] - 极光预报需结合地磁暴数据与地理天气条件[4]
不断揭开宇宙神秘面纱(一周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10
地磁暴与空间天气监测 - 特大地磁暴事件: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出现持续6小时的特大地磁暴,由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引发[1] - 太阳活动机制: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地磁活动[1] - 监测技术发展:当前通过天基(科学卫星)和地基(地面监测站)双重系统监测空间天气,预报手段从传统人工经验分析升级为物理模型结合AI大数据分析[1] 暗物质与天文观测突破 - 暗光子研究:中科院新疆天文台首次发现暗光子在特定引力理论框架下的特殊效应,测定关键参数Barbero—Immirzi(BI),该参数可能影响引力波与暗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2] - 银河磁场测绘:清华大学联合多国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和南非阵列望远镜完成迄今最全的球状星团磁场梯度测量,绘制高精度银河磁场图谱[2] 深空探测进展 - 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将探测小行星2016HO3并取样返回,后续探测主带彗星311P,任务范围覆盖1.5亿至5亿公里距离,旨在拓展小天体科学认知[3]
“星链”卫星大批坠落焚毁,碎片会砸着人么?
环球网资讯· 2025-06-11 11:19
太阳活动对星链卫星的影响 - 太阳风暴活动日益频繁,正在影响地球卫星,尤其是SpaceX的"星链"卫星接连坠落 [1] - 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有583颗"星链"卫星坠毁,占同期低地球轨道卫星坠落总数的近一半 [2] - 2024年"星链"卫星坠落数量达到惊人的316颗,远高于前几年的水平(2020年2颗,2021年78颗,2022年99颗,2023年88颗) [2] - 当前太阳周期的强太阳活动已对星链卫星再入产生显著影响,地磁活动越强,卫星坠落速度越快 [3] 星链卫星项目概况 - SpaceX计划将"星链"卫星规模从目前的7000多颗扩大到3万颗 [2] - "星链"卫星是SpaceX旗下的"全球卫星宽带"项目,旨在为全球任何地方提供卫星宽带服务 [3] - SpaceX的猎鹰火箭具备相对低成本和强大运力,可以一次发射几十颗卫星 [3] - "星链"卫星轨道高度较低,平均寿命为5年 [4] 太阳活动周期的影响机制 - 太阳活动遵循11年的周期规律,第25太阳活动周期比此前更为强烈 [3] - 太阳极大期会导致地磁风暴,加热地球大气层并增加卫星飞行阻力,使卫星脱轨坠落 [4] - 在太阳极大期,卫星寿命最多可能缩短10天,轨道高度低于300公里的卫星再入时间从15天以上缩短至5天左右 [4] - 70%的卫星并非在强磁暴期间坠落,而是在持续时间更长的中等和弱磁暴期间坠落 [4] 卫星坠落的影响与应对 - 卫星再入大气层时可能无法完全燃烧,残骸可能坠落至地面,2024年8月在加拿大发现了一块2.5公斤重的"星链"卫星碎片 [6]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预测,到2035年星链计划可能产生2.8万块冲破大气层的残骸,平均每两年造成一人伤亡 [6] - 国内商业卫星使用寿命比SpaceX卫星长2-3年,但未来仍需面对卫星脱轨问题 [7] - 卫星大批坠落会增加太空垃圾、威胁其他航天器安全,并影响服务稳定性 [6] 行业现状与评估 - 目前"星链"卫星折损率处于正常范围,已发射超过7300颗卫星,坠落数量不到总数的1/10 [5] - 低轨微小卫星寿命一般为5年,早期发射的卫星已达到寿命年限,主动离轨坠落属于正常现象 [5] - 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项目竞争日益激烈,众多类似项目涌现 [6]
马斯克“星链”危机:5年坠毁583颗卫星!太阳风暴致卫星寿命缩短2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08:02
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正在加速坠落。 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联合团队发布的论文《在第25太阳活动周期上升阶段追踪星链卫星的再入过程》 指出,由于当前太阳活动加剧,"星链"卫星正在比预期更快地坠入地球大气层。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有1190颗低地球轨道卫星坠落,其中有583颗都是"星链"卫星。而在2024年,就有316颗"星链"卫星在大气层中烧毁。 这是为何?研究小组将卫星坠落的时间与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对比,发现卫星坠落与太阳活动存在明确的关联。 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文简称"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9年第25太阳活动周开 启,太阳活动水平逐步攀升,如今已进入高峰期。"在无额外动力的情况下,热层大气的拖曳作用会使航天器机械能减少,轨道高度下降,最终陨落入大气 层。" 商业航天平台公司中科天塔CTO董卫华也对每经记者表示,"太阳风暴的存在,会使卫星比理论上减少20%的寿命。" 5年583颗!"星链"卫星加速坠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物理 ...
