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飞地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全国70个三线城市洗牌:乌鲁木齐第1,汕头16,六安领先常德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09
中西部地区同样星光熠熠。赣州正依托其丰富的稀土资源,打造世界级的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已然成为区域增长的重要引擎。襄阳则紧抓汽车产业的机 遇,构建起智能汽车产业带,其创新活力不容小觑。盐城新能源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海口自贸港政策红利的最大化利用,以及济宁运河经济带上文旅产业 的深度融合,无不彰显出非中心化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乌鲁木齐:双循环战略支点,开放枢纽引领西部腾飞 2025年中国城市发展新格局:三线城市异军突起,驱动经济地理版图重塑 2025年,中国城市发展正经历一场静默的深刻变革。过往的中心化趋势悄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劲的非中心化力量,由一批特色化发展路径的三线城 市所引领。最新的《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揭示了这一重大转变:以乌鲁木齐、兰州、中山等为代表的70座城市,凭借差异化的定位和卓有成效的创新实 践,正强势崛起,实现经济能级的显著跃升。 特色发展点燃引擎,三线城市展现蓬勃生机 在这场城市发展浪潮中,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成为了驱动力。在华北平原,历经绿色转型的邯郸钢城与高端装备智造的唐山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共同推 动区域产业升级。长三角外围的湖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脉搏,展现出强劲的后发优 ...
布局科创“飞地”14个 达成合作项目136个 大湾区与太湖湾共探发展密码
深圳商报· 2025-07-21 06:42
双湾协同科创发展 - 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丁汉院士领衔,汇聚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顶尖团队,形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孵化—检验检测"全链条创新生态 [2] - 无锡市在深圳、香港、珠海等地布局14个科创"飞地",包括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等,累计达成合作项目136个,吸引企业超120家 [2] - 深港协同创新中心聚焦集成电路与半导体领域,总面积超5500平方米,已举办3届集成电路创业大赛,入驻13家企业,推动32家在孵企业落地无锡,其中2家获评高新技术企业,2家成长为主营企业 [3] 阳山水蜜桃产业链 - 阳山水蜜桃种植面积稳定在3.8万亩,2024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 [4] - 阳山依托"亿年火山、万亩桃林"资源,构建衍生品及农文旅多元产业链,通过顺丰冷链实现48小时内直达粤港澳大湾区 [4] - 白凤桃通过直播热销,顺丰专机可实现"当晚采摘、次日上午送达深圳"的运输效率 [4] 文商旅融合发展 - 清名桥古运河通过全息水幕、AR互动等科技手段再现历史典故,年均接待游客近3000万人次,获评国家4A级景区等称号 [5][6] - 惠山映月里街区以二泉映月为文化IP,延续古镇肌理打造文商旅融合度假目的地 [6] 绿色科技与生态建设 - 渤公岛生态公园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AI空气质量监测,成为ESG实践样本 [7] - 江苏道同环境科技在光伏半导体废水处理、有机废水厌氧发酵等领域形成领先技术,完成项目超90个,覆盖国内30多个城市及东南亚、欧美市场 [7] - "十四五"期间无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全省第二),建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7家、绿色工厂4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家 [7]
湖北荆门:“科创飞地”赋能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4-27 13:25
荆门科技创新(武汉)离岸中心开园 中心定位与功能 - 荆门离岸中心定位为荆门本土企业走向全国的"桥头堡"和外地科创资源流入荆门的"蓄水池"[1] - 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管理、平台投资、专业运营的模式,聚焦研发试验、科技成果转化、招商引智[1] - 集研发集聚、产业培育、资源共享、合作交流为一体,总面积1.78万平方米,设有科创服务中心、科创中心、中小试中心3个功能区[1] 入驻企业与政策支持 - 已签约20家企业,其中12家入驻,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荆门凌瑞科技[2] - 提供装修补贴、"一免五减"租金政策,建立"研发在武汉、生产在荆门"协同机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 - 聘任技术、管理、市场等领域专家组成创业导师团队助力企业发展[1] 合作签约与资源整合 - 荆门市科学技术局与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6家科研院所签订成果转化协议[2] - 荆门市城控集团与湖北AI企业联盟等6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2] - 与洪山区楼宇经济促进会达成战略合作,强化产学研协同[2] 发展规划与目标 - 湖北省科技厅提出探索"飞地研发+本地转化"模式,对接武汉研发和人才资源[2] - 荆门市政府计划将中心打造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萌生地、高端人才集聚地[3] - 未来重点发挥"研发引才、孵化前台"功能,吸引培育一流企业、人才及科研机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