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

搜索文档
龙岗重磅推出科技创新赋能“杀手锏”
搜狐财经· 2025-07-25 17:5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小晗 7月25日,2025年龙岗区企业服务大会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在大会聚焦企业服务的多维举措中,龙岗区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的新举措引起了众 多科技企业的关注。 新举措围绕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科技篇应用、科技金融三大方面,构建起一套覆盖创新全链条、支持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化赋能体系,让我们看到龙岗这 座工业总产值超万亿、连续七年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产业大区, 再次以先行者姿态亮出创新"杀手锏"。 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巨头与小微的"联姻" 在阿波罗未来产业城的人才住房项目,居民已体验到全屋智能的便利:智能门锁、燃气探测器、一键报警器等设备联网运行。作为全国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城 区,龙岗区打造了全屋智能标杆项目,为有关科技企业提供更广阔、更真实的创新应用场景。目前已在多个保障房项目应用数字家庭技术,并出台系列政策 推动全屋智能系统计入精装修价格。 科技金融全链条:为创新"兜底护航" 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尤为关键。龙岗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在科技保险领域形成 "事前风险共担、事中保障支持、事后激励引导" 全 链条,推出50%保费补贴,并率先在全市创新机器人责任险、AI ...
第二十三届海创会闭幕 签约总金额930多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20:14
海创会成果总结 大会总体情况 - 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创会)在福州举办,为期三天,签约总金额达930多亿元人民币 [1] - 大会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聚焦创新项目成果展示、交易和落地转化 [1] - 活动组织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与地市、企业开展多轮对接 [1] 配套活动与签约成果 - 配套举办2025中国海峡创新发展大会暨项目签约仪式、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接会等多场活动 [1] - 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签约总金额930多亿元 [1] - 展示1243个项目、133项技术需求,推动科技成果交易常态化 [2] 高校与科技成果展示 - 汇聚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主宾高校,集聚多位院士专家 [1] - 集中展示一批前沿科技成果,集聚"项目、技术、资本、人才"四大创新要素 [1] - 梳理695项可转化的高校科技成果,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向县域基层延伸 [2] 线上平台与服务模式 - 线上云展厅常态运行,构建"3D展示+产品展示+项目展示+对接洽谈+需求匹配"五位一体服务模式 [2] - 围绕福建省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交易机制化 [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我国持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央广网· 2025-05-13 15:13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统筹发展和安全 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 [1] - 深入开展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以科技创新赋能防灾减灾 推进防灾减灾体系社会共建共治 [1] - 提升人民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 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2] -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100多名学生体验18度斜楼 模拟震后场景学习逃生自救知识 [2] - 我国半数以上人口和国土位于地震高风险区 通过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等措施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2]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 各地逐步改造完善与合理布局建设避难场所 建议群众熟悉工作生活区域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和疏散路线 [3] - 积极参加应急避难演练 掌握相关技能 [3] 科技赋能防灾减灾 - 借助卫星遥感进行地震救援 通过AI提升气象预报服务能力 [3] - 新疆昌吉州启用智慧林草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布设47路高清摄像头 [3] - 系统可自动识别烟火 通过历史数据预判高风险区域 [3] 汛期灾害防范 - 南方多地进入汛期 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加大 [3] - 江西 福建 贵州等地开展防汛救灾综合演练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 [3] - 贵州省依托省级指挥平台和10445处监测站点 科学精准发布预警信息 组织群众避险撤离 [4] - 多渠道整合政策筹集资金 加快推进避险搬迁工作 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 [4] 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聚焦排查群众身边灾害隐患 筑牢防线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 针对涉灾重点领域 场所和部位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 推动安全防范措施落实 [4] - 动员群众掌握防灾减灾知识 参与防灾减灾实践 壮大群防群治力量 [4]
红海赛道“杀出”百亿产业:清远特色农业的破局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1 17:20
清远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 2024年一季度清远鸡存栏4765 6万只 同比增长21 6% 综合产值33 93亿元 同比增长28 04% [1] - 清远英德红茶入选"202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力TOP30" 成为广东唯一上榜品牌 [1] - 2024年清远鸡和西牛麻竹笋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 英德红茶综合产值达90亿元 [2] 特色农业历史与定位 - 英德产茶历史可追溯至1600多年前 唐朝陆羽《茶经》提及韶州茶味极佳 明清时期为贡茶产出地 [2] - 清远鸡2003年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 2010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后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 [2]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建设 - 围绕英德红茶打造11个科技创新平台 获专利发明30余项 建成国内首个数字精准控制加工技术工程中心 [3] - 建立茶叶全链条可追溯制度 46家茶园获广东省生态茶园认定 英九庄园成为广东首家国家级生态农场茶叶企业 [3] - 清远鸡累计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家 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8家 省级美丽牧场2家 [3] - 清远鸡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有7家企业入驻 截至3月底共出证51 38万张 [3] 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 - 采用"品牌规划+媒体宣传+举办活动+出访推荐+跨界融合"联动模式 推进英德红茶"下地铁 进高铁 上央视 游珠江" [4] - 英德红茶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法国巴黎奥运会 清远鸡提出"天赋好食材地道清远鸡"宣传口号 [4] - 创作英德红茶品牌主题曲《东方金美人》 微电影《传承》 英德红茶制作技艺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 英德市红旗茶厂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 6条茶旅路线入选全国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4]