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为何突然大批坠落?最新研究:太阳活跃度增强使其寿命缩短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25
▲2025年5月4日,SpaceX使用猎鹰9号火箭将29颗星链卫星送入近地轨道 图据国际在线 据报道,每颗星链卫星的使用寿命都有限,通常不到五年。到期之后,卫星就将重回大气层,并在到达地面之前燃烧殆尽。数据显示,在发射的第二年(即 2020年)就有2颗星链卫星坠落。2021年,坠落数量飙升至78颗。此后两年,坠落卫星数量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但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出现了惊人的增 长:竟有316颗星链卫星在大气层中烧毁。 据国际在线报道,近日美国企业家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接连坠落,引发外界关注。 ▲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突然大批坠落 图据视觉中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物理学家丹尼·奥利维拉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得出结论,卫星坠落与太阳活动存在明确的关 联——太阳活跃度的增强缩短了星链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时间,使其更快坠落。 报道强调称,包括星链卫星在内的所有低轨卫星都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 据悉,SpaceX于2019年开始发射星链卫星,已经累计发射超八千颗卫星。来自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30日,共有7578颗 星 ...
马斯克星链卫星大批坠落!
证券时报· 2025-06-10 17:19
星链卫星坠落事件分析 - 太阳活动加剧导致星链卫星坠落速度远超预期 研究显示地磁活动与卫星坠落速度呈正相关 [2] - 2020-2024年间共583颗星链卫星坠毁 其中2024年单年损失316颗 占比达54% [2] - 70%卫星在中等/弱磁暴期间坠落 可能与持续时间长导致的轨道缓慢侵蚀有关 [3] 太阳活动影响机制 - 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 当前处于高峰期 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引发磁暴 [3] - 磁暴加热上层大气导致膨胀 增加卫星飞行阻力 最终脱离轨道 [3] - 研究团队分析2019-2024年523颗卫星轨道数据 证实该影响机制 [2][3] SpaceX业务发展 - 星链计划部署4.2万颗卫星 总投资约300亿美元 覆盖航空/海运/偏远地区互联网 [4] - 2024年预计总收入155亿美元 其中Starlink贡献80亿美元 占比62% [4][5] - 用户数量达460万 预计2025年增至780万 收入将达118亿美元 [5] 公司运营数据 - 2023年完成134次火箭发射创纪录 2025年目标提升至170次 [4]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显著降低发射成本 占据全球发射市场主导地位 [4] - 最新估值达3500亿美元 2024年完成12.5亿美元内部股票回购 [5] 融资与投资情况 - 累计完成13轮融资超60亿美元 最新融资来自Founders Fund的46亿美元基金 [5] - Alphabet财报显示对SpaceX投资产生80亿美元未实现收益 [5] - 主要收入来源为火箭发射服务(含NASA 11亿美元)和Starlink业务 [4][5]
马斯克,突传大消息!“星链”卫星,大批坠落!
券商中国· 2025-06-09 21:13
马斯克,祸不单行! 6月9日,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突然传出大批坠落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2024年,有316 颗"星链"卫星坠落,而2021年至2023年,"星链"卫星的坠落数量分别为78颗、99颗、88颗。2020年至2024 年,"星链"共损失583颗卫星。 上周,马斯克与特朗普在网络上爆发激烈争吵,导致特斯拉市值蒸发1000多亿美元。不过,刚刚过去的周末, 两人紧张关系似乎有所缓和,马斯克删除了一些针对特朗普的指控性帖子。 另外,当地时间9日,马斯克转发了多条特朗普发布的有关"洛杉矶骚乱"的帖文和截图。有分析称,这表示了 马斯克在该事件中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声援。 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大批坠落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媒体6月8日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 接连坠落。 据报道,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2019年首次发射"星链"卫星,2020年就有卫星坠落。但鉴于马斯克发射的"星 链"卫星数量庞大,起初的坠落数量还在合理范围内。2020年仅坠落了两颗卫星。但在2021年,坠落数量飙升 至78颗。此后两年,坠落卫星数量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2022年坠落99颗 ...
