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下乡
icon
搜索文档
一瓶玉竹汁的逆袭之路
人民网· 2025-08-25 19:08
核心观点 - 玉竹雪梨汁作为磐安首款中药饮料深加工产品在浙BA赛场意外走红 显示市场对新型健康饮品的强烈需求 [1][2] - 通过油茶树下套种玉竹的生态种植模式及深加工转型 实现亩均收入从3000余元翻数倍的增长 [3] - 科技特派员团队研发2年 坚持不添加香精/蔗糖/防腐剂 使仿野生玉竹多糖含量提升12% [2] 种植技术创新 - 采用油茶树与玉竹/白术套种模式 综合利用种植间隔与土壤微量元素 [1] - 完全禁止农药化肥 使用药材渣自制营养土 坚持人工除草的生态仿野生标准 [2] - 仿野生种植使玉竹多糖含量比平原地区高出12% 显著提升原料品质 [2] 产品研发突破 - 省中医药研究院团队历时2年研发 调整配方数十次 [2] - 基于药食同源特性 开发出无添加香精/蔗糖/防腐剂的玉竹雪梨汁 [2] - 正陆续开发玉竹膏/玉竹酒等系列深加工产品 延伸产业链 [3] 经济效益提升 - 从单纯销售原药材转为深加工后 亩均年收入从3000余元实现数倍增长 [3] - 解决玉竹种植因利润有限导致的面积萎缩问题 提升产业可持续性 [1][3] 产业模式转型 - 改变传统单一种植模式 通过深加工与文旅结合实现三产融合 [2] - 科技下乡推动中药材产业从一产向二产延伸 激活全产业链 [3]
瓜香四溢里的科技温度
科技日报· 2025-07-24 09:02
新品种西瓜技术推广 - 宁夏农林科学院培育"宁农科10号"西瓜新品种 糖度达14 较糖度12品种每斤售价高0.2元[1] - 宁伟家庭农场试种20余亩 亩产量达8000-9000斤 联合5个村瓜农共同种植[1] - 该品种已通过自治区县域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项目转化 在江苏广东海南等地建立稳定销路[1] 农业科技合作体系 - 青铜峡市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 联合实施35项2025年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项目[2] - 引导28家科技型企业与中农大中南大学等科研机构签订协议 共同开展26项研发项目[3] - 通过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突破产业技术瓶颈 推动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2][3] 基层科技服务模式 - "三下乡"活动组织农技专家提供现场指导 实现农业科技服务直达基层[1][2] - 采用家庭农场示范种植带动农户参与模式 形成"科研单位+经营主体+农户"技术推广路径[1] - 通过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科普体验等多形式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乡土落地应用[2][3]
科技特派员团队守护“金叶子”,护航东源茶产业绿色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7-03 13:35
科技特派员团队助力茶产业 -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联合多机构专家深入东源县蓝口镇生态茶园基地,开展田间指导与技术培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3][4] - 团队通过实地勘察茶树长势及病虫害情况,针对茶饼病、茶小绿叶蝉等主要问题提供绿色防控解决方案,提升茶园管理水平 [7][8][9] 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突破 - 专家林威鹏开展《茶园杂草绿色管控技术》培训,颠覆传统除草观念,提出区分"好草"与"坏草"的生态防控体系 [12][13][14] - 重点讲授分类防控策略及功能性草种间作技术(如广金钱草),倡导"保留有益杂草"的绿色理念 [14][15][16] 炒青绿茶品质提升培训 - 河源市茶叶协会会长张建中通过理论+实操方式,指导茶农建立国家标准下的炒青绿茶评审体系,涵盖外形、香气、汤色等7项指标 [19][20][21] - 现场互动热烈,茶农反馈培训实用性强,显著提升品质评价能力 [21][22] 科技赋能产业振兴 - 深圳驻镇帮扶工作队肯定科技特派员"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模式,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助推河源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4][25][26] - 活动直接服务礤头村碧山春、碧湖山等生态茶园基地,强化"金叶子"助农增收效应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