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突然大批坠落,NASA揭秘“卫星雨”成因
搜狐财经· 2025-06-09 15:12
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6月8日报道,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的"星链"卫星接连坠落。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物理学家丹尼·奥利维拉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卫星雨"进行了研究。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2019年首次发射"星链"卫星,2020年就有卫星坠落。但鉴于马斯克发射的"星链"卫星数量庞大,起初的坠落数量还在合理范围内。 2020年仅坠落了两颗卫星。但在2021年,坠落数量飙升至78颗。此后两年,坠落卫星数量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2022年坠落99颗,2023年坠落88颗)。但 去年情况发生了奇怪的变化:316颗卫星在大气层中烧毁。至此,"星链"共损失583颗卫星。大约每15颗卫星中就有一颗坠落,到底发生了什么? 研究小组将卫星坠落的时间与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对比,发现卫星坠落与太阳活动存在明确的关联。 研究报告指出:"我们清楚地发现,当前太阳活跃度的增强对'星链'卫星坠入大气层产生了显著影响。这是一个研究卫星轨道阻力的绝佳时期,因为在本 轮太阳活动高峰期,地球低轨卫星的数量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星链"卫星的发射始于2019年,当时处于太阳活动的低谷期。NA ...
地磁暴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6-02 15:01
据中 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 北京时间5月31日太阳爆发耀斑。 地球可能 连续三天发生地磁暴 ,我国北部有机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极光,但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北京时间5月31日7时45分左右,太阳活动区14100开始爆发耀斑,软X射线流量快速上升, 并在8时5分达到峰值——M8.1级中等耀斑强度。 位于太阳表面中部偏北的明亮区域就是耀斑现象 S DO卫星 伴随耀斑的发生还出现了日冕物质抛射,太阳大气层中的等离子体高速飞出,形成一个近似 球面的"冲击波",向着太阳系传播。 由于此次爆发的太阳活动区正对着地球,因此,地球很 可能受到日冕物质抛射的影响,发生地磁暴。 1日到2日如果没有新的耀斑爆发,3日可能会 出现小地磁暴。 预计,今天(6月2日)我国北部有机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极光, 部分地区甚至有出现红绿复合 极光的可能 。 此次太阳爆发形成的全晕日冕物质抛射 SOHO卫星 专家称,太阳爆发活动呈现大约11年的周期变化特征。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从2019年开 始, 目前进入峰年阶段。 2024年到2025年都是太阳活动的高发期, 期间可能还会有一些 太阳强耀斑、地磁暴等空间天气事件发生,这都属于正 ...
地球可能连续3天发生地磁暴,我国北部今天或现极光,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2 14:02
太阳耀斑与地磁暴事件 - 5月31日7点45分太阳活动区14100爆发M8 1级中等耀斑 软X射线流量峰值出现在8点05分 伴随日冕物质抛射形成球面"冲击波"向太阳系传播 [3] - 因爆发活动区正对地球 预计1日至3日可能连续发生地磁暴 3日或出现小地磁暴 [3] - 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自2019年进入峰年阶段 2024-2025年为高发期 强耀斑和地磁暴属正常自然现象 [5] 地磁暴影响范围 - 我国北部可能出现明显极光 部分地区或现红绿复合极光 [6] - 地磁暴对通讯 导航 电力 卫星等领域产生干扰 包括手机 汽车 飞机导航精度下降及卫星通信异常 [7] - 一个太阳活动周内弱地磁暴约2000次 中等地磁暴约300次 强地磁暴仅数次 [6] 地磁暴预测与生物影响 - 地磁暴预报分警报(几小时) 短期预报(1-3天) 中期预报(几天至数月) 类似天气预报 [6] - 对生物钟有轻微扰乱 敏感人群可能出现焦虑 失眠 但总体对人体健康直接影响微弱 [7] - 信鸽比赛需避免地磁暴发生期以减少损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